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人文精神

2013-04-29黄剑萍

新课程·上旬 2013年8期
关键词:数学活动幼儿

黄剑萍

摘 要:对于幼儿的数学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幼儿知识,而是教学中同时培养幼儿的综合人文素养,挖掘幼儿潜力,通过教育让幼儿受益终身。

关键词:数学活动;幼儿;人文活动

传统的数学教育比较注重数学的知识取向,注重抽象描述,宣扬理性,注重学生的理解力、思考力、判断力等智力因素,而漠视学生的情感、兴趣、习惯、性格、意志、审美等人文因素,削弱了教育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功能。

因此,在现时的幼儿数学教育活动中,我们注重:让幼儿在操作、感受、体验中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的同时,形成必要的观念,提升人文精神,为培养“完整儿童”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幼儿数学活动中人文精神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人文精神是经过教化而养成的精神,是内化于实际行为中的精神。幼儿园数学教育中所渗透的人文精神包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审美情趣;勇于探索、创新、不畏困难的情绪;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倾听、遵守规则;互相合作、分享成功快乐的体验等。

1.以正式的教学活动为主体培养幼儿的人文精神

在幼儿数学教学中,只要有可能,与数学学习内容相适宜,就要充分展示数学教育的人文价值功能,使幼儿最大限度地受到人文教育的熏陶。

(1)根据内容,创设情景,加强幼儿人文精神的培养

幼儿的学习是在一定的背景中发生的,只有在有意义的背景下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所以,数学教学中,我们以数学知识本身的人文内涵为依据,通过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科学、适度,具有一定情趣的情景来引起幼儿的态度体验,让幼儿主动地参与活动,从而达到人文精神培养的良好效果。

如,大班数活动“狗熊分饼”中,以“两只笨狗熊”的故事情景为线索,让幼儿在探索操作、互动交流中不仅掌握二等分的知识,还在讨论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谦让、分享带来的快乐。

中班数活动“动物饲养员”中,创设喂养动物的生活情景,引导幼儿观察动物特征,尝试用自己的方式为动物分类。幼儿在学当动物饲养员的情景中,既能积累多重分类的经验,促进观察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又能获得创新力的提升。

(2)巧妙预设,提供条件,增加幼儿体验人文的机会

教育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归还幼儿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除了结合数学内容本身的人文内涵开展人文精神的培养活动外,还利用教具、活动场地的安排,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教学环节的设计,为幼儿创造一定的机会和条件,提升其人文精神。

如,小班数活动“敲门声”中,准备了PPT和录音,让幼儿在一次次听取敲门声录音,在练习5以内点数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感官,激发活动的自主性,在积累数数经验的同时形成认真倾听的意识。

大班数活动“我家门前一条路”中,为幼儿创设了脚步测量场地(以幼儿园为中心辐射出三条路线,横竖两条直线,再加旁边一条斜线),要求幼儿三个人合用,以使幼儿在操作中学着耐心等待,与同伴轮流使用场地。

2.以非正式的学习活动拓展培养幼儿的人文精神

新课程提出了“幼儿园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教育理念,所以,除集体教学活动外我们还利用一日活动中各个有价值的机会,把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内化到幼儿的心灵深处。

如,中班个别化学习活动中,预设了“种树”内容,让幼儿利用梯形、椭圆形、三角形等图片进行树的拼图活动,并统计记录图形的数量,这一过程不但让幼儿认识各种图形,体会图形美,积累统计的经验,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情趣。

社会是个大课堂,也是幼儿数学人文教育的延伸。如,带大班幼儿来到菜场,参观认识各种蔬菜后,我们让幼儿实地进行2元钱买菜活动。在买菜的过程中,幼儿既练习了10以内的加减运算,获得数学应用能力的提高,又学着礼貌地与陌生人交往,体验尊重他人的快乐;当钱不够时尝试与同伴合作购买,体验合作的快乐;而每个人为完成买菜的任务而努力,又增强了责任意识。

二、幼儿数学活动中人文精神培养的策略

幼儿良好人文精神的形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反复的训练,在不断引导、矫正和强化中才能形成良好的人文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这一过程也需要教师有效的支持和引导。

1.环境暗示中让幼儿感悟人文情怀

暗示是指通过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环境暗示是指一些熟悉的事物,如,长期生活环境中的习俗、观念、人物景象、思维习惯和行为特点等等。

实践中,我们注重榜样的力量,根据教学内容、学习情况、幼儿个性等合理安排幼儿的座位、合作组合等,让学习能力或人文素养较弱的幼儿在同伴影响下,模仿和学习,在合作中体会共同做事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精神。

作为教师,我们还要注重自身人文素养的提升,以良好的人格力量来感染幼儿。活动过程中,尊重幼儿,让幼儿倾听录音和同伴回答时,自己首先做到有兴趣地听,不做其他事或随意打断;对于幼儿的提问不能回答时,不妄下结论,事后与幼儿一起查找资料寻求答案,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让幼儿体会尊重他人、诚实、有责任感等人文情怀。

2.问题情境中引导幼儿实践人文行为

这里所说的问题并不是数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质疑问难,而是指幼儿在需要践行人文行为的时候所出现的不和谐因素。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中,由于幼儿年龄小,处世经验不丰富,所以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

如,小班教学活动“小熊饼干店”,在交流分类方法时,有的幼儿还在摆弄自己的操作材料,这时教师引导幼儿:“要做一名有礼貌的听众,放下手里的东西,眼睛看着讲话者。”以此让幼儿懂得倾听的方法,初步学会尊重他人。

中班个别化学习活动“种花”中,当幼儿缺乏创新意识,出现模仿教师和同伴的排序规律时,教师对幼儿说:“如果你种花的规律和别人不一样,那你就是最佳设计师了!”,以语言提示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想象创造。

大班教学活动“影子有多长”中,针对一开始大班幼儿合作能力较弱,出现一人忙着完成任务而另一人处于无关的活动状态时,引导幼儿:“这样是两个人一起完成任务吗?”“两个人在一起,怎样做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从而让幼儿自己提出分工做事的合作方式;而当测量过程中出现:拿绳子或皮尺的一名幼儿在摆放绳子或皮尺时总放不好,而他的伙伴却拿着记录纸不管不顾时,再及时引导:“一个人用绳子测量方便吗?”从而让幼儿懂得同伴遇到困难,要主动帮助他。

另外,数学活动中当幼儿在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鼓励道:“还有一点点,加油。”“老师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想想办法,你会成功的。”以语言激励幼儿,增加幼儿克服困难的信心,为幼儿体验成功做好铺垫。

3.评价交流中帮助幼儿强化人文品质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成长中的个体,他们的成长中,离不开教师的直接引导和评价。

在数学活动中,我们注意观察每位幼儿的行为表现,发现有良好的人文行为时,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给幼儿一些积极的暗示,如:语言、动作、表情等,让幼儿体会到自己行为的可行性,使幼儿心理上产生愉悦体验,从而增强良好人文行为表现的信心。

同时,还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尊重幼儿的个性。对于个别行为有偏差幼儿的点滴进步,及时地肯定和鼓励,使他们体验到尊重与坦诚,感悟到真正的价值观,以强化反馈机制。

总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要忘记应让数学教育充满文化和生活气息,让数学活动在传授科学的同时起到人格教化的作用。多年以后,知识可以忘却,但根植于科学知识中的文化将让学生受益终身。

(作者单位 上海市嘉定区菊园幼儿园)

猜你喜欢

数学活动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在数学实践中体悟新课程教学观
培养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探
微课技术在初一数学课堂教学运用初探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刍议苏科版初中数学活动的对策
浅谈主题区角活动中有价值的数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