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
2013-04-29文宗奎
文宗奎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具体谈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受能力;联系能力;理解能力
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能力
审美教育在语文学科中往往源自于语文的作品语言中,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地利用时间,合理饱满地运用时间进行审美教育。例如,朗读教学会使学生的审美感知从审美对象的美丽表现出来,进而使得学生对审美感受由衷地产生语言美、音乐美、情感美。
如,《风景谈》一开头讲解时,文章中的作者会描绘出一幅“沙漠驼铃”景象,将我们的视野打开,我们想象“白茫茫一片”一望无际的沙漠无边无际,会感到一种“微微的白光”浮现在面前,突然,我们会感觉到地平线变成了“黑点”一直演变为“黑线”,静悄悄的风拂面而来敲奏着“叮当,叮当”的“柔声”。
驼队在“昂首阔步”的前进中,井然有序地排成一段方阵,“长方形猩红大旗”与那“苍茫”“寂静”的沙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一种“庄严、妩媚”的感觉,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语言美的寓意,从欣赏中感知大自然的无限魅力,进而理解“大自然的伟大,人类力量的更加伟大”。
二、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想象能力
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教材透彻地掌握,联系课文内容将文中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如,李白的诗句中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看到这句古诗,我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黄河的画面,也会浮现出浩瀚大海的画面……这种让人浮想翩翩的波澜壮阔的画面,使审美的感受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一篇课文审美因素存在的地方很多,教师要适宜地抓住文中的重点将其渗透,讲解时要注重突出分心,例如人、景,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如,《荷塘月色》文后第二题:“作者如何将荷塘月色的美丽进行描写?……我们联系现在的感受,如果当时作者不这样写,我们还可以如何写?试想最后的效果会怎样。”这些结合实际情况、引导教学想象力不断扩展的方法会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锻炼,亲自感受,亲身体会,充分表达。
三、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理解能力
每一篇课文中都会存在着不同的审美,语文课本身就是美的载体。例如,这些我们平时能够耳熟能详的一些词语:伟大、平凡、善良、纯真、光明、积极向上、鞭笞丑恶、黑暗……语文中作者的审美情感包含在丰富的知识中,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积极地引导和启发式教学方法会使得在学习中了解人的自身,帮助我们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课文。
如,读苏东坡的意境开阔、场面宏大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这篇文章中要想体会作品所表达出时间流逝的情境,世事的沉浮所表现出怀古的幽幽之情,让学生从作品中体会深层次的寓意,把“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豪杰”“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联系起来,同苏轼当时被贬黄州不得志的思想情绪联系起来,体会作者对雄姿英发的周瑜建功立业的敬慕,体会作者感慨今昔、由物及人、由人及己,抒发“人生如梦”的心路历程,由此而获得自己的审美感悟。
以上所谈的审美感知、想象、情感与理解并不是清晰独立和分明的,这些因素彼此之间是相互理解、相互渗透的,具有一种美的具体性和美感的情感性。教师对于学生的积极性要充分调动,并培养美的审美能力,学生会对审美对象包含有感情色彩,再加上知识的不断积累,会使学生对美的理解以及美所展示出的意义明确蕴含在理性之中。
参考文献:
嘉格论.网络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贵州省思南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