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下教师角色的转化
2013-04-29赵永红
赵永红
摘 要:教师通过设问、引导,组织学生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多维互动教学活动,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现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关键词:问题驱动;问题设计;预设生成;问题延伸性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获得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而任务—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为我们打造高效课堂奠定了基础,也让我深刻感受到教师由传授者、仲裁者转化为设计者、引导者、促进者。
一、课前预设,教师是任务、问题的设计者
预设是指教学预测与设计,是课前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与安排,教学时主要依据此预案展开。教学情境的创设、任务的确定、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中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巩固、拓展等都需要教师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出发,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安排和设计。预设关键在于确定“以学定教”的原则,做到既用教材教,又要超越教材,用精心的预设为学生提供课堂生成的平台,让预设与生成珠联璧合、和谐共生。
把预设方案进行实施的主要成员是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一个发展着的人,一个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因此预设过程中要为学生的自主思考留足空间,教师要把课上得“粗糙”一点,“大气”一点,以便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而且预案的设计要站在整个知识体系的高度上,既要考虑学生的发展,又要考虑前后知识的联系,无论哪一方面都要有适当的、多套的预案,只有充分的、切合实际的预设,才能为成功的课堂教学提供保证,才会有美丽的生成。
二、课上生成,教师由仲裁者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引导者、指导者
问题驱动式教学,其本质是以“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课堂实施中有三个主要环节:(1)提出问题,设置问题情境。这时教师是指导者、主导者;(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这时以问题作为驱动力,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参与者、指导者;(3)总结交流,巩固提升。教师是促进者,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交流、评价、反思问题解决的各环节和效果,同时给予肯定或补充,并不失时机提出新问题,为新知识埋下伏笔。
如,在教学“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每四名学生为一小组,每组都有优、中、差三类学生。先是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器材、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如,有的小组用平面镜实验,结果没办法找到虚像的位置,有的小组玻璃板不竖直,结果像与物不能重合,有的看到了两个像等,遇到问题先在组内进行解决。对小组的要求是:尽最大努力在小组内解决问题—找出不能解决的问题—决不让一个小组成员掉队。组内交流学习之后,每个小组选派代表把本组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案在全班进行交流,并提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寻求其他组的帮助,全班学生都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再适时加以点拨,让学生再次展开讨论,只要学生能解决的教师决不包办。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教师,学生之间相互“传道、授业、解惑”,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三、生成具有不确定性,教师是促进者
教学过程永远是发展的、变化的,具有不确定性。在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情感沟通、智慧互补、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思路,形成新的智慧之光,营造充满勃勃生机的原生态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浮力”一节中,预设方案是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体会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认识浮力的概念,然后通过实验了解浮力的实质,最后由受力分析理解漂浮和悬浮。课堂伊始,学生设计实验体会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一名学生上台演示的是乒乓球浸没水中后会上浮,这一实验出现在这个时候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一动态过程的分析是个难点,我计划安排在本节课最后。但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我稍一迟疑,决定大胆地让学生分析这一实验现象中乒乓球的受力情况。小组谈论后,学生提出了:重力、浮力、水的压力这三种力,于是我演示了乒乓球不受浮力的实验,引导学生得出浮力的实质就是液体对物体的压力差,统一了乒乓球只受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在结合力与运动关系,分析它们的大小及变化情况,在热烈的探究氛围中把这一难点解决了。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站好位,把好度”,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在他们需要时适时地加以引导和指导,实现由“教书匠”到“设计师”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叶澜.改革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评价改革.教育研究,2003.
[2]金亦挺.课堂生成中的美丽生成策略.中小学教材教学,2005.
(作者单位 河北省唐山市第三十八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