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着力点的效应
2013-04-29叶天柱
叶天柱
摘 要:在湖北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湖北省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关注留守儿童,关爱单亲家庭,关心弱势群体,在这次活动中感悟颇多。
关键词:留守儿童;弱智儿童;小学教育;访万家
杨小炳,新农小学所有的教师都熟悉这个名字。他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家庭条件很优越。他又是一个不幸的孩子。在班级内没有朋友,因同学们总是向他投来异样的目光,使得他有些自卑和孤僻。
我是一名工作了十六年的小学任课教师兼班主任。本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宗旨,借着访万家活动,准备对杨小炳进行一次家访。据说杨小炳家很富有,且父母在当地多少也有点名气。初次家访,尽量不要让他们产生误会。我一推开他的家门,其父母感到很突然,呆呆地看了我几秒钟,似乎有些不安地说:“叶老师,我的孩子在学校犯了什么错吧!”我说:“没有呀。”“那好,那好。让老师操心了。”家长一边给我倒茶水一边说。当我端起茶杯时,孩子的父亲又疑惑地说:“叶老师,你来有什么事吗?”我说:“没有什么事,只是想了解一下杨小炳在家里的情况。”孩子的父母对瞅眼神,我有些尴尬,似乎不太愿意讲孩子存在智障方面的问题。为了照顾家长的情绪,我只好把杨小炳与同学们的关系作了些介绍,这才慢慢地打开了家长的话匣子。
从谈话中,我得到了许多信息。杨小炳,原来是一名早产儿,从小智商就有点问题。家里面对他百依百顺捧在手心上,谁家的孩子谁家疼。他是娘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当宝贝一样看养也是自然的。聊着聊着孩子的母亲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说:“我俩是盼星星盼月亮,30多岁才怀上这个孩子,然而孩子的成长却没有给我们家庭带来幸福。”一边说一边哭诉着。一个小时过去了。我能听出来,他们对孩子的将来早就没有什么奢望了,有些自卑与放弃。
这次家访基本上是家长在说我在听,没有研讨的余地,我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当我准备起身离开时,孩子的父亲拉着我的手一定要我在他家吃饭,并说了不吃饭是瞧不起他。但我看着孩子母亲伤心的样子,心里也难受,想尽快地离开这个场面。住着这么漂亮的洋房的富裕家庭,中年得子的心肝宝贝却是个弱智。我久久无语,对这个家庭便产生了同情心。
当我走到门口与孩子父母一一握手告别时,孩子的爷爷拉着一张纯蓝色的床回来了。我亲切地与孩子的爷爷搭语:“家里添人进口啦,又买了一张新床。”孩子的父亲抢过话头说:“杨小炳最近不知道什么原因,把他的衣服全扔了,要我买新的,玩具也扔了,要新的,甚至连房间还要重新换墙纸,而其他的颜色都不要,只要蓝色的。”孩子爱蓝趋蓝的习性,给了我一个惊喜。我对孩子父亲说:“带我去看看孩子的房间好吗?”孩子的父亲爽快地带我进了杨小炳的卧室。映入眼帘的全部是蓝色的东西,蓝色的墙纸,蓝色的窗帘,蓝色的玩具,蓝色的水杯,蓝色的……唯一红色的新床显得格格不入,回想起爷爷手中那一张崭新的蓝色床,我明白了。
思绪到一周前的一节活动课,我在教学生学习英语单词,主要讲的是颜色。杨小炳好像听腻了语文与数学,偶尔对这节英语课感到格外高兴。虽然他跟不上我的节奏,但那节课他听得十分认真。当我读到:“blue,蓝色”时,他也在大声读着,虽然读得不标准,但声音无疑是最大的。我被他的认真劲感动了。可能他很想表现自己吧,我就让他一个人站起来读,我读一句,他读一句,我违心地说了一句,你读得很不错呀,我再教一次,他再读一次。反复了十几次,他读了好几遍。稍微读得标准了点。为了给孩子信心,为了给他表现的机会,我让他带着全班学生读了好几遍。在我的记忆中杨小炳是第一次在全班学生面前领读。虽然有个别学生露出了鄙夷的目光,但在我的注视下都收了回去。这节课结束后,我表扬了他,还奖励了他一朵小红花。
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而且是一位班主任,所有的学生不论智商高低,在我的眼底下都是平等的。长者,促其更长,短者,找闪光点。抓住机遇补其短,要千方百计地不厌其烦地去敲开孩子的心扉。有位名人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地球。那不敢当,过分夸张了。但我相信,学生的个性习性可以改变,有时给学生一个信心,也能给学生一个成功。
(作者单位 湖北省黄石市开发区新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