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急诊卒中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
2013-04-29柯颖华黄少娟关广明
柯颖华 黄少娟 关广明
[摘要]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卒中患者的应用。 方法 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12例急诊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5例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焦虑程度以及遵医行为。 结果 下发问卷112份,全部回收。对照组与观察组满意度调查结果分别为93.0%(53/57)和100.0%(55/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对照组患者焦虑程度高于观察组(P < 0.05),对照组遵医行为低于观察组(P < 0.05)。 结论 在急诊科进行优质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有效减轻患者焦虑心理,提高患者遵医行为。
[关键词] 急诊科;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09-0071-02
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起病急的脑部血管循环障碍疾病,高发率和高致残率使其成为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1]。优质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在思想和行为上时时处处为患者着想,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2]。本组研究主要探讨对急诊科卒中患者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12例急诊卒中患者,其中男65例,女47例。年龄37~78岁,平均(61.2±11.1)岁。缺血性卒中83例,出血性卒中29例。所有患者均经脑部CT检查确诊。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观察组5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发病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将11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行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患者焦虑程度以及患者的遵医率。优质护理措施主要有:
1.2.1 转变观念,以人为本 明确护理工作的目标和内涵,在护理工作中体现人性化服务,让护士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尊重患者,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被动的“要我做”转变为主动的“我要做”。微笑接待患者,主动告知管床医生、护士和病区环境的情况,及时听取患者的建议和意见。对卒中患者实行健康教育、人文护理,饮食指导。卒中患者因起病急促,多伴有焦虑不安、紧张害怕的不良情绪,护士要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自己的病情,消除不必要的担心,并向其介绍卒中知识,使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给予充分的配合。同时给予患者如何治疗、如何防病治病的指导,使其能有效地配合临床治疗。健康教育时需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尽量不用医学术语,根据患者的知识水平,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进行[3]。本组健康教育途径主要为开设咨询窗口、单独面授、墙报展览、多媒体宣传等。在优质护理过程中实施人文关怀,是指医护人员从人道主义精神角度对患者的人格与尊严、健康和生命、权利与需求予以真诚关心和关注,以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4,5]。人文关怀护理,在帮助患者解决各项问题时,也要充分体现对患者尊重和同情,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技能服务,提供充分安静的就医环境[6]。指导患者进行营养饮食,介绍营养饮食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分配饮食,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等重症患者,应给予牛奶、豆浆、稀米粥等流质食物,在这些流质食物中加入的蔬菜汁、水果汁,满足患者对蛋白质、维生素和无机盐的需求。根据患病情况对卒中患者进行特别指导,主要是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疾病预后相关知识和护理要点。介绍生活中注意事项、饮食管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日常生活的作息安排及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等。同时要求患者做好病历管理,告之如何保存及复印病历。对需要定期复查的患者,要交待清楚复查时间及方式。
1.2.2 提高业务水平 加强“三基三严”训练,强化急诊科护士的基础护理技能,对不同资质的临床护士采用不同的训练考核内容。
1.2.3 明确、细化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 全面落实责任护士对所管患者的病情观察、基础护理等工作。将患者的康复情况与护理人员工作绩效评估挂钩。急诊科护理人员随时准备好抢救器材及药品,定期进行检查,以保证抢救器材运行良好、抢救药品质量可靠。接诊患者后,及时通知值班医生,配合医生沉着、冷静、有条不紊地准备抢救工作。
1.3 评价标准
在患者离开科室前进行调查。自行设计问卷对患者满意度及其对急诊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调查,主要内容包括对接诊流程、服务态度、护患沟通、护理技术、疾病知识认识程度、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就诊环境、语言仪表8个方面进行调查。每份问卷分为“很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程度。整体满意度=很满意+较满意。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价患者焦虑程度。HAMA评分标准:≥29分严重焦虑,21分≤肯定有明显焦虑<29分,14分≤肯定有焦虑<21分,7≤可能焦虑<14分,<7分无焦虑。从疾病认知、合理用药、合理饮食、适当锻炼及预防并发症感染五项进行评定。完全遵医:患者能坚持5个方面;部分遵医:坚持3项或4项者;不遵医:2项或以下者。遵医率=完全遵医率+部分遵医率[7-8]。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年卒中新发患者约150万例,卒中致残率为86.5%。卒中患者起病急,致残率高,优质专业的护理是急诊科卒中患者快速恢复健康的保证[9]。优质护理服务通过转变护理人员观念、提高业务水平、明确和细化岗位职责等举措,提升了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真正落实以人为本,对保证卒中患者康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责任的明确细化改变了护理人员的分工方式,对患者实施连续完整的照顾,能够根据不同患者实行不同护理方式,达到最佳护理效果[10]。对卒中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告之患者疾病的性质、种类、治疗方法、预后、康复注意事项等。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也是对患者的一种治疗,既利于患者快速恢复身体健康,同时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密切护患关系。人文关怀从人道主义精神角度对患者的人格与尊严、健康和生命、权利与需求予以真诚关心和关注,有利于患者精神上的愉悦,促进患者康复[11]。
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善及生活水平的升高,患者对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样化及个性化的要求[12]。护理改革的目标是夯实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使护理工作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13]。优质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强调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14],以优质的护理来达到患者和社会满意的目的。
本组研究显示我院急诊科对入院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焦虑心理,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但本组为小样本研究,优质护理的意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林海红.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3):12-13.
[2] 刘新玲. 浅谈护理优质服务的实践与进展[J].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6):521-523.
[3] 韵彩红. 浅谈对急诊留观患者的健康教育[J].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8):765.
[4] 曾惠洁,赵爱兰. 人文关怀融入急诊护理初步的探讨[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7):115-116.
[5] 刘启华,王玉玲,郑宜萍.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护士长管理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57-58.
[6] 顾文珠,蒋洁,谢丽吉. 浅谈人文关怀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2):182-183.
[7] 李敏,苏传生,姜勇,等. 黛力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卒中后抑郁/焦虑对脑卒中预后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10,12(8):36.
[8] 陈安华,谭建兰,叶兰芬,等. 家庭关怀教育对脑卒中患者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广东医学院学报,2012,30(3):264-266.
[9] 段秀梅. 脑卒中患者护理体会[J].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24):3028.
[10] 闫莉,卞正霞. 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探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5):614-617.
[11] 邹沁. 门诊分诊护士的沟通技巧[J]. 常州实用医学,2012,28(4):259-260.
[12] 王志琴,金桂龙. 对住院患者展开精品化护理服务的做法及体会[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4):63-64.
[13] 马晓伟.夯实基础履行责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专题)[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3):5-8.
[14] 侯斌斌,阳霞.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19):44-45.
(收稿日期:20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