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茶叶产业集中度分析及其产业化发展对策

2013-04-29杨洋刘颖张琦

安徽农学通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发展对策

杨洋 刘颖 张琦

摘 要:安徽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产茶大省,茶叶产业在推动我省经济发展中贡献重大。然而近些年安徽茶叶企业竞争力不强的劣势已经凸显出来。该文从安徽省茶叶产业集中程度分析入手,探析安徽省茶叶行业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与对策。

关键词:安徽茶叶产业;产业集中度;龙头企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07-12-03

1 安徽省茶叶产业现状

安徽省拥有中国10大名茶之4大名茶, 13.67万hm2茶园,7000余家茶叶企业,500余万涉茶农业人员及生产经营者。2010年安徽茶叶产量8.3万t,产值约36亿元,位列全国茶叶口岸出口数量第二名,在安徽地方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系列数字无不显示着安徽省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茶叶大省。然而近几年安徽茶叶的发展产生了危机,各种“问题茶”屡屡出现,国内竞争力每况愈下,被浙闽这样的产茶大省远远地甩在后面。我省茶叶行业的企业呈现出大多规模偏小、资本分散的特点。根据最近5a的中国茶叶100强企业的排行榜,虽然安徽茶叶企业每年都有10~20家企业上榜,但是除了少数几家企业排在40名之前外,其余企业基本上都排在40名以后。安徽7000余家茶叶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很难与国内其他著名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进行竞争。安徽茶叶行业市场结构的失衡是造成此结果的主要原因。

2 安徽省茶叶产业集中度分析

产业集中度也叫市场集中度,它是指市场上的某种行业内少数企业的生产量、销售量、资产总额等方面对某一行业的支配程度,一般是用这几家企业的某一指标(大多数情况下用销售额指标)占该行业总量的百分比来表示。一个企业的市场集中度如何,表明它在市场上的地位高低和对市场支配能力的强弱,是企业形象的重要标志。

2.1 前4位厂商集中度系数反映整个行业集中度 根据中国2008年、2009年、2010年3a年茶叶100强企业销售额排行榜可知,安徽平均每年约有15家企业上榜。这15家企业中的前4名企业销售额之和分别为2008年12.4亿元、2009年13.8亿元、2010年15.8亿元。在这3a里安徽省茶叶行业总产值是25亿元、30亿元、36亿元。假设茶叶行业的总产值等于各厂商的销售额之和(实际上总产值大于销售额),计算出CR4(%)分别是2008年49.6、2009年46、2010年43.8,根据贝恩分类法,当CR4(%)介于35和50时属于寡占Ⅳ型,说明整个茶叶产业集中度处于中等水平,集中度不算太高。

2.2 通过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分析 通过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可以体现出厂商规模分布对市场集中度的影响。以2009年为例,利用公式S=100×Q(n)/Q计算出安徽前15家企业各自的赫芬达尔-赫尔曼指数,例如S1=100×7.04/30=23.4。然后分别计算S2-S15,还剩下的市场销售额约为2.9亿元,占市场份额的9.6%,被安徽剩下的99%的中小型企业摊分,基本上每个企业所占的份额很少。我们不妨假设HHI=S1+S2+……S15=90.3。从而可知HHI的值远小于HHI=500的竞争II型市场定位标准,即安徽省茶叶企业市场集中度不高甚至偏低。

3 安徽省茶叶产业集中度偏低的原因

3.1 缺乏龙头企业且现有的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 进一步计算茶叶产业集中度系数可知,我省前15家茶叶企业的销售额占我省茶叶产业总产值的90%以上。这说明我省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只有区区的15家左右,与我国其他产茶强省相比,浙江具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有1 000多家,湖南也有200多家,仅从这一点已经凸显了我省产业集中度不高的劣势。其次,我省现有的龙头企业相比国内其他茶叶强省的龙头企业规模较小,缺乏竞争力。从2008年、2009年、2010年公布的中国茶叶100强企业排行榜中可以看出,安徽省上榜的十几家企业,除了3、4家企业在40名之前外,其余的企业都排名靠后,因此我省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的劣势尽显无疑。所谓龙头企业一方面要带动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更重要的它是茶农与市场交流的枢纽、媒介。龙头企业可以及时把最新的市场信息传递给茶农,同时又可以传授一些先进的生产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避免茶农盲目生产。因此龙头企业在茶叶产业化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安徽省龙头企业缺乏,仅有的龙头企业竞争力不强,严重制约着我省茶叶产业化发展。

3.2 中小型企业多,生产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 安徽省大大小小的茶叶企业约有7 000余家,然而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叶企业少之甚少,基本上99%以上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规模小而且分散,经营成本高,资金不足。大多是从茶农那里购买茶叶,然后出售,长期处于一种“小买小卖”的阶段;或者是自产自销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低下的生产力水平以及资金技术投入不足,使得我省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且长期处于小生产面对大流通的局面,不能形成一整套的生产、种植、采摘、包装、销售、服务等体系,从而制约了我省茶叶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3.3 各企业间缺乏协调合作,甚至形成恶性竞争 安徽拥有7 000余家茶叶企业,几十种地方茶叶品牌,例如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屯溪绿茶、霍山黄芽、岳西翠兰、黄山毛峰等等,基本上各个地市都有自己的茶叶品牌。各地的茶叶企业为了保证在本地市场的占有率而采取一些排他措施,“各自为政”,各企业间缺乏合作和协调,甚至形成恶性竞争,从而导致安徽省茶叶市场竞争混乱,茶叶价格混乱,产品质量混乱,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的事件屡屡发生。例如安徽芜湖清福茶叶、“郎溪”问题茶被中央电视台曝光,严重损害了安徽茶叶企业的形象。在这种无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不仅各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害,而且整个安徽茶叶行业的品牌、信誉、利益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阻碍了我省茶叶的产业化发展。

3.4 政府投入不足,茶叶基地建设力度不够 安徽省虽拥有13.67万hm2茶园,500余万人从事茶叶生产,但是大部分都是自产自销的茶农,大多数茶园和土地资源掌握在茶农手中。因此,茶园分割、分散的问题突出,进行规模生产、规模经营就无从谈起,当然也不能形成规模经济。其次,政府在茶叶基地建设方面的政策支持不够,从安徽省近年来针对推动茶叶行业发展出台的政策来看,基本上是强调“加强茶叶龙头企业的发展”,很少强调加强基地建设。而茶叶基地建设是推动我省茶叶发展的基础,只有茶叶基地得到巩固和完善,才能使安徽省茶叶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况且安徽省99%的茶叶企业都是中小型企业,因此政府政策扶持上的“歧视”不利于我省茶叶产业化发展。另外,政府在茶叶基地建设中的科技投入不够,这主要体现在设备、设施的落后以及技术人员和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人员过少。我省茶叶生产和种植基本上是粗放式的、手工式的,这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增加了成本,降低了效益。粗放落后的生产种植方式阻碍了我省茶叶产业化发展。

4 提高安徽省茶叶产业集中度的思路和对策

4.1 培养龙头企业、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 龙头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组织能力及其市场竞争力直接决定当地茶叶产业化的水平。2013年,省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做大做强我省茶叶企业提出了未来几年的目标,即力争用5a左右的时间,培育1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3个超5亿元、10个超亿元的茶业龙头企业,培育2个茶业龙头企业上市,2个茶叶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这体现了安徽省培养茶叶龙头企业、提升龙头企业竞争力的目标远景和决心。首先,可通过省内企业的联合、股份合作、并购和重组,组建大型龙头企业;通过担保、贷款、组织上市,加快培育上市企业。其次,在培养龙头企业时不仅仅是把企业做大,更重要的是要把龙头企业做强,即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这必须做好两点:(1)必须提升企业自身的实力,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可以通过与农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技术研发部门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加强与国内产茶大省浙闽、湖南等地区的交流和学习,促进企业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从而提升茶叶的质量和科技含量。(2)企业必须做好营销工作。一个企业要想具有竞争力,则必须占领市场,而营销手段是必不可少的。目前我省茶叶企业营销理念落后,缺乏专业的茶叶推销人员和现代营销技巧,忽略了营销的重要性。所以为了开拓市场,提高茶叶企业的竞争力,我省茶企必须改变原有的观念,树立现代营销理念,学习先进的现代营销技巧,培养专业的营销人才。

4.2 整合区域性的中小型茶叶企业,发挥规模优势,走产业化发展道路 由于我省茶园基本分散在茶农户中,呈现广而散的特点。为了推动茶叶产业化发展,首先政府应对现有的茶园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于那些产量不大、投入成本高的茶园进行重组。通过鼓励土地使用权的合理转让或者租赁茶农的土地使用权,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形成区域性的大型茶园或者茶叶生产基地,有利于科技的投入和提高生产率。其次,应对地区性的中小型茶叶企业进行评估,对于那些长期处于亏损状态或者勉强维持的中小型企业进行重组。可以通过企业之间的并购、资产出售或者企业重组等形式对当地杂乱的中小型茶叶企业进行整合。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联合间的协作能力,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规模效益,而且还能够改变茶叶市场混乱盲目的竞争局面。经过企业重组之后,企业应当从内部生产、经营、管理抓起,建立健全一整套完整的茶叶种植、采摘、制作、包装、营销、售后服务等标准体系,做到生产标准化、经营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企业对外要善于观察市场的变化,积极迅速地制定适应市场环境变化的战略,掌握茶叶市场的营销规律,采取合适的营销策略,构建成熟完善的销售渠道和销售网络。此外各级政府应该给予一定的支持和监督,促进我省茶叶企业能够迅速崛起,在国内和国外市场中站稳脚跟。

4.3 政府应加大对茶叶行业的投入 面对茶叶生产机械化程度低,茶叶质量及科技含量低,茶叶产品二次开发及产业链延伸不足,茶叶附加值低这一现状,首先,政府应当增加资金和科技的投入,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深度开发茶叶产品,从而提高茶叶的科技含量和二次开发能力;其次,政府应当主动牵头,把茶叶行业引入到旅游业之中。安徽省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产茶大省,而且各地区具有多种著名的茶叶品种,有的茶叶品种可以追溯其历史根源,赋予其一定的历史意义,能引起大众的兴趣,因此,可将茶叶产地打造成旅游胜地,把饮茶和休闲旅游有机的结合起来。除此之外,还可以把茶饮品推广到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延伸茶叶产业的产业链,提高茶叶的附加值。

参考文献

[1]张钰坤,彭青,刘琼.从行业集中度分析我国茶业发展[J].中国经贸导刊,2009(13):57-58.

[2]张必桦.我省中小茶叶企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茶业通报,2007,29(4):11-12.

[3]林善波.关于我国茶叶规模化经营的思考[J].广东茶叶,2005(6):16-19.

[4]顾公新.实施茶叶产业化经营,做大做强茶叶产业[J].中国茶叶加工,2005(1):10-12.

[5]粟本文,童雄才,王润龙.论中小茶叶企业发展对策与措施[J].茶业通报,2004,26(1):10-12.

[6]王磊.中国茶叶企业怎样面对市场竞争[J].茶业通报,2006,28(3):129-130.

[7]陈伟忠.龙头带动,创建茶叶企业新品牌[J].广东茶业,2003(6):34-35.

[8]苏祝成,童启庆,扬义群.茶叶生产经营规模对经济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J].茶叶科学,2001,21(1):57-60. (责编:陶学军)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发展对策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农业龙头企业融资担保模式创新及政策支持研究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新余蜜桔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基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LED照明系统研究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