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培智数学的教学
2013-04-29宋晓花
宋晓花
摘 要:培智数学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教学,只有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发挥效能,培智数学教育才有意义。
关键词:培智;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形式
我们学校是才成立的学校,招收的学生大多数没有进过学校,尤其是我所带的培智一年级。班上11个学生,能够正常开口和人交流的仅有4人,3个唐氏综合征,3个自闭症,还有1个从不开口,只会啊、啊的叫,经常在上课的时候往教室外面冲。
面对这样一群孩子,如何让他们在教室里待足一节课就已经很令人头疼,更何况是枯燥的数学学习。他们的思维普遍表现为行为盲目、自控能力差、缺乏对新知识进行思维再加工的能力。他们的思维水平长期停留在直观、具体的层面上,因此,数学教学已成为培智教育的难点,而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更是难中之难。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分得很清楚。比如你问他:“今天早上吃了几个包子;课间操的时候,发了几盒牛奶;下午大课间的时候,发了几个苹果;老师帮你把苹果用刀从中切开后,分成了几瓣?”他们都能回答出来,因为这些都是静态的。但是,如果变成动态就反应不过来。比如说,你让他拍3下皮球,他们不是拍多了,就是拍少了。反过来,老师拍3下皮球,他们也很少能数正确。就更别谈那些抽象的数字了,在老师一遍一遍地反复灌输下,他们可以从1数到10。但是,你问他们2后面是几,能力好一些的也要在心中默数后,才能说出来,大部分却是不清楚的。
面对这种情况,我决定就从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觉得不是在单纯地学习数学。这样,既可以引发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让学生愿意待在教室里,而培智课程也将数学课定为“生活数学”,这说明了培智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是息息相关的,这也是由培智学生的智力特点决定的。同时,也要求教师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数学学习与智障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使他们学会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乐趣。
一、教学目标生活化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从数学教育的目标出发,不要一味地考虑到把某项知识技能教给孩子,真正的生活化首先要了解智障学生的需要。因此,要从实际出发、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活动。如:认识图形时,我发现学生都喜欢看智慧树栏目,有一首儿歌叫《形状歌》,里面不仅有各种图形拼成的交通工具,而且还教学生利用手来做各种形状。学生都特别感兴趣,一边观看,一边用手跟着比划各种图形。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就对4种基本图形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生活化
在使用教材教学时,要避免死搬硬套,随时发现生活中与数学相关的事件,并将其植入数学教学中来。有一个走读生经常从家里带东西到学校来,一天,他给了我1颗巧克力,我就问他:“你今天带了几颗巧克力呀?给老师1颗后,你还剩几颗?”孩子告诉我:“带了3颗,给老师1颗,我还剩2颗。”我就将这件事情带入到5以内的减法里,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减法的意义,并且很容易就计算出3-1=2。
三、教学形式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在学习数的分解与组成时,我总是鼓励学生利用学具自己进行拆分和组合,引导他们积极去探索、去发现、去体会,让他们亲身去参与、去感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作者单位 湖北省秭归县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