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探索

2013-04-29程华

新课程·小学 2013年8期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程华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教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应用。

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对于改变“填鸭式”的教学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情景。

【片段一】

某位教师在教学北师版四年级下册“谁打电话的时间长——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对于8.52÷0.7,引导学生比较了这个算式和以前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后,就让学生小组合作,想办法计算。于是,学生开始合作交流。我注意观察了一个小组:一位成绩优秀的学生很快就在小组内列竖式计算,并将算理说得井井有条,其他学生只在一旁漠然地旁观……

这种类似的合作学习屡见不鲜。没有个人的独立思考,中、差生能在探究中收获多少?没有明确的分工,学生在合作中会扮演怎样的角色?

【片段二】

一位教师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圆的周长”时,在学生能测量圆的周长之后,让学生准备4个大小不同的圆,分别测量它们的直径和周长,计算出周长除以直径的商,并填在表格中。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合作测量、计算,很快发现了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点。教师和学生带着成功的“欣喜”进入下一步的学习。

在这种指令性的要求下,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师预设的探究活动。学生可能会心存疑惑:为什么要测量周长和直径?为什么要计算周长和直径的商,而不计算它们的乘积或其他?这种合作探究留给学生的只能是对过程的经历,而绝不是数学的思想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反思】

以上的片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虽被广泛采用,但有不少是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过多注重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而忽视过程背后的数学思想和方法。那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学习的有效性呢?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并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反思,现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注重对问题解决策略的引导,让学生能感受到过程背后的数学思想

要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首先就应防止合作的盲目性,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为此,在合作之前,教师应注重对问题解决策略的引导。这种引导并不是告诉学生,每步具体做什么,而是要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应当是怎样的。比如,片段二,在让学生合作探究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时,解决问题的策略就非常的重要。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正方形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并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学生经过新旧知识的类比,会很容易猜想到:圆的周长和直径(或半径)有关,周长是直径的3倍或4倍等等。然后让学生讨论:应该怎样验证圆的周长是直径的多少倍?学生很自然想到可以通过测量圆的周长和直径,然后计算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接下来学生就能自主地进行合作探究。

这样的合作学习,不是执行教师程序化的指令,而是师生共同构建的过程——教师在关键处点拨、在猜想后质疑,学生在明确解决问题策略的基础上合作学习。这样不仅让学生有效地参与了合作探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在过程中,感受了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类比猜想—设计方案—实验验证—发现规律。这对于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数学思想和发展问题解决能力提高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让学生都能参与到合作探究活动中,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1.小组的合作探究必须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前提

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小组合作前应当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这样才能在合作探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才能对别人的观点提出意见和建议,也才能使每个人都有收获。比如,在片段一中,教师应当给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计算8.52÷0.7,然后再对各自的方法进行交流,发现方法上的共同点,进而选择最优的算法。

2.适当分组,明确分工,组内交流时学困生和中等生优先

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适当分组,明确分工是关键。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别、性格、学习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来进行分组,并根据学生的特长和能力进行合理的分工,防止组内尖子生的“一枝独秀”。所以在交流中,要先让差生或中等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也许这些想法很稚嫩,但这正好为深入交流提供了良好的素材,然后才让优等生结合别人的想法来发表自己的意见。

3.教师参与小组合作,提供“到位”而不“越位”的帮助

为了能让每个小组的合作有效地进行,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优势,对每个小组的合作探究进行调控。对于能力强的小组,教师可以让他们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如何才能完成得更有特色?对于能力强差、完成任务有困难的小组,教师可参与其中,倾听他们的意见,适时点拨。

三、注重对合作探究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团队成功的荣誉

注重对合作探究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合作探究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这种评价是多元的,可以在小组合作中,小组成员进行相互评价;也可以是教师对于某些小组的肯定;或是汇报时,小组间的补充与完善。教师通过有意识的生生、师生之间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成果就是一个团队的荣誉,每一个成员都应为这份荣誉而努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合作的使命感,从而提高合作探究的有效性。

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带来了课堂教学的巨大变化,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已经深入人心,但合作探究的有效性也备受关注,因为“有效的课堂教学”也将是我們永恒的追求!

猜你喜欢

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