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使用语文教材插图的策略
2013-04-29王宝安
王宝安
语文教材插图是编者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与学生认知发展特点,针对实际需要精心编选的。它的数量比较多,例如,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六册书共计选登了彩页插图51幅,黑白插图134幅。可见,它是语文教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教师没有有效使用语文教材插图。公开课时,教师百分之百使用多媒体却基本不使用插图;平时教学中,有的教师对插图讲解过多,有的教师只是蜻蜓点水一句带过,更多的教师是视而不见甚至就没有“视”。
一、语文教材插图运用的问题分析
1.插图使用的盲目性
一些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年龄偏大的教师,比较喜欢大量使用插图。由于年龄偏大,他们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掌握不到位,平时在课堂上不使用多媒体教学。新课标强调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他们就想到利用教材插图。可是他们很少投入时间研究教材插图,只是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插图不加选择地逐一使用。这种课前不认真研究插图、课堂没有针对性地使用插图的做法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种做法看似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其实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课堂教学实效性非常低。
2.插图使用的随意性
有的语文老师在新课教学结束后,课堂上还有一些剩余时间,有时会想起来让学生看看教材中的插图。剩余时间多就让学生多看一会,剩余时间少就少看一点,当然没有剩余时间就不让学生看。这种对教材插图的使用方法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他们在上课前没有认真准备,只是临时抱佛脚让学生随意看看插图,想到一点就和学生说一点,想不到就不说。这种做法的效果很差。
3.插图使用的片面性
有些语文教师在使用教材插图时,只选择一些人物类插图,一律放过其他种类的插图。由于人物类插图大多是一些著名作家,他们认为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其他插图,如风景类、建筑类等,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他们认为学生很难在短时间看懂或者教师讲解时学生不一定能听懂,白白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这显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他们对教材中插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课前备课时没有认真钻研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教材插图。这种做法同样会影响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高。
4.插图使用的缺失性
一些语文教师对新课标理解出现偏差,认为语文课堂不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不能体现出新课标精神。有的学校领导也明确要求教师多使用甚至每节课都使用多媒体教学。这样一来,公开课上处处可见多媒体教学,平常教学中也充斥着大量的多媒体教学。他们在网上到处搜索下载各种音像资料和一些现成的课件来生搬硬套,早已忘记教材插图。还有的教师认为如果使用教材中的插图,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课堂教学结构不完整、课堂教学时间不够等。同时,大多数学生对插图知识掌握甚少,教师使用插图时,学生看不懂、听不懂。他们或者不看不听,或者“乱看”、“乱问”。语文教材插图的使用价值在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是缺失的。他们不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而采用一刀切的方式——不使用语文教材中的插图,结果浪费了插图这个宝贵的课程资源。
二、语文教材插图有效运用的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插图就是语文教材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有人说,插图延伸拓展了教师的教学视野,烘托映衬了课文中的文字情境,还丰富了文章的情感意韵。可以说,插图是语文教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有效使用插图,将可使语文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插图的有效使用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前提,以灵活使用为原则,以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为目的。
1.导入新课时使用插图
插图是直接可感的视觉艺术,它将文字直观形象地诉诸视觉,造成鲜明的感受。在导入新课教学时利用插图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时,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教材前的彩色插图,再请学生说说插图中画的人物是谁,他的身后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学生一边仔细观察插图一边讨论。课堂上,大家积极发言,气氛非常活跃。有的说人物是某某,有的说人物应该是某某某;有的说是大海,有的说是波浪;有的说是海鸥,有的说是海燕;有的说波浪滔天,有的说海鸥飞翔。大家争论不休。这时,教师告诉学生,今天将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图中的人物高尔基写的一篇散文诗《海燕》。这样,巧借插图,设置悬念,导入新课,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引导学生急切地要去阅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2.理解内容时使用插图
插图是一种直观形象的艺术形式,作为一种重要的视觉传达形式,常常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作用。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这是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一段话。七年级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水平比较有限,他们较难理解这段话。这时,笔者引导学生看教材前的彩色插图“三味书屋”。他们看了插图后很容易就理解了这段话的内容。
学习《苏州园林》中的语段“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时,教师可要求学生结合阅读提示“三句话从各方面说明花墙和廊子设计的精巧”理解段中三句话的意思。对第一句“墙壁隔着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深了”和第三句“装上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学生讨论后很快就理解它们的意思。但是,对第二句中的“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意思,经过一番讨论后,有的学生仍然不能理解,有的学生理解片面。教师让学生把课本翻到前面彩色插图“苏州园林”,要求学生用一分钟时间欣赏以“廊子”为主体的那幅插图,并思考“如果去掉插图中的廊子景物层次有什么变化”。两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回答,他们就能够理解“隔而未隔,界而未界”的意思。
3.把握人物时使用插图
文学作品中的插图是文学作品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大多是对一些重要情节、人物形象的勾勒,或显示人物性格,或深化文章主题。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上阕描绘了一幅冬季出猎的盛大场景,下阕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不过,这些都需要我们在阅读文字的基础上加以想象才能体会出来。其实,引导学生看文中的插图后,他们可以更直接地感受到,一匹战马撒开四蹄英勇非凡,坐在上面的太守更加英勇无比。他身穿铠甲,左手拿弓,右手拈箭,拉开如满月的弓,双目炯炯有神,回头望着西北,似乎正要“射天狼”。一个英勇善猎力挽雕弓射杀天狼的英雄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学习《孔乙己》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对人物描写的一段段文字的基础上,还应让学生细心观察文中的插图以把握人物形象。孔乙己身材已经不再高大,他在柜台下对着门槛坐着。头发和胡须花白零乱,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右手举起左手放在膝盖上,两手满是泥,表明他是用手走来的。从插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孔乙己悲惨的遭遇,他已经是一个垂死挣扎的末路人。“我”——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伙计,低头俯身看着孔乙己,双手放在胸前端着一碗酒,脸上写满了同情。可“我”只是旧社会的一个孩子。身材高大的掌柜站起身,侧身扭头从柜台里向外望着,一脸的不屑,身后的粉板上写着“孔乙己欠十九个钱”。他的冷漠无情显而易见。小说就这样揭露和鞭挞了旧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甚至冷酷的现实,也表现出作者对孔乙己“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感态度。
4.理解情感时使用插图
新课标指出:“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我们可以利用插图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内容广泛,除了人物、建筑物外,还涉及到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鸟鱼虫、风土人情等。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和绚丽多姿的现实生活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爱国之情,也有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
学习《飞红滴翠记黄山》时,适当穿插文中黄山插图的欣赏,学生立刻陶醉其中。巍峨黄山,群峰起伏,云海翻涌,巧石千姿百态,一幅幅插图都真实而形象地再现了黄山美丽的自然风光。看着这些精美的插图,学生便油然生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叙写了大风破屋、群童抱茅、茅屋漏雨如注和诗人长夜难眠的情景,表露出诗人宁愿“吾庐独破死”也要得到“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博大胸襟,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高尚风格和忧国忧民的情感。文中的插图便直观地表现出了诗人这种情感。身后茅草在空中乱飞,头上茅草屋顶已破露出天空,诗人杜甫躲在床上一角,却身穿一袭长衫仰首望苍穹,那种胸怀天下忧国忧民之情一览无余。
5.品味语言时使用插图
插图在拉丁文的字义里,原是“照亮”的意思。望文思义,它就是用以增加文章所给予的趣味性,使文字部分能更生动、更具象地活跃在读者的心中。品味语言时,如果引导学生结合插图体会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这是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话。句中“衔”、“吞”两字写出了洞庭湖壮阔的气势,雄伟的景观。学生却很难从字面上理解其中的精妙。教师应在语言讲解的基础上,再结合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品味出这两个词语的妙处。例如,“衔”字,它的本义是“用嘴含”,在这句话中是什么意思呢?包含。谁包含谁呢?洞庭湖包含着远山。从插图可以看出远山是巍峨高大的,那么能够包含着如此高大远山的洞庭湖自然是无边无际。一个“衔“字,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洞庭湖磅礴的气势、壮丽的景色。插图中的洞庭湖也确实如此——“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一边品味语言,一边欣赏插图,两者有机结合,学生顿时充分感受到洞庭湖的雄壮、辽阔的气势。
6.练习作文时使用插图
教材中的插图还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作文素材。练习看图作文时,我们可以充分运用教材中各种各样的插图,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看图作文后学生可以把自己写的作文与文章中原段文字进行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这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大有裨益。
例如,利用教材中的人物插图,学生可以进行外貌描写训练。学生仔细观察《故乡》中中年闰土的外貌图,用100字左右的字描写中年闰土的外貌,然后与原文比较,从而学习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进一步理解人物外貌的作用,它不仅在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面貌,而且是为了以“形”传“神”,即通过人物的某些外部特征来揭示这个人物的性格。利用教材中自然风光图,学生可以进行写景抒情训练。学生欣赏《阿里山纪行》中的插图“阿里山风光”后,用200字左右描写阿里山,接着与原文作比较,从而学习写景抒情技巧,如,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借景抒情等。同样,利用教材中建筑和动物类插图,学生可以进行说明文的学习训练。
7.教学结束时使用插图
插图作为一种直接可感的视觉艺术,不仅在导入新课教学时利用它可以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结束教学时利用它可以达到言虽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教学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将近结束时,我再次引导学生看教材前的彩色插图,要求学生思考:现在你眼前的这幅图画与刚上课时你看到的那副图画一样吗?有哪些不同?为什么会有以上的不同?你还有哪些体会?这样结束课堂教学,会再次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取得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