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细雨 桃李芬芳
2013-04-29刘新察
刘新察
说起课堂是教师再熟悉不过的了,它是学校教育活动中的主要场所。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又能使每位学生都想跃跃欲试、彰显自我呢?
一、开放式导入,使人畅然
我在作文指导课《如何写好想象作文》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你们想走进同学们的想象空间畅游吗?想和同学比一比谁的想象力更丰富吗?当学生流露出质疑的眼神,带着好奇的心步入课堂之时,我首先展示了一位学生的想象画,让学生仔细欣赏这幅画并说出画的内容。当讲述的学生话音刚落,小作者马上站起来说:“老师,他真了解我……”我又拿出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和一个有许多虫眼的苹果,让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一位学生接过我手中的红苹果闻了闻,绘声绘色地说:“我由这个香香的、红红的、大大的苹果想到果农的辛苦……”学生从不同角度谈到了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大部分学生在谈联想。我趁热打铁,立刻出示联想和想象这两个词的意思。我先让学生齐读,再让学生闭着眼睛在脑海里过一遍,最后让学生用手摸、用鼻子闻,仔细观察有虫眼的苹果。一分钟过去了,忽然一位女生说:“这个虫眼苹果就像是被妈妈遗弃的婴儿,因为失去了呵护,失去了关爱,所以虫子才会大胆地侵入,它的样子好可怜呀!”由此可见,开放式导入,不仅能激起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更能给课堂注入生命力。
二、诵读诗文,让人欣然
学习语文是一种积累、一种体验、一种语感能力的培养。为了不让学生对背诵诗文感到枯燥、无奈、伤脑,而是能够乐在其中,在学习古诗和儿歌时,我先把词眼提出来,让学生理解后,再与同桌以“拍手歌”的形式来记忆。由被动记忆变为主动记忆,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在学习课文时,我先把每个自然段中的中心句找出来,让学生多读几遍,然后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说给同学听。当学生已基本把握了文意后,我再以八人一小组,让学生把以往《跳皮筋歌》中的歌词换成课文的内容。为了能评上最佳“诵读”小组,每个课间活动,各小组成员都迫不及待地去跳皮筋。在玩耍中,学生很快记住了课文内容,课文内容再多也能“唱”下来,每位学生都有了“用武之地”。学生对背诵诗文的热情越来越高,把背诵诗文当作一种乐趣,当作一种美的享受。那一首首、一篇篇枯燥的诗文,在学生的欢歌笑语中如一缕暖风,悄悄吹进了学生的心田,深深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尊重了学生的认知特点,也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这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无穷的乐趣,更使课堂充满了无限活力。
三、抓重点词句,文意豁然
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我先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再找出文中重点句子,进而找出重点词语,让学生选择自己已经理解了的词。通过动作演示,来让其他学生猜一猜是哪一个词,在演一演、猜一猜中完成对词义的理解。最后让学生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段意,听完学生异彩纷呈地回答,让我深深感受到,学生用词更加灵活、准确、恰当了,概括能力增强了,对文章的内容体会也更深刻了。教师要启发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完全融入课文中,让课堂更具无限魅力。
四、语气朗读,情感释然
课堂教学如何才能让学生达到共鸣的效果呢?我们又如何才能做到以自己的热情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呢?我在学习《清平乐·村居》时,先让学生读课题,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说出自己的感觉。然后,让学生在自我认知水平上带着自我感觉轻轻、缓缓地读诗文。读完后,再让学生说一说仿佛看到了什么,最后让学生走进意境中再读课文。通过读学生从中体会到了“媚”“清”“醉”这些词眼在文中的意义。再如,在学习故事性较强的《晏子使楚》时,我紧紧抓住课文和生活的交接点将课文生活化,借助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编课本剧,入情入境,让学生在生动的表演、抑扬顿挫的说辞中,熟练地理解、掌握课文内容,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词句的能力和口语交际的能力,让课堂更具表现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中学生碰撞出的每一个智慧火花,都得益于细节的处理,而每个细节都可能是教育最好的契机,关键是你将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加以引导。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兴致、学得扎实,更能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彰显自我。
(作者单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察布查尔县第
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