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级教学设计理念之研究性学习设计
2013-04-29杨松
杨松
摘 要:中级教学设计理念,突破了传统课时教学设计的局限,是一种基于单元教学的规划方法,以便在较大的视野内协调目标、活动、内容、评价的相互关系,统筹信息资源与多媒体工具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新课程;中级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规划法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级教学设计意义
新课程改革要求一线教师必须树立新理念,转换角色,建立新的师生关系。
1.树立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尊重和关爱学生的生命本性,培养学生丰富多彩的社会属性。
2.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人才观。学生通过参与各种活动得到了健康成长和发展,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思维。
为此,必须积极探索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而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级教学设计理念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级教学设计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级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是:教学设计是课程与教学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表现。教学设计的意义在于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达到用的方法巧,花的时间少,费的气力小,取得的效果好。具体说来包括:学科性质;教学任务的要求;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原则的要求;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和风格;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等方面。
三、研究性学习设计要素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级教学研究性学习设计的五要素是指: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评价。
1.教学任务与对象
研究性学习设计的教学任务与对象: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的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制订教学策略。
2.教学目标
研究性学习设计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
3.教学策略制订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订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
4.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中得到体现。那么,怎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
5.教学设计评价
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评价,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
四、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级教学研究性学习设计模板
作者姓名:
任职单位:
学科:信息技术
年级:
单元标题:幻灯片的美化
研究性学习名称:给幻灯片添加动画效果
小组成员:初中全组信息技术教师
所需时间:2课时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基础知识
①知道怎么样设置动画效果。
②知道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2)基本技能
①自主、探究、合作的能力。
②收集、整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学生通过和小组同伴的协作互助,体现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2)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情境】
本单元是围绕制作多媒体作品展开的,前面已经学习了创建幻灯片和美化幻灯片,本活动是对前面两节知识的延伸,是在静态幻灯片的基础上添加动画效果。通过学习既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进行艺术熏陶。
【任务与预期成果】
通过使用动画方案、自定义动画为幻灯片中的各个对象设置动画效果;通过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使幻灯片之间的切换像切换电影镜头一样,过渡自然。
【过程】
(1)学生上网搜集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演示文稿。
(2)各组展示搜集到的演示文稿。
(3)讨论这些演示文稿和我们学过的演示文稿有什么不同。
(4)布置任务。
任务一:使用“自定义动画”设置动画效果。
任务二: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5)各组通过查阅资料、上网等途径搜寻设置方法,为《美丽的校园文化》进行设置。
(6)各组展示自己小组的探究成果
(7)巩固创新。
给出幻灯片:“美丽的西沙群岛”,要求设置感兴趣的动画效果和切换效果。
(8)归纳总结,梳理知识。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9)知识的迁移。
设计一个“我的个人风采”的演示文稿,并设置动画效果和切换效果。
【评价设计】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级教学设计理念突破了传统课时教学设计的局限,运用单元教学的规划方法,在较大的视野内协调目标、活动、内容、评价的相互关系,统筹信息资源与多媒体工具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沈阳出版社,2004-01.
(作者单位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