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思想对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启示
2013-04-29张万红申国昌
张万红 申国昌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一直被视为中国土生土长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典,然而其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于陶行知一生从事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当中。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一教学方法对当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学改革以深刻的启示。
一、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内涵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经过了不断发展和丰富完善的过程,使得其内涵更寓意深远。其中它的内涵主要包括教的方法、学的方法、做的方法三个方面,但是教和学的方法都要以做的方法为依据,其中“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含有行动、思想、新价值产生三方面的特征。教学做合一是教育法更是生活法,其若被分解来看,其间的教育碎片处处蕴藏着教育规律,时时折射出教育的真理。
1.教的方法:展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陶行知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就是太迷信书本,认为读好书、识好字就完成了教育。至于教学过程中三大主题之一的教师到底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陶先生有其独特的见解,他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1]依此他还将教师分为三类:教书本的教师、教学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师;其中只有第三类教师才能把教和学联系起来,成功地担负起教学中的责任:教师负指导的责任,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其中陶行知还指出,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要边教边学,这样才能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就教学而言教师主要承担两方面的职责:一是指导学生学习,二是完善自己学习。如若教师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备一桶水甚至要成为“活水源头”。至于教师怎么教和怎么学,那就要从做中教和学,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因材施教和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案,在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因为陶行知以其敏锐而独特的洞察力发现教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所以每一次的教育活动都以环环相扣和层层递进的方式前进,从晓庄师范学校到社会大学,教学活动的使者教师无一不以蜡烛精神来成全其“教育梦”。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作用在陶行知的生活教育里展现得淋漓尽致,陶行知用教学做中“教”诠释了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真谛。
2.学的方法: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有人说每个孩子有可能成为天才抑或变成蠢材,唯看教育是否得法。而陶行知却将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力作为其不懈奋斗的目标。他认为,“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这种“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不仅肯定了教师的作用,而且强调了学生的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陶行知极力反对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这样三类传统学生,认为这种教育徒有其表而缺乏教育实质,为了获得思想和行动并举的教育效果,陶行知提出创造的儿童教育,主张在身体上解放儿童的双手、大脑和嘴巴,在环境上解放儿童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自由。至于学生怎么创造和学习,那就是从做中学和做中创造,从生活中发现真知、在细节中觅出灼见,久而久之这种创造的力量便似决堤的洪水势不可挡。正如当晓庄学校被迫停办后,在师资奇缺的情况下,学生们便自发组织起来,自己教、自己学、自己办,将学生主体和创造的地位和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为此,陶行知写诗恭贺道:“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之后陶行知在看到这种破天荒的中国式创造后便坚定不移地推行“小先生制”。因为这一制度不仅充分肯定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符合当时教育的实际情况,所以,陶行知用教学做中的“学”演绎出教学活动中学生主体作用的精彩。
3.做的方法:注重学生动手的能力
常言道,实践出真知。对此陶行知更是津津乐道:“古今中外所发现的第一流真知灼见,就我所知,无一不是从做中得来。”[2]所以,在教学中他对教师高呼:“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3]抱着这样的信念,陶先生在教育教学中一直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提出了解放儿童的双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其中陶行知“拯救中国爱迪生”的故事便是最好的证明:一个小孩子拆坏了家里新买的金表,遭到家长暴打,陶先生得知后,便耐心开导家长,并提出让孩子观察钟表师傅修理金表的过程。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且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积累了宝贵经验。陶行知在培养孩子动手能力的同时充分肯定了做的价值,并且紧紧抓住行动、思想、新价值产生这三个“做”的特质将教和学展开,以作为支点,以教为杠杆,撬起学的重力,获得教学做“三点一线”的平衡,最终产生教学的最大合力,实现教育“劳力上劳心”的最佳效果。所以,陶行知用教学做中的“做”达到教学做合一的最高境界。
二、当前中小学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当今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基础教育改革正日益深化,因而作为改革主力股的教学改革便成为这一阶段的重中之重。这一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部分试点也收获了显著成效,但同时教改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1.教学目标: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基础教育应承担起为国家培育创新人才的责任。不幸的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土壤上布满了桎梏创新的‘坚冰——应试教育[4]。“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融化掉应试教育这块坚冰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齐心协力。所以,当中小学教改撞上这冰山一角的时候,许多教育愿景便黯然失色,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学目标也被“打折扣”。虽然当今素质教育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化和功利性思想正侵袭着校园这块最后的净土,且看铺天盖地的培训机构、沸沸扬扬的“择校热”现象就可以知道“分数”、“升学”依然是中小学教育的主题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当下很多家长的心声,因此,学前儿童便被迫过早地接受五花八门的学前入门指导,同样学龄儿童的假期便被形形色色的培优补弱瓜分,中考和高考的指挥棒让学生在题海战术中应接不暇。试想这些学生整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时间和精力被学习任务消耗殆尽,至于学习以外的能力和兴趣的培养被一再编排在外靠后,这样的学生如何进行全面发展又何以和谐发展?
2.教学内容:偏离日常实际生活
生活是个大课堂,这里蕴藏着无尽的学问,但当前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偏离了实际的日常生活,如今的中小学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比比皆是,网上曾爆料出中学生田间春游时竟错把小麦当成蒜苗。我们在唏嘘叹息之余应该对我们的教育进行及时的反思,中小学教材的选取在本着培养学生高尚情操、远大志向宗旨的同时还应该适当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对真实的生活和社会有个正确的认知,这种原汁原味的教学内容会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对生活有个深刻的感知。学校虽然是所谓的象牙塔,但毕竟是社会的一部分,不可能与其隔离,学生也不可能一直待在这片净土里,他们终究要接受社会风雨的洗礼,所以,把真实的生活以适当的形式搬到课堂是必要的,这样不仅加强了学校与生活的联系,而且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认知和适应能力。现在的学校教育将过滤的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也许会给学生以误导。如今有很多中学生在跨出校门之后屡屡发生上当受骗的事情,虽然有社会复杂的因素在其中,但学生接受净化过的课本知识助长了其单纯的认知也是预料之中的。所以,当前的教学内容改革应该从实际日常生活出发。
3.教学方法:忽视学生能力发展
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统一是教学目标,但这一目标在遇上应试教育的阴影之后便晦涩难言。因此,中小学教学方法的改革迫在眉睫,“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虽已生根,但是“根”不够深。在教育改革设计中,要避免统得过死,应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给学生自由创造的空间,这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条件。这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这差距就在于学生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的失衡,其中调节平衡的支撑点就是教学方法的合理高效运用。但是目前中小学教学方法主要着眼于知识积累与考试技能训练,偏偏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发展。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后果便是学生纸上功夫了得,但实际操作能力却不敢让人恭维,从而导致许多中学生离家住校后自理能力极差,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而且使学生对自己产生怀疑,自我否定情绪滋长,从而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三、教学做合一思想对中小学教改的启示
陶行知说:“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为此,陶行知便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这一教学方法不仅对当时的“教育病”有效,而且对当前的中小学教改也有效,要想对症下药就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一个中心: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今年两会教育热点“教育梦”绽放在每个人的心灵,而中小学的“教改梦”便是积极推行素质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新时代的强音,更是“一代师表”陶行知“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心声。这里的“真”不仅仅是知识丰富,更是能力完善,当今中小学“高分低能”现象屡见不鲜,这不禁引发我们对教育目标的深思。“素质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终身发展相统一。”[2]这一目标与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在劳力上劳心”的观点不谋而合,陶行知曾说:“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是在劳力上劳心。”[2]现如今学生真正做到“劳力上劳心”的却是凤毛麟角,部分学生几乎沦为学习的工具,结果便成为知识的巨人,做人的矮子。这种教育误区的纠正仅靠区区一两次的夏令营活动是无能为力的,要达到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平衡,就须在教改中咬定“促进学生和谐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不放,但同时也要抓住两个基本点不松。
2.基本点一:实际生活是教育的立足点
纵然我们有着一个“教育梦”,但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所以,我们就要从实际生活出发,找准教育的立足点,在这一点上为“教改梦”不懈奋斗。对此,陶行知也指出:“教学做有一个公共的中心,这个中心就是事,就是实际生活。实际生活说的明白些便是日常生活,积日为年,积年为终身,实际生活便是人生的一切。”[2]正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陶行知才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活教育理论。若教育从生活出发那必定是生动活泼的,因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均可作为教育孩子的教材,这样不仅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加了孩子对世界的认知,陶冶了孩子的情操,进而热爱生活尊重生命。对于大自然的日西月落、四季交替等神秘现象,鼓励学生用眼睛观察,用心灵感受,跟在教室里教授深奥晦涩的公转定理相比,这两种教育意义迥然不同。如果中小学教改把实际生活作为立足点,学生课本材料来自日常的、本土的、鲜活的生活,那种带着生活气息的课本定能焕发出学生的灵感与创造力,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为日后踏上社会征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3.基本点二:灵活的教学方法是质量保障
找到了中小学“教改梦”的脚下之路,接下来就是要走好这条路。至于如何走稳这条路就要充分发挥灵活的教学方法这一有力武器保证教学质量。对此陶行知曾说过:“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作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但怎样把书由死、假、静读变成活、真、动用就要看教师“八仙过海”的本领。教学方法是联络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桥梁,不仅关系到教学效果,而且会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其中陶行知提倡的“清水沙盘”教学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无意中陶行知发现沙可以堆成各种形状,随后用水冲刷一切如初,于是便利用这一教具让我国的山川河流在沙盘中尽情演绎,这不仅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了的想象力。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活动,若要达到真正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单一满堂灌是不行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是实现“教改梦”的最佳途径。
陶行知以一位草根智者的身份向我们传递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精粹,我们在欣赏他智慧之光的同时更要采撷其教育思想的结晶,使得中小学教改扬长避短,让我们的“教育梦”早日成真。
参考文献
[1]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董宝良主编.陶行知教育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陶行知.答朱端琰之问.陶行知全集(第2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3] 陶行知.师范生第二变——变个小孩子.陶行知文集.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 宋乃庆,等.基础教育对创新人才培育的障碍与对策.中国教育学刊,2012(10).
[5] 黄枬森.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兼评素质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研究,2012(10).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