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模式创新

2013-04-29陈璐等

2013年8期
关键词:养老模式新型机构

陈璐等

作者简介:陈璐(1992—),女,汉族,山东聊城市人,中国海洋大学工商管理系本科生。

陈龙飞(1989—),男,汉族,山东潍坊市人,中国海洋大学工商管理系本科生。

陈思宇(1991—),女,汉族,贵州省黄平县,中国海洋大学工商管理系本科生。

朱石(1992—),男,汉族,河南省安阳市,中国海洋大学会计系本科生。

余豪(1991—),男,汉族,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国海洋大学工商管理系本科生。

摘要:人口老龄化使得现存的养老模式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无论是公办养老还是民办养老都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新型社区养老模式的出现不仅解决了公办民办养老的缺陷,还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养老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养老模式;机构;创新;新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国也逐渐步入老龄化的行列。尤其是2012年和2013年,随着新中国成立后新出生的人口,也就是1952年和1953年出生的人口进入老年期,我国迎来了第一个老年人口增长高峰。截至2012年底,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1.94亿,比上年增加891万,占总人口的14.3%,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了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

据悉,青岛市自1987年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这一时间比山东省早7年,比全国早12年。截至2012年底,全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138.8万,占总人口的18%,预计2015年底,全市户籍老年人口约16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达20%左右,也就是说届时每5个青岛人中就有一位老人。青岛的老龄化程度在全国排第四,仅次于上海、大连、天津。

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着贫困、疾病、失能、服务、照料、精神关爱等诸多困难和问题,尤其是社会养老方面,例如,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18%的青岛仅有133家养老机构,2万张床位,平均每千名老人拥有22张养老床位,这一比例远远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下青岛养老的需求。加强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方面需求,既是中央的战略部署,又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

一、养老模式:

养老模式基本类型的划分尚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有代表性的一种看法是划分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大类。本文将这两大类养老模式进一步细分,把传统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归入家庭养老一类。而社会养老主要指机构养老,包括民营机构和政府机构。

养老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以满足老人的生存需求。二是提供服务以保障老人日常的饮食起居能够正常进行。三是提供精神慰藉使老人健康快乐的安度晚年。这三类服务提供者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养老模式,如下图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即在家里由后辈养老。长期以来,家庭养老被视为我国养老的主要形式,受中国“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的影响,老人在家里度过晚年是理所应当的,孝顺的子女自然要一力承担养老的责任。

但近年来“421”新型家庭结构已逐渐成为中国家庭新的主流,老年人的平均寿命延长,每个子女抚养的老人数增加,对于即将承担未来养老重负的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独一代”们来说,家庭养老使他们不堪重负;年轻一代人的自我意识的加强、代际关系弱化,对孩子投资成本的加大等已使新一代的人群无暇顾及家中老人,与父母分开居住的新生活观念不断加大社会空巢率,来自家庭方面的照护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家庭养老开始难以为继。完全依靠家庭的力量很难承受养老的巨大压力,这就不得不要求社会力量的介入。

居家养老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社会力量的参与,所谓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由社区提供养老照料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居家养老不同于既不完全依靠子女养老,也不把老人集中到一个专门的养老机构集中养老,是社会力量参与程度介于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一种养老方式。居家养老符合我国传统的养老理念,老年人易于接受。同时,社区可以为老人提供及时、便捷的服务,能够更好的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由于没有改变老人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网络,有利于子女和老人的交流,以社区为单位为老人提供系统的服务,是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享受到周到的服务。

(二)机构养老

机构养老是一种以社会机构为养老地,依靠国家资助、亲人资助或老年人自备的形式获得经济来源,由养老机构统一为老年人提供有偿或者无偿的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以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养老方式。[2]

传统的家庭赡养不堪重负,养老机构发展的也不尽如人意。青岛的养老机构大致可分为公办机构养老和民办机构养老两类,二者加起来共有50多家,其中绝大部分是民办的,只有少数几家是公办的。公办的几家养老院因为是政府主办、所交费用低等绝对优势而呈现一床难求的形式,而民办的养老机构因为费用高、私营企业管理模式而使得入住率总体来说不到50%。公办的抢不上、民办的不愿去,所以机构养老的发展也是步履维艰。

(三)其他模式

医养结合模式是医院和养老结合,一般目标人群是那些有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家人不具有陪床条件的。医养结合模式给入住者提供比较专业的医疗服务,并且有先天的人力资源优势,可以为老人提供更为专业的护理,从生活照顾、健康监护到疾病治疗甚至临终关怀,皆可胜任,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我们调研时发现,青岛市圣德老年护理院(医养结合模式)每一个楼层上都有一个固定的护士站,另外还有大夫流动检查,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老人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这同样能够有效解决传统养老机构面临的一大难题,即病人出现意外时责任的归属问题。专业的护理能够将意外事故发生的几率降到最低,一旦事故发生,不仅病人能够得到专业护理,而且院方能从专业角度清晰的厘清责任的归属,准确找到管理上的漏洞。

公办私营模式首先克服了国营形式体制僵化所造成管理效率低下和服务质量不高等弊端;其次,市场化专业化的养老机构有管理体制,运营机制,专业团队,经验模式,管理经验等方面的先天性优势。可以保障养老院运营的成功率,确保服务的高品质,高效率,提高国有养老院的影响力和综合效益。第三,采用公办民营的新模式, 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政府投资资本充足优势。 政策资源优势和专业机构的体制、 机制、 品牌优势, 优势互补, 扬长避短, 对国家、 对社会、 对百姓、 对机构都会形成一举多得的多赢局面。

二、机构养老共同面临的问题

机构养老虽然解决了居家养老的一些缺陷,但是其在筹集资金、机构运行、老人精神关注方面缺乏有效的管理,具体说来:

1、缺乏法律约束。

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管理较为松散,该登记的没有登记,政府监督力度不够,其根本原因是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来约束和管理养老机构,现行的法律只有民政部颁布的《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内容比较笼统,没有详细的管理规定。各省市也都有自己的管理办法,但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监管力度不强,我们了解到的青岛养老机构质量良莠不齐,入住床位有的几个人,有的几百人。不符合规定的条件的养老机构接收老人存在潜在危险,饮食、住房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性较高,一旦发生事故,老人深受其害,而且还可能导致不良的社会影响。这必然会影响到我国养老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2、无法满足老人的需求

根据调查发现,无论是公办的还是民办的养老机构,都仅仅限于满足老人住宿、医疗、吃饭等基本的生活需求,但却缺少康复、护理、心理方面的专业服务,虽然很多高级养老机构己经开始了这方面的试验,但仍然无法满足老人的需要,距发达国家的标准还差很远。

3、服务人员不足,专业化程度低

当前,在青岛养老机构工作的人员大多是下岗、二次工作的人员,而且从业队伍并不稳定,多以女性为主,她们多是临时和外聘人员,很多人文化水平很低,素质较差。其中绝大多数人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专业护理人员极度缺乏。据调查,我国集体办的养老机构中,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到5%。很多机构入住了很多老人,但护理人员却很少,和老人数不匹配,这使得很多需要照顾的老人不能得到周到的服务。这都多多少少影响了老人的生活质量。

4、老人精神生活贫乏

根据调查,不管公办的还是民办的养老机构,老人除了正常的生活起居外,大多数时间都留在屋子里或者独自去晒晒太阳,精神生活贫乏,很少有娱乐活动。在调查时,我们经常看到老人无精打采地坐着或者躺着,让人感到老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5、政府的投入不足,影响了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

目前,我国财政收入已有很大的提高,但对社会福利事业的投入严重不足,只能占国民收入总值的1.1%,这个数字,不仅不能与发达国家比较,甚至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政府投入不足直接导致养老机构资金的严重缺乏,限制了养老机构的发展与水平的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现有的养老模式由于其与生俱来的缺陷都不能大规模推广。在此,我们结合新出现的创新型养老模式提出一种可能全面推广的大规模养老模式。希望该模式的探讨能够为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三、新型社区养老模式

养老产业化是把社会养老转向服务产业经营的一种方式。其运作机制为: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组建社会养老服务经营单位(企业建制),建立各种养老设施,对老年人集中供养。养老资金由个人交纳,国家适当补贴(或政策倾斜) ,经营单位有一定限度的赢利。

新型社区养老模式是将养老产业化的一种创新模式,是以社会民间资本投资为主,政府资助为辅,按市场化模式运作的大型综合养老工程。在养老社区中有老年公寓楼群、老年活动中心、老年生活服务和商业服务中心、老年康复综合医院、老年中心宾馆、老年大学等建筑群构成的集居住、餐饮、疗养、保健、康复、学习、娱乐、休闲、购物、投资理财、异地交换旅游等综合配套养老经济服务体系。

(一)、新型社区养老模式特点

1、融合了居家养老的优势,为老人提供了宜居环境,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心理特征。

因为通过对老年生活社区的整体开发建设而能够比较全面周到地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是将居家式养老和机构式养老完美结合在社区养老中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在这种新型养老模式中,老人以户为单位入住生活社区,完全是居家的概念,老人在这里可以享受到居家的温馨与舒适;同时,老人又置身于专业养老服务的社区之内,又可获得专业化的照料服务,尤其是这种老年生活社区可最大程度地提供老人娱乐参与与人际互动,从而可有效地解决老人的心理上的孤独与衰老感。

2、建筑设计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生活细节。

与一般的社区所不同,该模式的目标就是为了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无论是社区整体环境、硬件设施还是软件服务,都是为老年人设计的。宜老化设计是该模式建筑设计时最为注重的一点。例如:台阶和楼梯坡度放缓、宽度加大,双侧设置扶手;居室房门便于轮椅、担架进出;不设置门坎,无高度差;取电系统设置低按键、高插座,卫生间、浴室等采用防滑地板,浴缸、抽水马桶设有助力扶手,通过特殊设施与添置辅助装置,形成助老护老的安全保障等。与一般养老院不同的是,所有入住的老人都是以户为单位,拥有一个自己的家。房间的布置也类似自己的住宅。与此同时,每个老人还配有一个管家,每间房间都装有应急按钮,只要打电话通知管家,就能在第一时间解决生活上的问题。

3、专业系统的服务。

该模式为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提供了基础,包括生活照料、医疗健康、文化娱乐、心理咨询、家政等方面,这些服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养老体系,而这些服务并不需要机构经营者自己来提供而是可以与一些专业化的公司建立合作关系。新型社区养老模式的先驱上海亲和源与美国专业经营老人社区的艾玛客公司、世界最大餐饮服务与综合后勤管理公司索迪斯、知名健身康体会所提供商香港美格菲以及本土曙光医院、上海老年大学等多家海内外知名品牌达成战略联盟关系,共同打造中国首个集居家养老与机构养老于一体的高端老年生活社区。在亲和源品牌的统领下,确保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养老服务行业联盟,通过专业化的分工,构建亲和源的服务体系,提升亲和源的服务品质。同时在这一点上,亲和源颠覆了传统的养老模式,体现了现代服务业的特点。

(二)、新型养老模式发展对策

1、政府做好掌舵人和服务者

政府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统筹规划,为养老产业化设计合理的布局。总体思路是对小型民办福利院采取撤销或转方式,组建区域养老中心,并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大型养老机构或在城市各处建立统一运营模式下的分支养老机构。

从宏观方面看,政府应根据中国人口老龄化现实情况,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出台针对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养老公寓长远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动中国养老事业的发展。

从微观方面看,政府可选择正在开发、适合建设养老设施的地段,在进行建设规划时将养老设施纳入规划中,要求开发商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开发建设,同时给予开发商土地价格及税收等各方面的优惠。进而可以大幅度降低养老产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了养老产业的利润率。养老设施建成后,可由政府组织招标,社会力量按照股份制、租赁制或承包制进行经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热情。需要说明的是,政府要扮演好掌舵人和服务者两种角色,既要规划养老产业的发展方向,又要提供良好的投资经营环境。

2、前期建设时需充分发挥市场特性,吸引投资。

养老产业虽然利润率较低,但是该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前途光明,仍然具有极大的投资潜力。本文以保险资金为例,对养老产业的投资潜力做初步挖掘。保险资金进行养老产业投资,是一种多赢的资本安排。

就养老社区投资的资金来源而言,保险资金的介入具有先决和持续的优势。保险资金的陆续积累和长期持有的特点,与养老社区逐渐开发、陆续交付和稳健回收形成一个对应的闭环,使保险公司可以低风险介入、长期稳健运营和持续平稳获利。结合房地产开发的养老社区建设,可以借助实体资产的持有,有效抵御通货膨胀的风险和分享资产增值化的收益。保险资金的运用及其效益,直接决定着被保险人的利益。低风险、长期持续平稳获利的投资方式,可以有效保证被保险人的利益,从而保证保险公司健康稳定的发展。

并且,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寿险基金的快速积累为寿险资金介入养老产业提供了可能。近年来,我国保险企业积累了大量资金,2011 年全年保费收入达到14339.2 亿元,其中人身险为9721.4 亿元,增量资金充足。近几年,由于资本市场的持续低迷,寿险资金实际有效的投资渠道减少,投资收益偏低,存在大量的寿险资金闲置, 这就使得保险公司不得不寻求新的投资渠道。寿险资金约占保险资金70%,其中20年以上的长期资金约占48%,5~20 年的中期资金约占25%,寿险资金的规模性、长期性和负债性的特点,要求寿险资金在投资管理中应当选取长期性的投资项目。

而养老社区投资的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强,正好可以满足寿险投资的需求。因此,将寿险资金投资在养老产业上,不仅可以为寿险资金开辟新的投资渠道,有效提高寿险资金整体投资组合回报率,还可以解决养老产业的长期规划难以实现的问题,解决社区养老中的资金不足。

3、与其他产业紧密链接,形成银发经济为中心的产业链条

当前,市场主体对养老产业的开发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进行养老公寓的出租和出卖,盈利方式单一,难以带动关联产业发展。养老产业可以通过为老年消费群体提供方便服务和高品质的产品,链条化盈利方式,获得持续不断的收益。要实现这个目标,养老产业及其关联产业不仅要给老年消费群体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切实维护好老年群体消费者的利益,还要对老年群体进行消费指导。同时,要发展养老产业不能只靠一个项目或一个环节盈利,而是通过资源整合,利用相对价格凝聚人气,并创造另外一个市场和利润区,让利润在不同服务之间转移,形成交叉互补的价值链。

五、总结

我国养老形势日益严峻,而现有的养老模式具有单一性,他们与生俱来的缺陷决定了其不能被产业化推广。这同时凸显了银发经济的商机 。本文提出了新型的社区养老模式,分析了其进行产业化推广的可行性。指出其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养老问题,而且具有极大的投资潜力。

正如前文的分析,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形势日益严峻,而我国尚没有形成成熟的养老体系,养老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正如所有处于幼稚期的行业一样,该产业必然会面临诸多例如市场开拓等问题,但是,显而易见的是,银发经济有着广阔的市场,只有抢先进入该市场,提前布局,才能把握住机遇。(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王波.居家养老问题与模式创新以上海亲和源老年公寓为例[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2页

[2]吴谅谅,钟李卿.老了,去哪里养老中国社会保障[J].2010(1)

[3]鲁小慧,关于我国养老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猜你喜欢

养老模式新型机构
温州“老人公寓”养老模式的经验特征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我国互助养老的实践现状及其反思
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局何解
引导城市消费对接旅游消费的异地养老模式探索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
新型防冰雹车衣设计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