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耕地抛荒问题研究

2013-04-29汪尊芳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土地流转社会保障农村

汪尊芳

摘 要:近年来,农村耕地抛荒问题日益严重,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农村耕地抛荒的现状,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耕地抛荒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农村;耕地抛荒;土地流转;社会保障

中图分类号 F30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7-20-02

我国虽地大物博,但由于人口众多,是人均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这在可耕地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加之近些年来,随着的城镇化推进,工业用地和城市扩张所占用的土地面积增加,更加减少了耕地面积,使我国的耕地面积日益逼近1.2亿hm2的“粮食安全耕地红线”。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出现了将耕地抛荒的现象,这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也不利于现阶段的新农村建设。因此,笔者对我国农村耕地抛荒问题进行了研究。

1 农村耕地抛荒现状

对当前全国范围内耕地抛荒的面积,并没有完整准确的数据可以进行详细的表述,但是就各个地区的摸底调查来看,均显示有耕地抛荒现象,且这种情况还在加剧。从地理条件上来看,丘陵、山区等不易耕作的地方抛荒较多;从耕地的类型上来看,旱地抛荒多过于水田抛荒;从耕作时间上来看,季节性抛荒多过于常年抛荒;由政策变化、经济条件而导致的抛荒逐渐增加[1]。

2 耕地抛荒的原因分析

2.1 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 近几年,为了加速解决“三农”问题,国家不仅取消了农业税,还给农民发放各种补贴,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但是与不断升高的种子、化肥和农药等的价格相比,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成本的上升却无法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只好转而找寻别的生活门路。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施行下,土地被分为小块,难以进行规模化经营,土地所带来的回报是较小的,远远低于农民外出务工的收入。另外,农村和城市生活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城市蓬勃发展的经济和文化都对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产生着极大的吸引。在这种情况下,很多青壮年农民选择离开千百年来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转而进城去打工或从事商业活动,希望能够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从而将耕地抛荒。而留在农村的,大多数都是老人和小孩,真正能够进行耕种的人较少,留在土地上的劳动力的缺乏,使得大量的耕地无法耕种,或者是投入和产出极低,处于抛荒和半抛荒状态。

2.2 抗灾能力差,影响农民耕种的积极性 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近几年来部分省区旱涝灾害频发且危害程度较大、范围较广,因而农业生产的风险增加,生产成本提高,部分农民因此而不愿意耕种。除了灾害原因之外,本身所处的地理条件不好,也是抛荒的一个较为重要的原因。有些农田处于丘陵或山地,不便于进行日常的耕作活动,所以农民弃之不种。加之很多地区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村集体的经济来源减少,难以兴建一些小型的水利农田基础设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农业的需要,抗灾能力差,也影响农民耕种的积极性。

2.3 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 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镇,从理论上来看,有利于进行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但是就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土地属国家或集体所有,使耕地在使用权和收益权方面产权不清。产权对耕地的保护功能难以实现,农民对耕地并不愿进行保护型经营,使得耕地质量下降,收益降低,最终被闲置。[2]从制度上来看,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也是加剧耕地抛荒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地流转的补偿制度虽已初步建立,但是在执行时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土地价格机制不健全,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耕地的价值可能被严重的低估,农民无法获取应得的补偿。“30年不变”的承包经营政策虽然保护了农民稳定的承包经营权,但是由于大部分农民在观念上依然比较传统,且土地对其来说也承担着社会保障的功能,所以即使他们在城市里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也不会将土地流转出去,而是将其抛荒闲置,万一失业依然能够有退路,因此抛荒闲置的耕地并不能很好的进行集中经营[3]。

2.4 政府和部分企业圈占耕地却并未开发 部分地方政府,求大求新,建设新城区、开发区,但是由于整体规划尚未做好,或是资金问题,征地之后暂时将耕地闲置。由于城市的扩张,城市近郊的土地被大量征用,一些企业趁机圈占土地。企业所圈占的土地并不能得到及时的开发,如由于开发的资金不能到位,可能形成抛荒;或是企业所圈占的土地远大于其建设所需要的面积,开发时就留下了大片的预留地,抛荒以等待日后土地升值。

3 耕地抛荒所带来的社会影响

耕地抛荒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是资源优化配置的结果[4]。凡事都有两面性,耕地抛荒从一方面来看,能够带来积极的影响,有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通过促进土地使用权的流转而使土地资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有利于发展规模化农业,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而从另一方面来看,则会带来消极的影响,闲置抛荒降低了土地的利用率,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农业发展受到制约使粮食安全受到严峻的考验,长此以往将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迁移至城市生活,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是老弱病残,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给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带来不利的影响。

4 解决耕地抛荒问题的对策

4.1 推广新技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可以推广农业新技术,因地制宜实行科学种田;加强以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农业的机械化进程,推广使用小型的耕作机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生产成本;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培育相关的地方龙头企业,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使农民增收。对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地,可以进行“退耕还林”。

4.2 完善土地流转机制 政府应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以制度来引导和约束土地流转;可以兴办专业的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机构,收集和及时公布土地的供求信息,给土地流转提供良好的平台;应允许土地流转对象多样化,鼓励个人承包土地兴办农场,进行规模化经营;可以采取灵活的土地流转形式,通过转包、转让、租赁、入股等形式提高土地流转的实效性。

4.3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要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使农民和城镇居民享有同样的社会保障权利。巩固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合理确定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标准,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弱化土地对于农民的社会保障作用。另外,还应该进一步放宽户籍制度,使符合条件的一部分进城务工农民完成“身份”上的转变,真正在工作的城市找到归属感,享受各种社会关怀。这些措施能够消除农民对于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促进闲置抛荒土地的集中。

4.4 严格管控,搞好土地保护和开发 针对现在土地资源日益短缺的状况,要对土地进行严格的管控,坚决查处违法用地和违规供地;控制开发区的数量和规模;对已供地但迟迟未上项目,导致土地闲置和抛荒的,坚决依法收回土地,重新公开招标安排项目;对长期以来生产、经营不正常,无效益的占地项目,要全面清理,发展占地少、产出高的项目,提高土地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徐莉.我国农地抛荒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8.

[2] 杨涛,朱博文,雷海章,等.对农村耕地抛荒现象的透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12.

[3] 邵映红.农村耕地抛荒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中国供销合作经济,2003,3.

[4] 贺金钟,贺春荣,王宗尧.农村耕地抛荒问题现状及成因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2,23. (责编:徐焕斗)

猜你喜欢

土地流转社会保障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社会保障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社会保障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
坚持就业优先 推进社会保障全覆盖
媒体募捐永远成不了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