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人的幸福观探究
2013-04-29李慧萍
摘 要:人的幸福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人们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同的。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对人的幸福观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因此,化消极影响为积极影响就显得特别重要。
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幸福观;问题
作者简介:李慧萍,(1986.10-),女,陕西延安人,现是延安市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人学与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6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8--02
一、社会转型的含义
“transformation”表达转型意在强调事物变形、变性这一含义。转型,本质上就是变革。社会转型是指社会结构的整体变迁,如经济、政治和文化结构等。社会转型最初起源于社会学概念,是指社会状态的转变和更替。导致社会转型的原因可能是经济基础的变化进而导致整个社会机构的一种转变,如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俄国的沙皇改革就是属于这种转变。我国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一直到1978年这段时期的社会的转型就属于此类。就我国而言,1978年前,我们可以称之为转型前,1978年后到现在,可以将其称之为转型期。
二、幸福观的涵义及类型
幸福观是指人们对幸福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幸福观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并且可以对这个整体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划分,当然,标准不同,划分的结果或者说具体的幸福观类型也就不同。我将幸福观划分为以下四种基本类型:(1)节制型与欲望型的幸福观。把幸福观分为节制型和欲望型两种类型,是从是否对感性欲望加以限制的标准来划分的。(2)奋斗型与享乐型的幸福观。把幸福观分为奋斗型与享乐型的幸福观,是从获得幸福途径的角度来划分的。(3)悲观型与乐观型的幸福观。把幸福观分为悲观型或悲观主义的幸福观与乐观型或乐观主义的幸福观,是从人生是否存在幸福的角度来划分的。(4)完善型幸福观与单面型的幸福观。把幸福观分为完善型与单面型的幸福观,是从“至善”为的角度来界定的。
三、幸福观的影响因素
1、人的需要和欲望
物质需要是人获得幸福的第一步,仅仅以物质需要的满足还是不够的,还必须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丰富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为人的幸福的实现提供动力源泉。
2、人拥有的财富
在现实生活中,财富是人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如果人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取得大量的财富,并将这些财富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消费,不断地充实和完善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不断提升其生存的质量,这是其享受的应有之义,相应地这些人的幸福指数会相对提高。
3、人的身心健康
人的身心健康是与人的幸福有着紧密关系的。人的身心健康是人的幸福的重要源泉,是实现幸福的首要前提。因为人的身心健康对人一生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决定人们能做了什么。
4、人所处的环境
人既是幸福的享有者,也是幸福的创造者。当然,人创造幸福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这个环境既包括人所处的自然环境,还包括人所处的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等。
5、人的价值观念
马克思还指出:“人的价值就是指人通过劳动创造活动从而产生对社会和他人需要的满足程度。并且人就是通过这种过程实现着自己的幸福,体验着劳动创造带来的幸福,否则,幸福则无从谈起。”
四、社会转型对人的幸福观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中国全方位的变革,是中国深刻的社会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对社会的经济、政治等层面产生影响,而且还对社会的人们的价值观念、情感心态等文化层面产生重要的影响。而幸福观念的变革就是这一影响与变革中的重要内容。从一个方面来说,社会转型对人们的幸福观产生积极影响。因为社会转型为人们幸福的实现创造了物质基础和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利于整体幸福的实现。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转型中存在的重重问题,对人们的幸福观产出消极影响,最终导致幸福指数的下降。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对人的幸福观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改变了人们的生存状况和思想观念,为社会公众的整体幸福观念的提高提供了体制保障。众所周知,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体制决定了与此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即僵化的死板的价值观。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幸福观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形式,这种幸福观是极其片面的和极端的。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促进了中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肯定和允许个体的合法利益,为每一个人自由发展创造了体制保障,从而促进了社会个体幸福观念的发展,增进了社会整体幸福观念的实现。
其次,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提高了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为社会公众的整体幸福观念的改变提供了物质保障。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人们的物质生活得不到保障,基本生活都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状态,人们的幸福层次比较低,需求也比较低,所拥有的幸福观念也是一种低级的幸福观念,即满足基本生活的一种物质需要,精神文化的需要的满足似乎对一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奢侈品。人们渴望吃饱穿暖或者能吃好穿好就会感觉很幸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全力开展经济建设,人们的收入极大地提高了,上了一个新台阶,让中国民众感到特别幸福,所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经济发展为人们幸福观念的提高提供了物质保障。
再次,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改变了整个社会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为社会公众的整体幸福观念的提高提供了文化保障。改革开放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还有幸福观念都被扭曲,整个社会的文化水平处于一种低水平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注重科技教育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人民受教育的程度大大提高,人们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知识水平极大地提高,从而幸福指数也不断提升。
我们不能否认,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给人们的幸福观念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由于转型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冲突,旧的、传统的、保守的观念还未完全破除,新的、现代的、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新观念还没有真正建立,也给人们的幸福观念带来了消极影响。社会转型使人们的情感產生了双重感受。一方面是它既满足了人们对于个性独立与自由的追求,在追求的过程中人们也必然能够感受到个体受到尊重、个体价值得以实现的满足感。
五、克服社会转型对幸福观的负面影响,重构科学的幸福观
1、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为指导,为推进人民幸福奠定理论基础
马克思幸福观的具有重大的当代价值。马克思幸福观为我们追求积极合理的幸福观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马克思的幸福观是科学的,是美好的,是令我们每一个个体神往的。因为它是一种全面的幸福观,这种幸福观不仅涉及个体幸福,还涉及整体幸福,不仅涉及现实社会,还涉及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并提出了很高的幸福要求。
2、必须继续发展经济,为推进人民幸福奠定物质基础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样,人的发展也离不开一定的物质需要。物质需要是人存在的基础,更是人实现幸福的必要条件。人只有物质需要满足了,其他的需要,例如婚姻、交往、环境、安全、健康、心态、亲情还有自我实现等才能很好的维持和得到保证。并且这些因素才能对人的幸福观起到更大的作用,所以,不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幸福就无从谈起。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低。相对应的是发展中国家的幸福平均水平不可能比发达国家的幸福平均水平高。
3、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推进人民幸福奠定文化基础
精神文明建设环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对人的思想观念和幸福思想产生重要的影响,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提供了文化条件。
4、必须搞好民主法治建设,为推进人民幸福奠定制度基础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并且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社会应该就是民主与法制的社会,民主法制就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民主法治就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也是人的幸福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这种重要的保证主要是指制度保证。如果我们的社会既不民主,也无法治,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的混乱,人们感受不到公平正义,人们的安全将会受到威胁,随之人们的安全感将会消失,幸福观自然会发生变化,幸福感将必然严重下降。
5、必须注重改善民生,为推进人民幸福奠定生活基础。
目前我国民生问题主要表现包括人的就业问题、人的住房问题、人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人的教育问题、人的交通、食品、饮水等安全问题,文化产品供应问题。都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些利益和矛盾处理不好,就会使社会的弱势群体感到心里失衡,感到极其不公平,影响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影响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民生幸福的实现。因此,我国必须加大民生幸福建设,缩小社会收入差距,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幸福观创造良好的公平条件。
参考文献:
1、魏昕.转型期幸福观问题浅析[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报,2006(12).
2、魏昕.当前幸福观多元化的成因与思考[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8).
3、刘伯雅.浅议和谐社会的幸福观[J].社会科学家,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