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家庭结构变化对家庭养老产生的风险

2013-04-29李懿

青年文学家 2013年8期
关键词:家庭结构家庭功能核心家庭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发展推进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城乡家庭机构发生了转变,从大家庭结构逐渐转变为核心化的小家庭结构。这一转变直接导致了家庭功能的变化,家庭的许多传统功能比如生产功能、生育功能、养老功能、教育功能等或弱化或强化,并出现了新的特点。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家庭养老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风险,本文对这些风险进行了概括论述,提出了家庭养老的新挑战。

关键词:家庭结构;核心家庭;家庭功能;养老风险

作者简介:李懿,女(1987.10.27-),籍贯四川自贡,就读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经济所人口学专业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向。

[中图分类号]:TS97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8--02

二十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实施较为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明显加快,现阶段已进入到高速城市化的起飞线上,中国城乡社会的家庭结构和家庭婚姻制度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核心家庭为主的多样化的小家庭模式已经取代了传统的大家庭模式;以子女,特别是独生子女为中心的小家庭制度让位于以父辈为权威的大家庭制度;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与家庭制度的演变促使养老问题更加严峻。据悉,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将突破2亿,到2050年老龄人口达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显,养老问题日趋严峻。

一、我国家庭结构的变化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思想观念的改变,我国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不同类型家庭成员的生存条件和关系方式亦产生了相应的变化。近30年来,家庭规模的小型化是我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与此同时,家庭结构还呈现出以核心化家庭为主,小家庭式样愈益多样化的趋势。核心家庭已成为现代都市和工业社会最主要的家庭模式。

2002年,我国城乡家庭户人均规模是3.39人,与1990年的户均规模3.97人相比,下降了0.58人;与1973年的户均规模4.81人,户人均规模下降了1.42人。户均人口规模愈益接近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户均3人左右的水平,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仍然持续。核心家庭确已成为主流家庭模式,同时1人户和2人户在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增长势头,1人户、2人户和3人户的比例从乡村到镇到城市呈逐步升高的态势,城市化水平与小家庭以及多样化趋势之间的某种关联。据2002年的统计数字,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非核心化的小家庭占有更大的比重,1人户和2人户相加分别为35.91%和35.98%;北京市一代户所占比重为30.93%,上海市为35.18%。一代户和1人户、2人户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说明,除核心家庭外,其他非核心化的小家庭式样,如空巢家庭、丁克家庭、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等,正在构成我国城镇家庭结构的重要内容1。

二、家庭结构变化导致家庭功能变化

家庭对于社会和个人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一般认为家庭有以下五种基本功能:生产功能、消费功能、人口再生产功能、养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的功能、满足家庭成员生理和心理需要的功能。

1.生产功能

生产功能作为家庭的核心功能之一,体现在家庭的物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随着社会化的大工业生产出现后,工厂企业成为现代社会生产的基本单位,大部分家庭手工业生产转移到社会化的工业生产之中,家庭只保留着部分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为生活消费服务的家庭生产。在城市中,家庭的物质生产功能基本已经消失殆尽;但在农村,家庭仍然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单位,很难说农村家庭的生产功能减少了。

2.生育功能

在中国,多生育子女、兴旺人丁、增加劳动力一直是传统家庭的基本职责;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现代家庭控制生育数量,使多数家庭的生育意愿下降,把生育孩子看作是对社会尽义务,更是一种感情追求、爱情果实和调节夫妻关系的纽带。当前家庭对于幸福的理解体现在生育后代不再追求数量而追求质量,不再计较性别而在意孩子为其所带来的愉悦。事实上,生育一个孩子的趋势不能说明生育功能的减少,现代家庭的优生优育便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3.教育功能

西方普遍学者认为,随着进入现代工业社会,社会化大生产所需要的文化技术知识越来越复杂,层次也越来越高,教育的功能绝大部分转移到了学校,随着教育的社会化和现代教育手段的提高,家庭教育功能存在缩小的趋势。但在中国,现代家庭仍然承担着对子女进行道德教育和生活知识传授的功能,仍然是孩子教育的资源提供者。孩子脱离家庭不能很好地完成基本学业的教育;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家庭明显出现了新的教育形式,请家教、兴趣爱好的培养、辅导和监督小孩完成作业等。

4.赡养功能

当前随着西方社会养老保障设施的完善,家庭赡养功能明显减少;但与西方国家比较起来,家庭赡养功能在中国家庭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近现代中国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迁,家庭小型化、核心化,功能趋于简单化、专一化是中国家庭功能演变的主流特征,成为中国的社会特色,家庭赡养功能正在逐渐弱化,对于社会化养老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但中国经济发展仍处第三世界,区域之间不平衡现象仍然存在,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养老的责任主体仍是家庭。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如何在今后充分发挥家庭对于老年人口的赡养功能,使老人老有所养,仍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5.情感心理功能

家庭是慰藉、安适、爱和友情的来源,并对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的发展,社会阶层发生变化,社会权力结构发生演变,传统社会关系进一步解体,社会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增加,人们心理上的负担也越来越重,家庭的情感慰藉功能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家庭的性功能同样有强化的趋势,感情和性爱成为家庭的主要情感功能,人们更加重视性生活满意度和感情交流满意度的提高。

三、家庭结构变化导致的养老风险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2指出,根据预测,2013年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大关,达到2.02亿;老年人口数量到2053年将达到峰值4.87亿,比2010年增长7倍,占总人口的34.8%。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还面临着结构性压力——慢性病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口的规模继续上升,今年均会突破1亿人。中国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养老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其中,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和失独家庭养老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1.独生子女家庭经济保障风险

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老生活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经济保障能力,经济收入能力是家庭养老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大部分人在教育年龄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造成教育的断层和缺失,部分人在中年阶段由于企业改革等种种政策原因导致“4050”现象,这部分独生子女父母实际经济收入相对较低,晚年养老生活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3。

当前,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支出与过去相比,家庭养老的支出项目不断增多,支出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在家庭代际之间的资源分配中,家庭收入仍然会向子女一代倾斜,父辈一般在资源占用上都会对子女发展做出让步

2.生活照料风险

据全国老龄办数据统计,我国现在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空巢家庭比例的持续升高,与现代社会各种竞争高度激烈有着密切联系,独生子女可能因求学、工作等原因与父母分开居住外,造成独生子女家庭空巢化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贺乐民等对武汉社区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调查,52.7%的空巢老人是因为与子女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差异;36.4%的空巢老人是因为自己希望独立生活,保持相对自由;25.5%的空巢老人是因为住房条件紧张等约束而与子女分开居住;18.2%的老人空巢是因为子女在外地求学或工作需要在异地就业就职;9.1%的空巢老人是因为子女异地婚嫁;7.3%的老人空巢是因为子女具备所需物资条件,但赡养老人观念淡薄所致4。家庭空巢化现象就导致了老年人的生活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照顾,子女偶尔的探望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年人的生活问题,这种矛盾在老年人进入高龄化阶段更加明显突出,面临的生活照料风险也就更大

3.精神慰藉风险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老年人在基础性的生存和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将会进一步产生尊重和爱、自我实现等更高层次的需要。当前,我国基本上保证了老年人的生存与安全需要,但更高层次的尊重与爱、自我实现等精神层面的需要未能得到充分满足。如果精神层面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由于传统社会家庭结构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受到强烈冲击,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子女成人之后逐渐建立以自己为中心的小家庭,并形成新的社会关系网,在成家立业经济独立后选择与父母分开居住,代际分离倾向日益明显并形成社会现象。代际居住的分离,子女见面次数减少,相处时间大量减少,交流话题减少,不利于代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无法保证对老人精神慰藉的有效性和稳定性,从而无法满足老年人的精神和情感需要。

参考文献:

1、唐灿.中国城乡社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J].浙江学刊,2005(02):201-208.

2、吴玉韶.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M].2013年2月第1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王树新,赵智伟.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方式的选择与支持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7,(4).

4、关于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与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报告——以武汉市社区为例,http://www.yjbys.com/bbs/309030.html

5、郭志剛、果丽珠.北京市近年家庭户变动趋势[J].《中国人口科学》,1997.

6、查瑞传、曾毅、郭志刚主编.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下)[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138-143.

7、中国老龄科研中心.中国老年供养体系调查资料汇编.华龄出版社,1994:86.

8、姚远.传统型家庭养老面临危机.视点,1996(11):10.

猜你喜欢

家庭结构家庭功能核心家庭
古人并非多子多福
安冈章太郎文学探源
家庭结构对青少年良心发展的影响
鸦片战争后闽南社会家庭结构异化
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家庭功能相关分析
学前儿童社会化不足的家庭环境影响因素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当代法国社会变迁对家庭模式及功能的影响
从家庭结构看焦仲卿刘兰芝爱情悲剧的成因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家庭功能实现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