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之路,师之道
2013-04-29郑仁荣
郑仁荣
摘 要:“赢”由五个汉字组成:亡、口、月、贝、凡,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素质。同时,这五个汉字也蕴含了语文老师要想功应该具备的五种能力。
关键词:创新;口才;修身;专业技能;淡泊
赢,是一种超越和进步,一个人要想赢,他首先必须具有赢的意愿,要有追求进步,超越自我的理念。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更要有赢的思想,要力争成为有思想、有内涵、有素养、有追求、有魅力的老师。语文学科教学影响深远,延伸到学生精神的各个领域,甚至关系到学生终身的生活质量。那该如何修炼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呢?笔者认为,中学语文老师必须具备五种能力,五项俱全,“赢”也就必然。
“赢”由五个汉字组成:亡、口、月、贝、凡,包含着赢家必备的五种素质。在语文老师身上,这五个汉字也蕴含了五种应该具备的能力。亡,不想灭亡,只有创新;口,能说会道,成就口才;月,自我修炼,言传身教;贝,专业技能,资本无限;凡,淡泊宁静,宁静致远。笔者认为,亡、口、月、贝、凡,五种能力,五项俱全,必然成“赢”,这也很好地诠释了一个优秀语文老师的炼成之道。
一、亡:不想灭亡,只有创新,练就教学能力
“赢”字的组成要素一是“亡”。亡:本义是死亡,可引申为危机意识。世上万物无时无刻不处于变化之中,危机意识让我们不但要预知未来可能出现的危机,更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进取,否则就会故步自封,面临不进则退的危险。因此,与“亡”对应的教学能力是创新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建设高中语文新课程,应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教学任务和学生的需求,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但在新课改浪潮的猛烈冲击下,语文教育却面临了许多的尴尬和困惑。曾几何时,报纸媒体甚至“口诛笔伐”,认为语文教育只有框框,没有灵性;只有基础,没有文化;只有形式,没有内容……这是因为我们骨子里面没有真正的创新精神。只有语文老师本身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才能培养出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新时期的语文老师必须紧跟时代,扣紧新课改要求,锐意进取,教材灵活处理,教法推陈出新,才能做一个创新型的语文老师。
在《论语》的教学中,笔者就进行了创新性的尝试。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都安排了国学经典《论语》,由于时代久远,学生在文字理解上尚存在一定难度,更不用说深刻理解其中内涵了,很多学生是“敬却畏之”。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论语》的兴趣和效率,笔者把《论语》教学当成一个整体教学,纵观全局,分散教学,形式灵活。高一时引导学生以竞赛的形式读《论语》。
1.利用课前三分钟,人人登台讲《论语》,背诵出要讲的内容,再释词,讲解内涵,最后联系实际谈谈这则《论语》的生活启示。为了演讲好这三分钟,同学们组成了学习小组,精选语段,积极“备教”,交流心得,他们乐此不疲,用自己的努力赢得了真诚的掌声。为此,我在班级一角还设置了榜单,进行评比,激发学生的热情。
2.鼓励学生积累名句,背诵名句,张贴“《论语》名句背诵记录表”,谁填写得多谁就是胜利者。这种有所创新的背诵方式,远远超过了直接布置任务背诵的效果。到了高二的《论语》选修课,通过高一的积累,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兴趣基础,我就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阅读,做好读书笔记,圈点批注,然后充分发挥学生“写”的功能。如,写感悟,哪怕是只言片语,只要写出心中的共鸣点;写片段赏析,找出精彩之处细细品味;仿写,仿出韵味,仿出手法;最后,鼓励学生反思、提炼、综合,深入剖析,习作成篇。老师选出佳作,展示成果,推荐刊登,让学生的思想和认识得到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正是这样灵活多变,富有创新意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论语》从“敬而畏之”变成了“敬而爱之”。可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根据教材的不同风格和特点,制订出富有创意的教学方法,一定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不但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爱上语文,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二、口:能说会道,成就口才,培养语言能力
“赢”字的组成要素二是“口”。口,本义:嘴。引申为口才。对于语文老师来说,与口对应的能力就是能说会道,需处理好教学语言运用的艺术。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充分认识到,教学语言的运用如何,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志无言不形”,教师的工作离不开口头讲授。好的教学语言,有时像汩汩流淌的泉水,滋润着学生求知的心田;有时像大海澎湃的波涛,激荡着学生渴求的心灵。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语言教学艺术。
1.教学语言的清晰洪亮应排在第一位。课堂上,纤弱的声音缺乏鼓动性,学生听得吃力,易疲劳走神。而你的声音越洪亮、越清晰,就越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授课效果。但这种清晰洪亮并不等于大声嚷、高声吼。我们要科学有度地把握好自己的声音,多体会,多琢磨,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以追求声音的最佳效果。
2.打造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语文课堂。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声调的运用之所以具有意义,倒不仅仅是为了嘹亮地谈吐,而是为了更准确地、生动地、有力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就教学来看,教学内容有深有浅,有主有次,思想感情有浓有淡,有强有弱,这就决定了你的教学语言应抑扬顿挫,富于变化,喜怒哀乐,各有其音。如,“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要读出王熙凤的爽朗、泼辣;如,祥林嫂在讲述儿子阿毛在雪天被深山里的野兽吞噬的故事时,要讲出心里沉重的悲伤之情;“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时我们就要读出桑地亚哥这个硬汉坚定勇敢的语气……如此注重教学语言中语调语气的变化,不仅是学生的要求,更是老师表达思想感情的要求,从而使语文课堂变得声情并茂、生动活泼,使知识的传授取得最佳
效果。
3.言简意赅的教学语言。恩格斯说过:“言简意赅的句子,一经了解就能牢牢记住,变成口号,而这是冗长的论述绝对做不到的。”教学语言必须要干净利落,体现其精炼性,加一句嫌多,减一句太少。只有这样才能言之有物,丝丝入扣,丰富课堂信息量,学生爱听、爱学,受益匪浅。
因此,处理好课堂上的语言细节,是语文老师课堂走向成功的阶梯。
三、月:自我修炼,言传身教,塑造为师形象
“赢”字的组成要素三是“月”。月:本义:作为偏旁的“月”字97%都是指身体,引申为健康与修身。远古时期,赢主要靠强健的身体,但随着文明的进步,一个人要想赢,不但要强身,更需要修身,注重自我修炼。语文老师更需要修炼自己的一言一行,不但做好言传,更要重视身教。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中的实际效果,只有约百分之二十由语言决定,而另外约百分之八十则是由人的举止、动作、姿势、体态等决定。仪态是一个人知识、阅历、文化和教养的集合。因此,语文老师能否修炼好自己的言行,表现出自己优雅的仪态,展示出自己良好的教养和美的风度,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怎样站、怎样坐、怎样从桌子旁边站起来。这一切对老师来说都是必要的。如果没有这些技巧,他就不能成为一个好老师。”可见,教育家多么重视老师的一举一动,老师行为一定要合乎礼仪规范,做一个举止得体的老师。曾记得,上课时,我弯腰向学生问好,学生腰更低,问老师好的声音更响亮;曾记得,我批改完作业,总是分好组别,不弄乱、弄皱,学生交上来的作业也是整齐有序,组别清晰;曾记得,面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我总是耐心的圈点批注,学生面对作业中的错误,也是认真订正,不敢马虎;曾记得,老师范背《离骚》,让学生迎难而上,激发了背诵经典的兴趣和乐趣……这些点点滴滴,更让我深刻意识到了,老师的真才实学虽然重要,但更不可忽视行为举止的修养。一位举止得体的老师,肯定也是一位治学严谨、修养良好的老师。
四、贝:专业技能,资本无限,提高专业能力
“赢”字的组成要素四是“贝”。贝:本义:贝壳——古代指货币,引申为用来交换价值的资本。广义的资本可以理解为金钱、资源、专业技能。对于教育者来说,实现价值交换的资本主要就是专业技能。因此,与“贝”所对应的能力是:专业技术能力。
新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新理念呼唤语文老师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要使学校取得长足的发展,要使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老师的专业技能必须得到发展。只有有了深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专业技能,语文老师才拥有了强大的交换价值的资本,才能使教学充满生命力。
1.腹有诗书,丰富学识。曹勇军老师在《从才学识德说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一文中指出:“知识渊博,是语文老师专业化水平的绝对尺度和终身的职业追求。”语文老师要想能够教给学生足够的“水”,自己首先必须是“活水”,才能源源不断的灌输给学生。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必须学习,必须读书,一个语文老师缺少经典阅读的积累和底气,就很难有专业力量去建立自己的专业自信,读书学习不但是一种技能,更是一种可以感染人的精神气质。语文教师只有多读书,才能丰富自身学识,才能扩大自己教书育人的资本。
2.反思成长,强化动力。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老师成长的共识:成长=经验+反思。因此,从老师成长的角度看,反思教学是老师的一种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教然后知困”,通过反思,我们会不断的发现困惑,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地提高自我修养,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以此来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在教授市级公开课《王何必曰利》时,我是这么反思的:对于自己的不足,我觉得主要有三点:①我在上课的时间安排上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讨论时间,因此在结尾时有点仓促;②当老师给出一个问题时,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组织好答案,答题尽量准确到位;③“何必曰利”,孟子主要是针对“王”来说的,老师有必要花时间跟学生明确在孟子那个时代“不曰利”的主要对象。通过这次的反思以后,笔者在处理教材和掌控课堂上能够以此为鉴,促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叶澜老师说:“写三年的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我想,名师暂且不说,但一定会在教学上取得长足的进步,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深度、会总结、会交流的成熟的老师。
五、凡:淡泊宁静,宁静致远,造就学者风范
“赢”字的组成要素五是“凡”。凡:本义:凡的本义主要有两层,其一,凡尘、凡间。其二,平凡、平常,引申为平常心。因此,要想真正的赢,更不能急功近利,要保持一颗平常心。
韩愈明确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老师更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做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得之坦
然,失之泰然。切不可让自己陷入物欲横流的漩涡,滋长各种攀比之风,奢求更多的额外回报。如果这样,那就是出卖了自己作为老师的灵魂,丧失了自己的人格追求,葬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
平心而论,房子再大,一张床足矣;佳肴再多,一碗饭足矣;肚子再大,一瓢饮足矣。作为老师,就应该“知足常乐”,乐于奉献,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教育,保持一颗平常心,定能宁静致远,成就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综上所述,从“赢”字入手,语文老师就应该是一个想赢、敢赢、有追求的老师;从“赢”字解剖立意上,语文教师就必须具备“亡、口、月、贝、凡”五种能力,保持一颗平常心,自我修身,加强专业技能,锻炼口才,不断创新,五项具备必成“赢”!赢之路,师之道,要赢就要拼,有拼才会赢,这样一定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
参考文献:
[1]张彬福.怎样成为一名优秀语文教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3.
[2]高飞,李广顺.优秀教师站好三尺讲台的101个“细节”[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05.
[3]王福强.用心做教研:一线教师最需要的教研策略[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06.
[4]贾海龙.优秀教师走向成功的101条“法则”[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05.
(作者单位 福建省福州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