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2013-04-29杨旗
杨旗
摘 要:在中学阶段对于学生的教育作为教育者不仅要将教育的目光停留在学生成绩的提高上,同时还要对学生的个人生活习惯以及学习习惯等等给予充分的关注,因为这些不仅关系到学生未来的人生发展,同时对于我们眼下的中学阶段教学来说也至关重要,因此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学教育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一定的重视,通过我们的教学工作来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为学生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奠定一个有力的基础。
关键词:民族地区;学生良好行为;培养意义;策略探究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性阶段,在这个阶段的教学工作中,作为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成绩给予重点的关注,同时还要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能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给予充分的重视,而在我国的少数民族偏远地区的农村中学教育中,学生行为习惯不良的现象令人担忧,教师的不重视和学生自身的忽视导致这些不良行为习惯愈演愈烈,甚至有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校正常的日常秩序,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因为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对学校的秩序造成了危害,更为重要的是它会对学生的未来发展造成极大的障碍,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本着为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进行我们中学阶段的教育,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他们未来更高更好地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性阐述
首先,从社会发展的需求角度来讲,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我国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素质所提出的要求,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符合社会发展对于中学教育所提出的要求,也是确保学生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性教育理念。
其次,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学学生急需要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教育,这不仅符合学生个人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确保教育质量,完善教育工作的关键性工作。俄国著名的教育家曾经提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寄存于人类神经系统中的道德资本,这个资本将会随着良好行为习惯的不断提高而不断的增值,而这也将会使人们受益终生。”由此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人们进步的阶梯,而作为处于身心成长关键性阶段的中学学生来说,这个潜移默化的成长极为关键。而民族地区农村的学生在这个方面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而处于劣势,因此作为教育者我们更应该给予这方面的教育以充分的重视,这样才能够真正确保学生的道德水准不断提升,从而成长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人才。
二、当前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简析
我国民族地区的学生普遍具有淳朴、热情、意志力顽强、心灵纯洁善良等优点,然而这些优点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的,有一部分学生且这部分学生的数量正在呈现扩大化的趋势存在着语言习惯不良的缺点,很多学生语言不规范,甚至有很多学生出口成脏,礼貌用语使用几乎没有,对于师长和同学的尊重也很不够,这就很容易激化学生群体之间的矛盾,也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还有很多学生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有很多学生吸烟、打架、酗酒、斗殴、赌博等等这些行为习惯都极大地腐蚀了中学生纯洁的心灵,如果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则学生很容易渐渐误入歧途而无法回返。
三、民族地区农村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探析
1.教师做好表率工作,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
在中学阶段的教育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是极为关键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是教育者同时也是学生的效仿对象,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产生有学生自身的责任,但是也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来自于教师,教师自身行为习惯的不规范必然会成为学生的效仿对象,而中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较为快速的时期,模仿能力较强,因此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为学生做好表率带头作用。用教师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规范的思想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身心良好的发展。
2.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只是教学生怎样去做,而是应该更多地让学生亲自去实践,行为习惯的培养和道德情操的培养不是仅仅依靠理论知识教育就能够实现的,这需要学生亲身实践和体会,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这项教育工作的时候要时时刻刻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地将他人教育转变为自我教育。也有很多的教育学家曾经明确地提出,人类最为优质和有效的教育不是所谓的高等教育,而是来自于自我的教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所要做的只是帮助学生树立好争取的发展方向,具体的内容还是要靠学生自己去实现,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时候同样也是如此,教师过多地参与只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甚至会滋生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更多的应该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感悟之中完成。
3.加强与学生家庭教育的链接,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的教育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非常重要,因为学生在校的时间毕竟有限,而在家庭之中的时间却是非常多的,并且家庭教育也是学生接受的最早教育,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作为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向家长申明行为习惯培养对于学生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让学生家长能够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
总而言之,在民族地区的农村中学教育中,对学生个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对于我们整个中学阶段的教育来说具有十分深刻的意义。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对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对我们眼下中学阶段的教育来说也是意义非凡,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本着为学生的一生负责的教育态度来对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和内在道德品质进行重点的培养,通过我们的教学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学生未来更高更好地发展创下一个良好的开端。
参考文献:
[1]卫庆锋.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思考与实践[J].才智,2009(36).
[2]吴丽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策略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5).
(作者单位 四川省雷波县民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