浅谈《文心雕龙?原道》中的文学理论
2017-10-24吴丹
摘 要:《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原道》作为刘勰的总体思想很有探究价值,也蕴含了很多文学理论的思想。
关键词:《原道》;文学理论
作者简介:吴丹(1993-),女,汉族,辽宁铁岭人,文艺学专业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7-0-01
一.中国古代关于“文”的理解
中国文字是从甲骨文开始的象形文字,“文”为纹理交错之形,本义为交错的线条、花纹,可引申为文辞修饰。如《说文解字》中解为“文,错画也。象交文。今字作纹”。这样可以理解为复杂交错才可为“文”,单一不成“文”。而有了“文学”这个概念以后,在文学理论中,“文”具有“文采特征”和“语言文字”的双重含义。
中国先秦时期对于“文”的追求,以孔子为儒家为代表,强调“文”对于道德、政治的社会功用,孔子标举“辞达”认为语言可以表达清楚心中想要表达之意,那么“文”也就恰恰可以用作劝谏、讽刺等社会功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里的“诗”就是在杂文学中古人对于“文”的理解。孔子有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看似是对于《诗经》创作风格的概括,但这里含混了孔子对于作“文”之要求,隐含了他的中庸思想,也将之体现在文学创作之上。可以总体理解为,儒家对于“文”的理解涉及到了社会学的角度,“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他把文艺当做修身成仁的重要手段,同时更强调了“文”对于社会的反映。而道家则否定了文、乐在内的一切认为创作,“绝圣弃智”“灭文章,散五采”等言论体现道家对于认为创作中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的抒发对于“文”这一本质的破坏,他们所秉持的“自然之道”是审美的最高标准。这与儒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恰恰道家之“道”也是刘勰“原道”之“道”的一个重要思想来源。
二.《原道》中的文学理论
(一)“文”为对“自然之道”的“感物起兴”
《原道》第一句便是“文之为德也大矣,与天地并生者何哉?……此盖道之文也。”此处的“道”按黄侃《文心雕龙札记 原道》篇的话说: “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故曰道,理之者也。”这里的“道”与“理”联系起来,可见刘勰吸取了老子的思想,“原道”中“道”也就是“自然”的含义,那么“文”也就是“自然之道”的体现。文章孕育于作者这一创作主体对于天地万物的体会之中,作者触物起兴而成文,“惟人参之,性灵所钟,是谓三才。为五行之秀,是天地之心。”刘勰这里所讲的“自然之道”也只有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才能体会得到,从而所感,故“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对于这一认识,奠定了“感物起兴”的创作论起源。而从此后的创作中看,唐人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实为感物起兴的手法,我们可以在历代诗人的作品中体会到对于此种文学理论的发展和运用。
(二)文章是自行运转的客观事物
在西方的文学理论中,从索绪尔的语言学开始,文学理论家开始从关注作者转移到对于本文的关注上,新批评的兰色姆创立了“本体论”这一新名词。在语言学的角度上,法国文学理论家罗兰·巴特提出这样一种观点:语言文字可以出色地自行运转而形成文章,作者只是空的主语。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按照伊格尔顿的说法,“一切艺术都产生于某种关于世界的意识形态观念。”也就是说,文学活动本身具有意识形态性质。文学是客观的,可以在作家创作中自行运转,以至于会偏离作家本人以及社会的意识形态。诚如巴尔扎克是保皇党,但是在创作中却不知不觉倾向于赞美共和党的英雄。
相比较而言,中国古代文论中早就蕴含了相似的思想主张。《原道》中刘勰从“日月叠璧”“山川焕绮”中验证了“文”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的美是客观存在的,而文章正产生其中,而后“傍及万品,动植皆文∶龙凤以藻绘呈瑞,虎豹以炳蔚凝姿;云霞雕色,有逾画工之妙;草木贲华,无待锦匠之奇。夫岂外饰,盖自然耳。”外在的修饰会毁坏“自然之道”,刘勰以《原道第一》首先集中阐述了作文的“自然”追求,也就是遵循文章自身的客观性。也更体现出刘勰对于道家思想的认同,将“道法自然”的观点应用于文学之中,强调文章本体能够自行运转,有自身的规律,并非“外饰”。这种文学理论的观点与西方的文本本体论有着相似之处。
(三)文学与世界的关系
儒家要求文学能够褒贬时事,道家否定“外饰”之文,强调回归自然才能创造真正的文学,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虽是体现出道家的哲学,但是在文学角度上,任何人都不能否定文学与世界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文”即使有着自身的意识形态,但“仰观吐曜,俯察含章”都是对于自然万物的观察和体会后而感悟触发灵感,脱离了自然万物,无文可成,在西方也是一样,柏拉图的“模仿说”同样奠定了文学起源于对世界的模仿这一理论的根基。中西方对于“文”的认识是一样的,都认同“文”来自自然。同样,文学能够“再现”和反映世界。
刘勰在《原道》篇第三部分中集中论证了“自然之道”與“圣”的关系。“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无滞,日用而不匮。”此处隐含着“言-意-象”三者的关系,通过“立象”来表达言中之意,文章即是起到这样一种作用。圣人在文章之中表达自然之道,后世人又通过文章来把握它。这种思想的文学理论内涵就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文学创作来源于世界,同样文学有能反作用于世界。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活动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读者”在刘勰的《原道》中体现出来的就是“自然之道-圣人-文章-圣人”圣人在自然中感悟体会而创作文章,后世圣人又因文章而感悟得到了天地自然的“道”用以来“经纬区宇,弥纶彝宪,发挥事业,彪炳辞义”。
参考文献:
[1]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9.
[2]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