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并非多子多福
2018-03-01葛剑雄
读者 2018年6期
葛剑雄
长期以来,不少人有这样的误解:在实行计划生育以前,中国的家庭普遍多子女,古代人更是相信“多子多福”,儿孙满堂。实际上并非如此。从公元初到20世纪初期,中国每户平均人口数都在五口上下,如果以核心家庭(一对夫妻加上他们未成年的子女)计算,平均都不足五口。儿孙满堂的家庭只是极少数,对大多数人来讲,“多子多福”只是梦想。
那么,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
一是受小说、戏剧的影响。它们说的大多是帝王将相、富商巨贾、名人豪客的故事,这些家庭本来就可能有比一般家庭更多的子女,再经夸大,就变成了六爷、七郎、八姐、十三妹了。
二是将核心家庭和复合家庭混淆。很多“大家庭”并不是一个核心家庭,而是由好几个核心家庭组成的,看起来人丁兴旺,但其实每个核心家庭的人口并不多。如《红楼梦》中的荣、宁二府,要是分为一个个核心家庭的话,好几家都符合计划生育的标准。
三是上了“大排行”的當。旧时大家庭常用大排行,即将同一个祖父的兄弟按长幼排序。所以唐诗中“元十八”“李二十”都有,但他的这二十位兄弟绝对不可能是同一父母生的。要是贾氏家族将贾宝玉一辈的来个大排行,出现个“贾二十”大概也不是问题。
四是将特殊当成一般。史书上的确记载过一些儿孙多得惊人的例子,皇帝有二三十个儿子并不奇怪,明朝一位郡王成年的儿子就有一百多个。这些人的后妃妻妾也同样多得惊人,但他们在总人口中只占极少部分,毫无代表性。
(杨子江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看得见的沧桑》一书,王 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