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之我见
2013-04-29张羽
张羽
摘要:在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如何开拓创新,摒弃传统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使学生不厌学,进而爱学、乐学,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个课题。笔者就当今初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初中化学;化学实验;知识拓展;家庭实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实现我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教育是关键。在基础学科的化学教育教学中,如何开拓创新,摒弃传统落后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法,使学生不厌学,进而爱学、乐学,是摆在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需解决课题。下面,作为一名初中化学教师,我就当今在化学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和改进方法,谈一谈自己的体会,提一些建议,以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师不能只顾埋头苦干,要明确教书的重大意义
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教师教书的目的就是和同学科的教师进行竞争,完成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分配的各级指标,完成了可以评职评优,甚至可以拿到一些奖金。仅此而已,这是在教育工作者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不光是化学教师。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只考虑这些显得自己有些“鼠目寸光”,我们应该重温我党的“教育方针”,我们的使命是“教书育人”,学生是学习主人,我们应该多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着想。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学到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科学发展,即学会学习的方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学会做人的道理。如果我们做得很到位的话,教师自身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二、一定要明确化学这门学科的性质
在化学的教育教学中有一些浅显但很重要的东西,往往会被我们忽视。化学究竟是什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不然学生不知道为什么会学化学。顾名思义,化学就是物质“变化”的科学,当然这种变化不是“物理”变化,即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在一些教科书中,还提到“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这些我们一定要给学生阐释清楚,因为他们初次接触这门学科,要在绪言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师可以列举生活生产以及高端科技中的学生还比较熟悉的例子,再结合课堂上的演示实验,不但可以让他们初步认识化学,还能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可谓“一举两得”。
三、化学教师不能单纯地讲实验
为了应对中考,教师和学生整天忙得是焦头烂额。为了节省时间赶教学进度,以便留出较充裕的时间进行总复习和若干次的模拟考试,大多数化学教师不得不把化学实验给省略掉,尤其是学生实验,因为学生实验是比较“浪费时间”的。因此,教师把“做实验”改版成了“讲实验”,表面上效率很高,其实适得其反,一是造成了实验室资源的浪费,二是又忽略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但是等到中考理化生实验考查之前,为了中考成绩,又组织集训,其实不如叫“急训”更为确切。从早到晚,忙得不亦乐乎,教师准备试题和实验,学生背实验步骤,整得是头昏脑涨,最终一些学生也不知道实验的原理是什么。有时实验出了新题目,学生肯定考不好,最终垂头丧气。这就要求我们化学教师,平时一定不能忽视化学学生实验,而且教师还要设计改进实验,还要让学生假期在家时自己尝试设计一些家庭小实验,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很有意义。
四、教学内容要源于教材,而且要高于教材
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基础自然科学,涉及面极其广泛。我们要以教材为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搜集一些涉及化学的生活、生产以及一些社会焦点问题的材料。
例如,关于水的污染,教师和学生都可以搜集相关材料,了解我国或本地水资源污染的现状,查找污染的源头,提出控制和解决水污染的合理化建议,这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大有裨益。
再如关于煤气中毒的问题,我们当地很多家庭冬天取暖都烧火炉子,几乎每年都发生煤气中毒事件,这样问题就产生了,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物理和化学的知识进行解决,当然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建议进行积极的评价,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
五、要特别关注生活中的化学
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就是让他们在家中“有事可干”。这可不是让他们成天看电视、玩电脑,要鼓励他们做家庭化学实验。这样做不但可以培养他们设计实验的创新和思考能力,还能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例如,买银耳是买白的还是发黄的?为什么?再比如,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之后,我们知道,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学习了灭火器之后知道盐酸和纯碱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那么家里蒸馒头是否也是相应的原理呢?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这样的家庭实验,学生可以蒸出馒头,即使馒头蒸不太好,他仍然爱吃,因为那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我曾经用发了酵的面团加纯碱蒸过,加小苏打蒸过。用没发过酵的面加食用醋和碱面蒸过,还用泡过的红果(我们当地叫山里红,味很酸)水加纯碱或小苏打蒸过,蒸出的馒头很好吃的。
这是我在化学教育教学中的所感所悟。只要我们勤动脑,勇于开拓创新,追求教学艺术,我们教师和学生一定能实现科学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也会蒸蒸日上,实现中国人的“中国梦”。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