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孩子写话的天窗
2013-04-29谢克菲
谢克菲
摘 要:语文教学中,学生的写作教学是语文学习的重难点,因此在教学时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写作对话能力。
关键词:写话能力;激发灵感;写作培养
我曾经在一学生的周记中看到这样一段话:“如果我当了国王,我一定要改革,一定不要让学生写作文。”这让我非常汗颜,且不论他讲的是否有道理,但不难看出,习作给这位学生带来了困扰。事后经过沟通,他告知我:“老师,我真的写不出来,没有那么多的内容可写。”其实,有这种情况的不止他一人,往往害怕写作文的人最大的障碍就是怕没内容可写,想不出什么内容可以为己所用。那么,如何让学生的作文有内容可写,克服畏惧心态,敢于表达,学会表达呢?我尝试了以下对策,略有成效。
一、亲近自然,培养兴趣
做任何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习作亦如此。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指导写作的技巧,并不能激发学生多大的写作兴趣。没有兴趣,就不会做生活的有心人。因此,教师要经常组织学生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生活,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从而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促进儿童智能的发展。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园地一中,让学生写写自己校园美丽的春景或别处美丽的春色。像写这样的文章,学生不乏优美的词句。但是为了写出的春景不千篇一律,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校园里走走、看看、闻闻,让他们真切地去亲近大自然,而不是将描写春天的文章拿来一套。如果是那样,学生每次写这样的文章就没有新意,没有自己的所听、所看、所感、所想。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园地六的习作中,要求学生写写田园风光、乡村趣事题材的文章,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学生太难了。于是,我又带领学生到郊外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参加田间劳动——挖马铃薯,体验劳动乐趣,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后,表达的内容清楚了,体会也更深刻了。
二、主张对话,激发灵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而作文是语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理所当然,作文也应在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关于对话与作文,教育家叶圣陶就曾经作过十分精辟的论述:“作文原是说话的延续,用来济说话之穷,有说话所及不到的就是作文;作文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对话可以发挥交往的广泛性和信息传递的启发性等优点,为作文创设情景,重现生活情景,唤醒生活表象,使作文与多姿多彩的生活再次融為一体。比如,在每周一的第四节课回顾一周时间里,我会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有的说自己双休日是如何度过的,有的说上周取得的好成绩及要改进的地方,有的说上周的大小时事新闻……这些材料可谓包罗万象。有的鲜为人知、有的深有同感、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欢欣鼓舞,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就这样被带到了课堂上。这些作文的好素材通过对话交流,为他们的写作资料库又平添了一些好素材。比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园地二中,要求学生写写自己的心里话。我就组织学生参加“真心话大冒险”的活动。交流过程中,我们不分彼此,敞开心扉,一吐为快,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说出真心话。交流过后形成文章,让他们寄给自己想要和对方说真心话的人。有了这样的对话基础,学生写起来就不会咬着笔杆,唉声叹气,无话可写了。
三、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所谓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教学情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自参加“浙江省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内容开发与设计”研讨会回来,我常常在想:为什么那些老师能把习作课上得如此有声有色?为什么那些学生能写得如此得心应手?我想这与老师为学生创设了写作情境有关,正是如此,学生写作就有了素材。反思平常的习作课,能这样匠心独具地去创设情境,这样用心的次数为数不多,实在惭愧。既然认识到了问题,我也学习这些老师,像他们一样为孩子创设情境,提供写作的素材。比如,我给他们上了一节《新体验作文》,我先向学生详细地介绍了“巨脚猥”,然后发给学生练习卷,说要考考他们的判断力与思考力。很多学生马上填出了答案,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只给什么都没有写的一位学生打了满分,其余都为“0”分。这时,学生很不服,质问我为什么和刚才读给他们的资料一样,我却给他们全错。于是,我请那位什么都没写的学生说说他什么都没写的原因,继而告诉学生是因为他们没有听清我的要求——考考他们的判断力与思考力。我意在学生不用习惯性思维思考问题,而不是考他们的记忆力。这位没写的学生听懂我出题的意思了,所以可以胸有成竹地坐在那里,什么都没写。这时,又有学生站起来表示不满,说我忽悠他们,没有这种动物,还把错误的信息给他们,于是,师生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我马上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动笔书写,留住体验。果然,学生文思泉涌,妙语连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作文课不常规的上法。情境是经,辩论是纬,经纬交错,丝丝入扣,我想有了这样情境的创设,矛盾的升华,让学生把感触最深的地方展开来写就一点难度都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