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教材 活用教材 挖掘教材
2013-04-29张丽萍
张丽萍
摘 要:阐述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一节观摩研讨课,教师以读懂教材、活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关注学生最近发展区,诠释创造性的个性化教学指导,打造高效课堂,储备学习经验,演义奇迹般精彩的课堂。呈现了起源、教师的初读教材、调查访谈、再研读教材、课前分析、课堂回放、教学反思的精美过程。
关键词:读懂;活用;挖掘教材;个性化;最近发展区
一、起源
市级教学能手进行课题成果展示。教学内容定为,苏教版的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初读教材
例1.18根一米长的小棒为篱笆,问有几种不同的围法。例2.三种不同的书,最多选三本,最少选一本有几种不同选择方法。通过研究体会一一列举策略。
三、调查访谈
教学前走访了一些老师,获悉按照教材既有设计教学,学生能够解决类似问题,但对“一一列举策略”体会不深,列举方法单一。
四、再研读教材教参
再次研读了教材、教参和课程标准,教参中提到“通过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与交流,感受‘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重点是帮学生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并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是学生不断经历、体验各种数学活动过程的结果。教师的教学应该是能动的、创造性的教学。科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
五、课前分析
从四年级开始,教材先后学习了诸多解决问题策略。教材循序渐进引领学生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沉淀科学地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从而丰富学生的数学素养。本节课通过有序一一列举做到不重复、不遗漏解决问题,借助生活实例体会一一列举的策略。
本节“策略体会”的过程,为了能赋予更大的使命,决定尊重原有教材,充分利用教材的既有素材:18根小棒围不同的长方形除了课中引导的“摆”“列表”的一一列举外,对策略方法的种类做了大胆的创造性改变——增加了“画”“算”这两种方法,让既有教材充分地发挥载体作用,让多样的方法呈现一一列举的阵容。
六、课堂回放
例.农民伯伯用18根1米长的木棍围长方形,可以围成几种不同形状的长方形?
简约地出示了如下研究卡,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并合作交流。
小组学习卡 ( )组
问题一: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
1.我们在一一列举时运用了( )方法。
A.摆小棒 B.画图 C.计算 D.列表
2.我们发现共有( )钟不同的围法,它们分别是( )
学生各自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或摆小棒、或画图、或列表、或计算,认真而细心地争论着、研究着……小组间在思索中汇报着……
[反思]
前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随时存在两种水平,第一种水平是现有发展水平,指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能达到的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第二种水平是指依靠他人(成人或能力较强的同伴)的指导帮助所能达到的水平,也叫潜在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虽不能独立解决问题,但在他人指导帮助下,经过努力刚好可以解决问题,这种发展水平也就是最近发展区。这是一种正在形成和发展的状态,教学的本质特征不是在于训练和强化已经形成的发展区,教学的作用是将没有完全成熟的最近发展区得以成熟成为现有发展区的一部分,而新的未完全成熟的发展区同时出现了,整个最近发展区也就向前跨越了一步。”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与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观恰好吻合,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习与发展是一种社会的合作活动,它们是永远不能被‘教给某人的。”
1.教师首先以身作则地一一列举了目前探究所有可以用到的方法
潜移默化示范一一列举的策略的普遍性、实用性。同时默默铺设了一条暗线,列举的方法除了课本提到的列表法、操作法外还有计算和画图的方法。这两种方法较前两种抽象一些,是前两种方法的提炼和升华。很多学生是需要引领的。
2.引领学生在众多方法中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展开研究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入门的先导,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选取了自己感兴趣的方法,情不自禁地“做”起数学,实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提高研究效率。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学生已有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及潜在发展水平的不同,在小组合作、同学的相互帮助启发下,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得以发展挖掘,实现了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理念。
4.全员参与
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有的采用画图,有的采用摆小棒,有的进行计算,还有的借助列表,无论画图、操作、计算还是列表都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多元智能。让善于表达的汇报、有组织能力的发挥组织作用、善于概括的做好记录,引领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同时关注了加德钠所提到的儿童的多元智能的发展。把握发展了学生的多元智能的最近发展区。
5.集体交流汇报,资源共享
如果以上是对个体的关注的话,那在各组结束了一一列举的探究的同时,教师组织了集体交流汇报,让资源达到共享,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则是对全体的指导。探究的成功经验由此沉淀下来。“策略”犹如血液一般注入学生大脑。逐步优化提升转为学生的数学素养,实现了在传承中创造的学习过程。
一个小小的活动卡就承载了教师专业化的设计,简约地折射出设计者“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言尽在不言中”的精妙。通过这样的研究,留给学生启发、思考、遐想,激活学生思维,沉淀了科学的数学学习经验方法,真正体现了读懂学生、活用教材的个性化设计是有效课堂的灵魂!
参考文献:
沈重予.关于教材的作用.小学数学教师,2009(4):28.
(作者单位 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尖山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