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什么是“君子之风”

2013-04-29刘爱丽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3年7期
关键词:布施施舍

摘 要:鲁迅先生对蔡元培的“知遇之恩”没有显示“君子之风”倒是这位伟大作家的锐敏、睿智的思维所成。不能因为接受某人的布施,便对其人毕恭毕敬,看见其缺点也不想、不敢提出批评。

关键词:君子之风 报恩 施舍 忘恩负义 布施

2010年7月15日玉峰的《鲁迅与“命中贵人”蔡元培》{1}一文中认为,鲁迅与蔡元培的交往中,并没能显示“君子之风”,意思是说,鲁迅在和蔡元培的交往中不懂得“感恩”,没有做到一个“义”字,编者按中希望“以此文抛砖引玉,与研究鲁迅的学人商榷,以求更接近历史原貌”。读罢玉峰之文和编者按,我心潮汹涌,好似有骨鲠在喉。因之,不顾自己学识浅薄,也想把骨鲠吐出来,以期喉之清爽也。

我并不怀疑玉峰先生所引材料的真实性,但材料的真实性并不是结论真理性的同义语,恰恰相反,有时相同的相似的材料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这主要是因为立论者的价值取向,理论修养,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有着巨大的差异。在我看来,“命中贵人”蔡元培对鲁迅的知遇之恩是蔡的胸襟和眼光所致,而鲁迅对蔡的“知遇之恩”没有显示“君子之风”倒是这位伟大作家的锐敏、睿智的思维所成。要知道,我们讨论的对象是两位卓越超群的人物,在涉及到他们二人的关系时,我们不能用常人的标尺来衡量,特别是不能用庸俗、庸碌的道德观念来衡量,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便是找错了讨论的对象。

关于蔡元培与鲁迅的关系,涉及到“布施”和“报恩”的道德问题。关于“布施”鲁迅在《过客》中有过反映:“过客”向老翁讨水喝。“过客”接过小女孩的水杯,两口喝完后,说:“多谢,姑娘。这真是少有的好意。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感激!”“老翁回答:‘不要这么感激。这于你是没有好处的。”对此,“过客”是认可的,他回答:“是的,这于我没有好处。”{2}“过客”的脚因为长途跋涉,走破了,流血不止,小女孩递给他一块布,“过客”先是接受了小女孩的“布施”,但他接着又拒绝了,理由是“况且这太多的好意,我没法感激”。这次他又认同了“感激”于己没有好处的说法。他对此的议论是“我怕我会这样:倘使我得到了谁的布施,我就像兀鹰看见死尸一样,在四处徘徊,祝愿她的灭亡,给我亲眼看见,或者咒诅她以外的一切全都灭亡,连我自己,因为我就应该得到咒诅。但是我还没有这样的力量;即使有这样力量,我也不愿意她有这样的境遇,因为她们大概总不愿意有这样的境遇。我想,这最稳当。”在《求乞者》中,鲁迅对“布施”更有着精彩的描写,对装腔作势的“求布”(乞),对装哑的“求布”(乞),他都表示了厌恶。他在这篇文章中的结论是:“我将得不到布施,得不到布施心;我将得到自居于布施之上者的烦腻,疑心,憎恶。”“我将用无所为和沉默求乞……我至少将得到虚无。”在这些篇什中,标明了作者对布施和报恩的态度。人生活在世界上,特别是像鲁迅这样的正直、耿介之士,在社会上的处境是相当艰难的,有识之士对他进行帮助(布施)是解决生计问题的方法之一。但鲁迅接受布施是有底线(原则)的,这个底线便是在不失尊严的前提下,可以接受布施,不能接受“嗟来之食”。接下来,便是对施布者保留批评的权利,不能因为接受某人的布施,便对其人毕恭毕敬,看见其缺点也不想、不敢提出批评。这是鲁迅先生对“布施”的底线和原则,玉峰先生在文中所列的鲁迅对蔡元培的多次“布施”(帮助)而无有所谓的“君子之风”,便是鲁迅的崇高人格的表现。只有那些卑鄙小人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人恩将仇报,或者加以攻击、诬陷才是鲁迅所不齿的。对这种小人,鲁迅多次表示不屑,并在《故事新编·奔月》中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讥讽。对于鲁迅的无有“君子之风”蔡元培先生是理解和赞同的,在鲁迅去世之后蔡元培对鲁迅给予很高的评价,并为《鲁迅全集》做序,这说明蔡、鲁都是当代伟人,不是一般人所有比拟的。他们的交往是君子之交,他们的友谊是“诤友”。

不仅蔡、鲁之交是如此,鲁迅和其他人的交往也是遵循这一原则的。鲁迅的挚友许寿裳,一生对鲁迅的帮助(布施)其实不亚于蔡元培,但鲁迅对许寿裳并没有感激涕零,言听计从,而是表现出一种超“君子之风”的崇高人际关系的境界。1918年,许寿裳夫人去世,鲁迅去信写道:“夫人逝世,孺子良为可念,今既及令亲到赣,复有教师,当可稍轻顾虑。人有恒言:‘妇人弱也,而为母则强。仆为一转曰:‘孺子弱也,而失母则强。此意久不语人,知君能解此意,故敢言之矣。”(鲁迅致许寿裳信)在这里鲁迅激励许子失母之后要更加发奋图强,或许把坏事变成好事。在世俗看来,鲁迅不近人情,但从“立人”的角度看来,这恰恰是“立人”之道。还可以举出鲁迅和林语堂的关系来说明鲁迅的无“君子之风”。1925年的学潮运动,鲁迅和林语堂并肩战斗,林语堂曾与学生一起走上街头,拿竹竿和砖石与军警搏斗,头上曾被军警击伤,对此,鲁迅致信林语堂表示赞赏,并引以为同志。1926年的“三·一八”惨案,两人都热烈坚决支持学生运动,林语堂写了《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鲁迅则写名篇《记念刘和珍君》,两文如珠联璧合,呼应闪耀,標明两人的志同与道合。林语堂对鲁迅之恩莫过于林语堂邀鲁迅至厦门大学。此时鲁迅在北京可谓是“楚歌四面”内外交困,加之和许广平爱情的迅猛发展,鲁迅离开北京是当务之急,恰恰是林语堂伸出援助之手,林语堂说:“我请鲁迅至厦门大学,遭同事摆布追逐,至三易其厨,吾尝见鲁迅开罐头在大酒炉上以火腿煮水度日,是吾失地生之谊,而鲁迅对我绝无怨言是鲁迅之知我。”(林语堂:《鲁迅之死》)众所周知,鲁迅并没有林语堂对之有恩而放弃对林语堂的批评。林语堂渐渐走入“象牙之塔”,对“中庸之道”热衷欣赏,在做文时以性灵闲适来对待“豺狼之道”,他用“幽默”“闲适”来解脱性灵。对林语堂的脱离艰苦斗争的倾向,鲁迅认为那是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使“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分别见鲁迅《南腔北调集·论语一年》《南腔北调集·帮闲法发隐》)。关于鲁迅和“四条汉子”的关系,实质上是鲁迅和周扬的关系。周扬作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委”书记,在确立鲁迅为“左翼”文坊领袖方面是建有功勋的。从某一个侧面来说,周扬是有恩于鲁迅的但在和周扬共事的过程中,鲁迅送给周扬不少带有贬义的绰号:“奴隶总管”“工头”“文坛皇帝”等,对周扬的“左”倾思潮与专制作风进行了坚决批判。我们由鲁迅想起了苏联的高尔基。1928年,斯大林掀起了欢迎高尔基回国运动。他回国之后,斯大林为高尔基选了一座高级花园式的洋楼,还为他在克里姆林宫与莫斯科郊外建了两幢豪华别墅,给他配备了专车,选派了保卫和仆人。但是高尔基对斯大林的政策失误与残酷清洗却进行了毫不保留的批评,并拒绝了为斯大林写传的任务。他写了几本笔记,记录了他对斯大林执政时期的失误与他的看法。在高尔基去世后,内务部官员从他的遗物中找到几本珍藏的日记,亚果达(苏联契卡负责人)气得破口大骂道:“狼毕竟是狼,喂得再好也总想往森林里跑!”{3}两位伟大的作家,他们的精神世界是一致的。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俗语是自然经济条件下农民文化的产物,道出了人与人朴素的伦理关系和道德标准。但是,这个伦理关系和道德标准却不能无限地扩大其内涵和外延,特别是不能适用于政治领域。这不是一种哲学思想。在我看来,这个道德标准和伦理关系在市民阶层中的一般交往中可以适用,但它一经扩大便会漏洞百出和悲剧丛生。对人“布施”和“赐恩”的情况相当复杂,其中有助人的精神和品质,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义心肠,但更多的是一种“赐与”的阶级(阶层)关系。众所周知,在阶级社会里,最有资本和权势进行“布施”(施舍)的是有产者。《水浒传》中的宋江为人“仗义疏财”,“周人之急,扶人之困”。宋江的钱财从何而来,结论是宋江是大地生,加之本人的工薪所得。《水浒传》中的众英雄倒是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宋江执意要进行“招安”时,就连革命性最强的李逵为报“恩”也同宋江一起喝皇帝赐的毒酒,一同死去。在我国短篇古典小说《聊斋志异》中有又不少篇什是“报遇知恩”而造成人生悲剧的。

作为一个通晓历史和哲学的学者、作家,鲁迅对“报恩”的认识是通达,超人一筹的。作为一般的市民阶层的交往,报恩可以看作是一种美德,但“报恩”和“施舍”连在一起的时候问题就极为复杂起来,特别是“报恩”和“社会、历史”联系在一起的时候,问题更为错综纠结。众所周知,20世纪的二战,有三个人物可以说是功在世界,泽被后世。他们是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但二战结束,英国议会选举时,丘吉尔落选了,当时丘吉尔说了一句颇含哲理的话:“英国民族是一个忘恩负义的民族,而这个民族又是一个成熟的民族。”一个政治领袖的成功,当作对群众的“施予”,而当这个领袖头脑发胀做出不良行为时,群众都为 “报恩”而默默忍受,这才是最大的社会悲剧和道德迷失。当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和英国首相丘吉尔说的“忘恩负义的民族是成熟的民族”中的“忘恩负义”在内涵上有极大的不同,在使用时我们应该加以区分。

玉峰先生在文中所举的例证恰恰证明鲁迅为人处事的原则和底线,而不能得出鲁迅无有“君子之风”的结论。玉峰先生对鲁迅的资料的梳理有一定的功夫,但玉峰先生的认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鉴于鲁迅先生对“布施”和“报恩”的态度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现象,希望能一起讨论以提高我们的鲁迅研究水平。

参考文献:

[1] 文学报[N].2010-7-15.

[2] 鲁迅全集·过客[M].作家出版社,2006.

[3] [俄]亚历山大,奥尔洛夫.精神谋杀与高尔基之死[J].各界,2003(3).

作 者:刘爱丽,河南商丘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布施施舍
Good Help Is Not Charity but Respect 用尊重代替施舍
没有疑悔
能够施与,是一种光荣
嗟来之食
阅读理解精练精析
苏轼布施观研究
德善
顾恺之募捐
老挝,钵盂里的尊贵与虔诚
四句话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