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格的培养
2013-04-29曲云洁
曲云洁
摘 要:小学生是正在成长的一代,他们的人格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模仿性强、思维活跃、有强烈的上进心,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抓住有利契机,利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让他们吸取文本中人物的优秀品质,茁壮成长为思想进步、有理想的青少年。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學中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人格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交际的工具,而且也是思维的工具,更是做人的工具。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与文中的人或事同悲欢、同笑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一、在文本中吸取营养,引导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
我们小学语文教材,就是以古今中外的优秀儿童作品为载体,呈现给学生丰富的人格教育资源。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渗透人格教育,巧妙地把这些潜藏在文章中的人格教育资源挖掘出来,积极发现和努力发掘文本中人格的优美元素,使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人格的熏陶。如,《吃水不怕挖井人》,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司马光》,引导学生遇到问题要冷静沉着想办法;《黄山奇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这些小故事中懂得了很多人生大道理。小学语文教师要很好地抓住这个机会,促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二、在阅读中寻找心灵的港湾,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给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如,优美的诗歌、有趣的童话、壮烈的篇章,还有感人肺腑的故事、富有哲理的寓言,这些都是丰富的教育资源。它们以优美语言启迪学生的智慧,滋润学生的心灵,振奋学生的热情,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健全了他们的人格。如,《蛇与庄稼》体现的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咕咚》体现的实事求是的观点;《李时珍》《小马过河》等则告诉学生凡事都要亲自实践,实践出真知的道理。这些道理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海洋无穷无尽,为走好今后的人生,必须树立远大的理想。
三、在作文实践中历练感恩的品质,塑造小学生健康的品质
文如其人,它能综合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文所涉及人、事、景、物是真情实感的体现,也映射出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习作过程中,教师要激发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教育学生学会感恩,培养学生做社会有用之人。如,作文《 我爱你》,大多数学生都表达了对教师、同学或家人特殊感情,这样培养了学生爱老师、同学、家人的思想感情,激活了学生感恩的优秀品质。
四、语文教师身体力行,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所谓“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要为人师表,言行一致,用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行动去教育感染学生。就是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为人师表,让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体现人格的力量。
小学时代是学生的黄金时代,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将来能否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高尚人格的人,是否有爱心、责任心,是否会有坚强勇敢的意志,这个阶段是非常关键的。而语文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担负着至关重要的责任。
参考文献:
[1]王俊旭.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人格[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08).
[2]史存芝.谈小学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个性人格[J].教育教学论坛,2011(12).
[3]彭曼.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