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名窥人
2013-04-29沈嵩妮
摘 要:在鲁迅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中,人物与名字紧密相连。人名超脱了一般意义上的指称作用。名字或辅助阐释人物性格,或暗示人物命运,或揭示人物生存状态,不一而足。同时,名字在人物形象的确立上也是功不可没的。
关键字:鲁迅 小说 知识分子 名字 内涵
知识分子形象是鲁迅小说中很有研讨价值的部分,本文試图通过对知识分子名字的分析,探究名与人之间的联系,阐明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推演出更为丰满立体的人物形象。
在《孤独者》一文中,“魏连殳”是一个很有些古风的名字。在造字之初,“殳”的字形“象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击乐器”;而许慎的《说文解字》载:“殳以积竹,八觚,长丈二尺,建于兵车,车旅贲以先驱”;《康熙字典》亦云:“殳,殊也。长一丈二尺,无刃,有所撞挃于军上。”在此我们可以发现,“殳”虽有兵器之形,却并无兵器之实。《诗·卫风·伯兮》中“伯也执殳,为王前驱”一句又暗示出“殳”与“先驱”之间存在的某种意义上的关联性。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便可以从“魏连殳”这个名字中窥见一个手执无刃兵器、一马当先的孤独者形象。而在小说里,他确乎是个防备甚严的人,对谁都不亲近,唯一的亲人其实也并非血亲。如鲁迅笔下很多人物一样,魏连殳也是个没有根基的飘摇者。这个飘摇者因为对人世的不信任而时刻不忘戒备,他戒备的不仅是人,还有那时刻准备侵占他肉身的非人时代的思想。然而他所用来护身的兵器并不足以伤人,拼死奋战的他最后却仍是以一种奇妙的方式妥协,成了这个社会的手下败将。
在小说中的旁人眼里,他实是个并不会做人的人。他不信任他人,却又不能绝了自己的希冀,便把那份信任交给了在他眼里保持了纯洁的小孩。在魏连殳的观念中,小孩还尚未受到社会污染,他们还保留了一颗所谓的“赤子之心”。然而这不过是他的美好期望,是他在走投无路之下开掘出的一条求得心理平衡的道路。那些孩子以与成人无本质差别的言行给了他致命的打击。
如他名字中的那个与“输”同音的“殳”所暗示的那样——“连输”。他先前对这个社会的显而易见的抗争以他的潦倒落魄来显示失败;而他后续的飞黄腾达却是以他对内心的违背以及对社会的屈服来昭示胜利。
作为新时期的知识分子,魏连殳无疑是一个在沉默中消逝的孤独的奋斗者,他自始至终都未能喊出属于自己的声音。而同样遭受社会围困的子君、涓生,不单是他们的爱情在沉默中随风而逝,子君更是在沉默中走到了人生尽头。
子君与涓生,如他们爱情的悲剧一样,他们的名字便很有些哀婉的意味。而“子君”这个名字又被赋予了一定的男性意味,“子”与“君”两字都是与男性相关联的,但鲁迅却把它给了这个新时代的新新女性,这正是与她的反抗精神相呼应。子君无疑是时代的反抗者,但同时她也是那个非人时代的牺牲者。她为爱情出走,但爱情却并不能以同等的价值回馈于她,作者赋予她男性的名字,却并没有为她找寻到一个完满的结局。因为“在目下的社会里,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①,而子君呢,她唯一的财产便是与涓生的爱情,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子君“或者也实在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②。
“子君”两字倒过来便是“君子”,子君确乎是有些君子风范的。她大胆地喊出“我是我自己的,你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③。然而同时子君又是一个不够彻底或者说毫无自觉的君子,她因着涓生的爱而离家出走,却又在涓生的“坦白”下回到了她原先奋不顾身逃离的囚笼。从始至终,子君都只做成了爱情的君子。她沉默地接受涓生的背弃,静静地面对一切,她甚至还想到要把最后的钱财留给涓生。
在这样一位君子式的女性的比照之下,涓生的卑怯与懦弱愈加明显,他的逃避最终导致子君死亡更为让人齿寒。
“涓”从水,“涓”也有“细小、微小”之意。而涓生,他是曾有过水样的柔情,他曾经对子君一往情深,但最后却出于自认为最佳的考量而将子君推离了自己的世界。从始至终他都是一个怯懦无力的书生。与其说是他鼓舞子君出走,莫如说是子君受他言词的激荡反过来鼓舞了他,是子君不计代价的出走才使他们能够在一起。而涓生,他空有一套完美无瑕的理论,对现实却无力掌控。当社会以各种形式对他进行围追堵截的时候,他投降了。他是有水样的柔情,但他的筋骨似乎也是水造就的,遇到阻遏选择改道而不是一往无前。
沉默是毁灭。而在《狂人日记》中叫喊起来企图唤醒庸众的狂人,却也并没有能够比魏连殳、子君获得一个圆满一点的结局。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提到与金心异的对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④
鲁迅始终处于矛盾状态中,却又不能彻底断绝自己的希望。矛盾的是他的内心,在现实环境中,他还是鼓足了勇气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⑤。那个不见容于社会的“狂人”便是他的代言人。“狂人”这名字应该是鲁迅先生站在那些所谓的正常人的立场上赋予主人公的称谓。在周围人眼中,狂人的行为无疑是不可理喻的,以至于他们需要除之而后快。
想象一下,他发现中国五千年的历史竟是一部吃人的历史,他看到周身围绕着的人们是与豺狼虎豹无异的吃人的动物,而他自己,也可能在无意识中吃了他妹妹的肉。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发现怎能不令他周围的人感到极端的恐惧。他们还未来得及思索他的话就急急地给他安上了一个“癫狂”的标签。不,他们根本不会思索,他们早已沉浸其中并将这样的历史内化到心里去。当这一切受到质疑时,他们实在是不能够保持一贯的镇静了。他们要维护自身的安全,便要将所有的不安全因素清除干净。他们需要的是经由他们认证的历史,一切有悖于这一历史的就必须被消灭。
所以,作为这一不堪入目的历史的发现者与宣扬者的主人公,便不得不成为了狂人。他的癫狂者形象是将他“定罪”的众人所裁定的,在深层意义上,他是一个痛苦的清醒者。在“举世皆浊”的社会里,狂人独异于众人的言行使他受到庸众的一致性围攻。
这样的围攻不仅发生在觉醒者身上,在沉沦者那里,社会似乎也并不能轻易放手。孔乙己不就被科举制禁锢了一辈子,至死都没能摆脱它的统治吗?
孔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姓,孔子一贯以圣人形象出现在世人眼前,而这个与他拥有同样姓氏的穷酸文人,让人在面对这姓氏的同时存了这样的疑惑:他与孔子究竟是什么关系?他是孔子的后人吗?作者似乎是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读者。他在文首这样写道:
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⑥
根据以上文句我们不难发现,“孔”家姓是作者将矛头直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的体现。而“描红纸”这一出处是很有些耐人寻味的。描红纸是当时小孩的习字帖,上面的字是一种凌乱的组合,并无特定含义。而即便是“张三”“李四”这样毫无内涵的名字都比这三个字来得“正当”,因其仍是包含了一定意义的。“孔乙己”三字却徒令人“半懂不懂”,这恰恰也是他不被人理解的人生状态的揭示。
孔乙己在活着时受尽了他人的冷遇,是他人闲暇时的笑料,他的人正与他的名字一样,与那个社会是那样的格格不入。他与身份不相符的长衫装扮,他满口的“之乎者也”,都显示出与那个社会的不合。但他又是个极想与他人谋和的人,他将自己的花生分给小孩子,他问“我”茴香豆的“茴”字的写法,他积极地与世人谋和,无奈世人回赠给他的只是冷漠的嘲讽。
不被理解从来就不是个别现象。这一点在《药》中再次得到了印证。小说的显性叙述与隐性叙述涉及“华”“夏”两户人家,他们所显示的是两种不同的人生选择。华家所执著的是个体生命的延续,而夏家的儿子夏瑜却试图以自己的生命给这个社会以震撼,唤醒如华老栓之类的在麻木中求生存的庸众。鲁迅将代表中国的“华夏”二字拆开分别赋予这两户呈对立形态的人家,昭示出的是庸众与先驱者对立的现状。
小说中,无论是被拯救的华家还是施救的夏家,都是悲剧收场,这便暗示了我们整个民族的悲剧。先驱者脱离民众不能被民众理解,而广大民众却站在先驱者的对立面并不自觉地充当了反动势力的帮凶。原本应该凝结在一起的两股力量在“对冲”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庸众与先驱者之间并没有因为先驱者的付出而产生一种感化效应。对于庸众来说,麻木是他们深刻而难以撼动的生活常态。它扼杀的不仅是先驱者,对于庸众而言,这种被吞噬而不自知的生活状态却有更深一层的悲哀。同时,联系《药》的写作背景,我们又可以发现在“夏瑜”这一名字背后所暗含的对于革命同志秋瑾的祭奠。
“魏连殳”、“孔乙己”暗示生存困境,“子君”揭示个性特征,诸如此类。人名对人物形象的辅助阐释,丰富了鲁迅小说的意蕴层,使小说内涵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发展延伸。
①② 鲁迅:《坟·娜拉走后怎样》,《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147页,第145页。
③ 鲁迅:《彷徨·伤逝》,《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78页。
④⑤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74页,第275页。
⑥ 鲁迅:《呐喊·孔乙己》,《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293页。
作 者:沈嵩妮,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 辑:杜碧媛 E-mail:dubiyu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