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应从低年级抓起
2013-04-29胡梗芬
胡梗芬
摘 要: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重要部分,随着新课改思想的不断深入,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阅读教学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激发学生的思维,就低年级阅读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低年级;阅读教学;阅读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阅读的过程应该是感受快乐的过程,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儿童好奇心强、喜欢表演、乐于表现自己,针对这些特点,要想让学生自觉地、声情并茂地参与朗读,教师就要针对不同课文的内容和特点,创设出各种有趣的朗读情境,激发学生的朗读情感,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朗读中来。如,在教学《找春天》一课时,这是一篇文字非常优美的文章,是描写春天到了,周围景物的变化。教学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分小组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春天的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我就深情地说:同学们,从这些美丽的图片中,你找到了什么季节呢?冬天过去了,春姑娘悄悄地、轻轻地向我们走来,你们想去找它吗?这时,我就用多媒体出示动画的图片,用美丽的图片、可爱的动画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顿时凝神静看,这时,我趁机向学生提出要求:看了动画,想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录像结束,学生纷纷举手,各抒己见,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此时,教师已把学生带入了春天的情境,已激起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这时进行情感朗读已不是难事。再朗读时,学生都知道要用高兴的语气去读,出乎意料,个别学生还做起了动作。我想这时学生应该都体会到当中的情境,自然而然地就读出感情来了。
二、阅读教学中实施有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自主实践中学习
1.读与看、听相结合
低年级的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并且大部分插图就包含有绘声绘色的故事情节。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先看图,说说图上画的什么,然后图文对照讀课文。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主人,学生“倾听”也是课堂学习的重要习惯。因此在同学讲述的时候,提醒学生要认真倾听,这样有利于自身的表述,提高表达能力。
2.读与思、悟相结合
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把读书与思考、感悟紧密结合起来,就是要紧扣文本语言,通过联想,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课文的解读结合起来,以对课文的内容有所感触而领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读与说、演相结合
“读”是对信息的输入,“说”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而“演”更是对课文理解的再现。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表演能力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读与说、演结合起来,课堂活了,学生有了最深刻的体验,感悟语言文字不再枯燥,学习就成了学生的乐事。一切都在“演”中生成、体验,在“读”中感悟、升华。读书、说话、情感表演三结合也可以升华教学情感。
三、教给方法,促进学生朗读技巧的提高
当大部分学生对朗读产生了兴趣时,整个班级就会形成一种浓郁的朗读氛围,这时教师就趁势教给学生读书的“金钥匙”,变“我要读”为“我会读”。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传授方法时不能操之过急,起点要低,要逐步引导。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容易受周围各种因素的影响,越是想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越是会一字一顿地读或唱读。我们可借助学生这种模仿力强的优点,采用教师范读的方法,通过范读,把文中包含的深情朗读出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的范本,让他们在听的过程中,形成基本的朗读“模式”,提高其朗读能力,克服朗读中“一字一顿”“拖腔拖调”的现象。
四、阅读教学要与表扬鼓励相结合
低年级学生思想单纯,爱听好话,尤其喜欢老师和同学的表扬,哪怕是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足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当学生读得好时,我还会和学生一起鼓掌表扬。如,在教学《称赞》一课时,一位学生读小刺猬称赞小獾的话:“你真能干,小板凳做得一个比一个好!”时,我立刻评价说:“老师听到了你发自内心的称赞!你读得真有感情,大家都要向你学习。”学生听了老师的表扬后,信心更足了,读得更好了。所以,激励性的语言能让学生为以后的朗读打基础,更有信心地读好课文。
总之,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只要把听、说、读、写、思、演等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教给他们朗读的技巧,并适时给予鼓励,学生的阅读就会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就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郑国民.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的改革[J].学科教育,2003(04).
[2]王松华.低年级阅读教学之我见.希望月报:上半月,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