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吃”类内向动词与 “下去”搭配的认知分析

2013-04-29胡赛皇

群文天地 2013年7期
关键词:转喻认知

摘要:按照我们生活中的语言习惯,“吃”类内向动词,如“吃/抽/喝/吞/吸”等詞常与“下去”搭配组句而鲜少与“下来”进行组合。对于这类语言现象,本文将从已知的语料入手,旨在从认知语言学的转喻角度来解释“吃”类内向动词与“下去”搭配使用的原因。

关键词:吃; 认知;转喻; 下去

一般人们会用是否向说话人移动来解释“来”和“去”的用法。面向说话人移动用“来”。例如:“他正朝我的方向跑过来“。背向说话人方向用“去”。例如:“他朝河滩边上走去。”然而这一研究成果并不能说明“来”和“去”的所有用法。例如我们会说“吃进去/吃下去”,而不说“吃进来/吃下来”。其中用“去”不用“来”,就不能用是否向说话人移动来解释。因为在“吃”这个动作发生前,被吃的食物与吃东西的人有一定的距离,而“吃”是食物与动作者合二而一的过程, 动作以前食物在体外, 动作使食物由体外移动到体内, 如果按照过去的向说话人移动用“X来”的说法来推论, 动词后面跟着的自然应该是“进来/下来”。可是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只说“吃进去/吃下去”, 不能说“吃进来/吃下来”。马庆株先生在《“V 来/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一文中有解释过这一现象。他认为可以把动词分为内向动词和外向动词。“吃”类动词属于内向动词,内向动词和有〔+ 消失〕义的动词,例如:吃、喝、咽等,后面只能加“下去”而不能加“下来”。马庆株先生是从动词的语义角度来解释这样一个现象。现当今大部分学者均是采取的这一解释方法,很少有人从认知转喻的角度来解释这一语言现象,笔者认为从认知转喻的角度来解释这一语言现象更容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

一、“吃”类内向动词后“下去”的语义分析

黄廖版的现代汉语教程中写明: “来”、“去”用于动词之后表示动作的趋向。例如:“他向我走来”、“他往西边跑去”等。这里面的“来”和“去”就分别表示“走”和“跑”的趋向。其实,若我们仔细分析一些动词,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动作本身不存在什么趋向问题。例如动词“抓”,它就表示“手指聚拢, 使物体固定在手中” , 这个动作本身无所谓趋向。又如“ 看” 表示“使视线接触人或物”,本身也不存在趋向的问题。所以我们认为,“来”和“去”在这类动词之后表示的其实不是动作的趋向,而是表达句子中表达的主体,即人或物的趋向。

如果动词是及物的, “来” 、“ 去” 就表示动作的受事者的趋向。例如: “我给妈妈寄去了一份礼物”,“我——寄, 礼物——去”,这里的“去”表现的就是受事者“礼物”的趋向。又比如:“爸爸上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来”,“爸爸——打, 电话——来”,这里的“来”表达的也是受事者是“电话”的趋向。

如果动词是不及物的, 句子里没有受事者,“来” 、“去” 就表示施事者的趋向。例如“忽然从后面跑来一只小狗”,“小狗——跑——来”这里的“来”表达的就是施事着“狗”的趋向。又比如:“刚才才过去一个人”,“一个人——过——去”,这里的“去”也是表现施事者“人”的趋向。

由于“吃”类动词全部属于及物动词,因此此类动词后的“来”、“去”表现的是动作受事者的趋向。例如“他把饭吃下去了”就是表示“饭”的趋向,分析来说是“他吃,饭——下去”。

既然“吃”类动词后的“来、去”表达的是主体“饭”的位移,那么“饭”为什么是“下去”而不是“下来”呢?要解释趋向词“来、去”的用法,确定视点(也称参照点)一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面向视点移动我们用“来”,背离视点移动我们用“去”。前面引言有说到,在解释“来、去”的用法的时候,我们一般考虑的是是否向说话人移动来区分两者的用法,也就是用说话人的位置作为视点。例如:“他向我走来”、“他往西边跑去”等。这里面的“来”和“去”就都是用说话人“我”的位置来作为参照点的。向着“我”的用“来”;背离“我”的用去。但是,在“吃”类动词后的“来、去”如果也用这种方法来解释,前面也证明过了,是说不通的。因此,我们应该发现,在“吃”类动词的句子里面,我们的视点不应该是“说话人的位置”,而应该是其他的位置——“吃”这个动作发生的位置,即“嘴”的位置。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用法来加以说明。

二、“吃”类内向动词后“下去”的认知分析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经验现实主义。经验现实主义认为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来源于人本身对现实的经验”。认知语言学强调人的体验和认知对语言的产生和语言意义构建的作用,认为语言是人的认知对来自客观世界的经验进行组织的结果,语言符号与客观外部世界之间不存在直接对应的关系。在认知语言学当中,有一个以凸显原则为基础的图形—背景理论,其中,图形指在感知中特别容易引起注意的突出部分,而背景则是比图形更大的起衬托作用的部分。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更容易识别和感知图形。这就是两者的显著度的问题。我们总是先发现显著度高的东西,再发现显著度低的。转喻产生的心理基础就是这种“意象图式”,也就是“图形背景”图式。转喻简单来说就是一个词或词组被另一个与之有紧密联系的词或词组替换。这里的“紧密联系”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我们认为,符合以下条件的两个词语A和B,就可以采取转喻的用法。第一:在一种语境中,为了某种表达目的,需要指称一个“目标”概念B。第二:概念A指代概念B,A和B必须处在同一个认知框架。第三:在同一个认知框架内,A和B要密切相关。由于A的激活,B会附带激活。第四:A附带激活B,A在认知显著度上要高于B。例如:“灶台上的壶开了”。这个句子里面的目标概念B是“壶里面的水”,概念A是“壶”。“壶”和“水”的关系是内容和容器的关系,它们同属一个认知框架,并且密切相关。由于“壶”的显著度要明显高于“壶里面的水”,因此我们会用“壶”来转喻“壶里面的水”。

“吃”类内向动词的转喻用法我们把它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吃”类内向动词后面的宾语的转喻用法。例如:“今天我们吃火锅”。我们吃的当然不是“火锅”,而是火锅中的“食物”。 代表认知目标的概念实体 “食物”和代表认知工具的概念实体“火锅”在概念层次上是同时出现的。但是,“火锅”这一概念实体更具凸显性,也就是说“火锅”的显著度更高。因此我们用“火锅”替代了火锅中的“食物”。又比如:“吃食堂”。大部分学者会把“食堂”归为处所宾语这一类,也就是从受事宾语的角度来分类,会分出工具、方式、处所、目的、结果等等不同的受事宾语类型。我们认为从认知转喻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可能会简单很多。我们说“吃食堂”,“食堂”固然是不可吃的,我们吃的是“食堂的饭菜”,在这里,“食堂”这一凸显实体转喻了“食堂中的饭菜”这一相对显著度较低的事物。这里,我们要特别解释一下“吃家里”这个用法。它与“吃食堂”看似一样。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认为这里的“家里”也是转喻用法呢?其实“吃家里”的意义与“吃食堂”并不一样。“吃家里”的含义相较于“吃食堂”要丰富。它并不简单代表“吃家里的饭菜”,这里面还含有一种“依靠家里过活”的意味。因此它不能归为转喻用法。第二类是“吃”类内向动词前面的施事主语的转喻用法。这一类是本文主要说明的“吃下去”问题的转喻用法。我们说“他把饭吃下去了”,这里的“他”其实是代替“他的嘴”。在“吃”类内向动词的前面,一般我们都会整体——人或者动物来替代真正的动作发出部位——“嘴”。也就是用显著度高的整体代替显著度低的部分。例如:“他喝下去一杯水”、“他吞下去几颗药”等等的句子,均是使用的这一类转喻用法。由此得知,“吃”这一动作的视点其实不是句子中的主语“我(你,他)”等,而应该是“嘴”。

既然这里我们解释清楚了“来”“去”在“吃”类内向动词之后是表达动作受事者“饭”的趋向,以及“吃”类内向动词句子中视点在“嘴”的位置的观点,我们就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我们在表达进食这一动作的时候只能用“下去”的原因了。相对于“嘴”这一视点,主体“饭”从嘴到胃的位移过程自然是背离视点的,所以当然应该用“吃下去”来表达这个意义。

三、结语

文章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转喻用法的角度系统分析了“吃”类内向动词后“下去”的用法。首先通过语义分析“来”“去”在“吃”类内向动词之后是表达动作受事者“饭”的趋向,然后再通过认知转喻的原理,论证了“吃”类内向动词句子中视点在“嘴”的位置的观点,从而解释了“吃”类内向动词多与“下去”搭配的原因。

参考文献:

[1]陈 贤.现代汉语动词“来”、去”的语义研究[D].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

[2]高顺全.体标记“下来”、“下去”补议[J].汉语学习,2001(3).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何燕萍.“来”“去”空间隐喻的认知初探[J].文学界·人文,2008(8).

[5]居 红.汉语趋向动词及动趋短语的语义和语法特点[J].世界汉语教学,1992(4).

[6]李 云.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容器隐喻[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1).

[7]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8]马克冬.认知语言学视野下的转喻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09(9).

[9]马庆株.“V来/去”与现代汉语动词的主观范畴[J].汉语研究,1997(3).

[10]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1]薛 雷.现代漢语“下来”、“下去”研究[D].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05.

[12]曾传禄.汉语空间隐喻的认知分析[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 2005(2).

(作者简介:胡赛皇,女,汉族,湖南长沙人,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转喻认知
转喻式翻译理论对法律文本翻译的指导作用
多模态隐喻视角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的幸福的认知解读
原型范畴理论视角下的汉语转喻分类研究
转喻视角下汉语中人体习语的研究
基于原型范畴和隐喻转喻认知的大学英语多义词教学的研究
诗性与个性:艾略特认知世界的建构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浅析当代形式下中国文化在德国的影响及渗透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