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2013-04-29张建卫
张建卫
摘 要:新课改倡导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为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要在课堂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怀着兴趣去学习。针对北师大版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兴趣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兴趣教学;策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就要认真研读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教材特点,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进行课堂趣味教学。北师大版的初中数学教材就为教师提供了趣味教学的条件,在内容的呈现上注重创设情境、探究发现、联系实际运用、实际操作和学生兴趣等,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根据教材内容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采取以下几种趣味教学策略。
一、巧设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想在一上课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就要创设新颖别致的课前引导语。例如,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这样说: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大家任意想一个数字,将其乘2再减去5后把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知道你们想的数字是多少。这个游戏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这样导入新课,生动有趣,能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采用趣味性语言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数学知识本身枯燥无味,但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采用趣味性语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先给学生发放练习纸和硬纸条,让学生在练习纸上任意画一条直线,然后用直尺测量出直线被截断的长度,并提问“通过实践你能发现什么?直线被等分说明了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平行线等分线段的定理。
三、巧设耐人寻味的课堂结束语
在一堂课将要结束的时候,如果教师能够巧设耐人寻味的课堂结束语,将不仅对本节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还能激起学生对下一节课的学习兴趣,产生一举两得的效果。如,在学习“二元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时,结束时可以说:“二次函数的图象如本节课所讲的那样,但是它的性质又是什么样的呢?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节课中进行学习。”这样的结束语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采用趣味的课堂数学教学策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苍生.对中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探讨[J].新课程:上,2011(02).
[2]阳定坤.中学数学兴趣教学模式初探[J].成才之路,2007(23).
[3]喇贵义.浅谈初中数学兴趣教学[J].新课程:上,2011(4).
(作者单位 贵州省务川县泥高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