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促高效
2013-04-29熊利利
熊利利
摘 要:国家课程改革给教学带来一场彻底的变革,新课标倡导下的英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促进他们积极互动参与课堂教学。
关键词:活动;自主;合作;高效
为了探索新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 实施了英语“活动化”教学的研究。
“活动”(activity)的内涵可理解为:“活”即活化、激活(activation),“动”即行动(act)。活动化教学在处理教材时,要将教材内容按其交际原貌活化于课堂,形成不同层次、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从而使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掌握这个交际工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目的就是通过创设和营造真实有意义的英语文化环境和语言环境,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采用听、做、说、唱、玩、演的方式,以活动为核心组织教学,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英语,并能用英语进行交流。
“活动化”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学生的认知水平、教学条件(环境资源)等精心设计的以小组为单位的“学生活动方案”,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我校“活动化”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是:激发活动兴趣,实施活动过程,反馈活动效果,拓展活动时空。
一、激发活动兴趣——启动阶段
此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为下一环节的开展做好铺垫,定好基调。教师可以通过唱英文歌曲,或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创设情境,同学生用英文围绕相关话题进行交谈。努力将学生的“注意”“兴趣”“情感”“动机”等定向引导到“学习活动”的目标上去。同时,激活学生原有认知中相关的知识。
二、实施活动过程——活动阶段
这是“活动化”教学的主要环节,在第一环节的基础上,根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情分析等,精心设计好“学生活动方案”和“教师导学预案”。
1.“学生活动方案”
(1)可以设计成一个或几个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活动。在活动的设计上,科学设定内隐活动与外显活动。活动应该是为达到教学目的而設计的,应该是有结构的组织活动,而不是“为活动而活动”。活动的形式不能单纯追求那种外显的操作性活动,而忽视内隐的观念性活动。不论是外显的活动还是内隐的活动,衡量活动效果的唯一标准在于看学生是否能够积极参与。每个“活动”的基本流程是:自主学习(明确任务、独立学习)—合作探究(组内交流、达成共识)—展示成果(组外展示、汇报成果)—点评提升(质疑辩论、相互评价)。
(2)“学生活动方案”是供学生使用的,可以用单子、小黑板、投影、口头等多种渠道呈现给学生,可以在课前、课始、课中、课后呈现给学生。
2.“教师导学预案”
“教师导学预案”是教师为自己准备引导、指导、参与学生活动的方案。可以是资料的准备、激趣的手段、组织的形式、活动的方式、点拨的话语、过渡的语句、评价小组或个人的方法等。
三、反馈活动效果——检测阶段
在“实施活动过程”中学生基本达成了学习目标。在本环节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检测方案,全面、多角度地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反馈,查漏补缺。可以是检测,也可以是巩固练习等;可以是口头的,但我们以纸笔测试为主。
四、拓展活动时空——延伸阶段
课末,可以采取师评、生评、生生互评等方式。努力将本节课的活动、知识、体验等,向学科的纵深延伸,向学生内心延伸,向学生生活延伸,向学生未来延伸……可以让学生质疑,也可以让学生谈收获,谈自己的感受、体验,可以是教师概述,还可以是布置课外活动等。
使用好本模式的前提是,精心设计好“活动案”。关键和着力点是,教师课堂上要组织、引导好小组学习“活动”。
通过活动化教学的实验,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提高了语言实践能力,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且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学生在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和创造活动,从而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