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教”与“学”皆不可“纸上谈兵”
2013-04-29宁连华惠群
宁连华 惠群
【摘 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懂而不会”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数学教学中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往往弱化了知识形成过程的展现,致使学生掌握的知识零碎、单一,影响了解题知识的迁移与提取。教学中要有效克服这一现象,需要做到:暴露教师思维,突出探究过程;留足思考空间,培养问题意识;牢固掌握知识,做到学思习行。
【关键词】数学学习 懂而不会 对策
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懂而不会”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原因就在于数学学习中“听懂”与“会做”的境界不同,听懂题目只是会做题目的开端与基础条件,会做题目则需要深入地理解和熟练地反省操作的支撑。要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效联结,先要清楚“懂而不会”产生的原因。
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分析“懂而不会”现象的产生,就要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着手。从教师方面来说,教师不站在学生的角度,只拿自己的观点去解释和理解问题,没有把“让学生自己会做”的方法教给学生,弱化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
“听懂”关涉的是简单的学习行为训练,而“会做”则牵涉到学习能力的深度培养[1]。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培养学生的深度数学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零散单一、模糊不清,影响了解题知识的提取和转化。从“听懂”到“会做”是要将已知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它关涉到题目相关知识的掌握、知识的重新建构和知识的应用。如果学生做不出题目,那么我们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知识提取失败了,这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可能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没有把知识存储到大脑,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忘了,或者脑子里只是知识的碎片,杂乱无章。根据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记忆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很快,后来就逐渐减弱,所以在学习发生之后,一定要及时复习、梳理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将知识分类归纳,形成良好的知识网络,即用即取。那么,如何解决“懂而不会”现象?
一、暴露教师思维,突出探究过程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思维过程,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中,教师要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中,必须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将自己是如何理解、分析题目,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寻找解题思路,从解题中学到哪些科学的思想方法,包括解题前后的思考告诉学生,特别是解题中的瓶颈和弯路,及如何突破障碍的,而不仅仅是讲解结论,就题论题,缺少思维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难于提高解题能力,更难体验解题的乐趣。数学的思想方法等都蕴含在概念的生成、公式的推导、结论的提炼和习题的分析过程中,这些过程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体会感悟进而内化。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创建自我启示的空间,寻找建构新概念、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进而学会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二、留足思考空间,培养问题意识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启发诱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提出问题。目前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却无动于衷,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提出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能激发其学习兴趣,这样,教师讲授的内容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技能。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应该放下“身段”,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把提出问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通过再现知识产生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并启发他们自主探究,尊重学生个体体验。同时,在经过自己思考之后,学生能更好地把自己的思维与教师的思维进行比较,找出错误和差距,发现自身学习中的不足,完善之后再学习,深入培养数学学习的能力。
三、牢固掌握知识,做到学思习行
孔子把学习过程划分为学、思、习、行四个阶段,不仅强调知识的形成过程,还强调了把认知活动和思维活动结合起来,经过分析、整理、归纳,把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运用到实际教学中,除了深刻领悟书本知识之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自觉地进行纵向、横向比较,进行新旧知识和方法的比较,不断地联想归纳、深化理解。将所授知识组织在一定的系统中,由知识点到知识链,逐步形成知识网络,在学习中不断充实知识网络,使学生能想得通、记得住,为以后的应用做好准备。为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熟练解决各种问题,以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就要知行合一,不断地认知和重复。数学学习切不可“纸上谈兵”,重在课后的练习,但不是盲目地做题。许多学生是跟着各种参考书或习题集后面转,结果是各种习题类型和问题都做了一点,但都是蜻蜓点水,没能形成解题技能。教师应帮助学生反思解题方法、解题过程,探究题目变式,比较提炼同类习题,将各种习题归类总结,形成“习题群”,通过归类使学生的数学解题思路更加清晰,能灵活地迁移运用所学知识,实现“会解一道题,就会解一类题”的举一反三的效果。
让“听懂=会做”,在数学学习中就要做到学、思、习、行。学习新知识,将知识存入长时记忆中,以备后续学习、解题之用;学习中要学、思结合,将知识分类归纳,形成完善的知识网络,如果只学而不思考、囫囵吞枣,纵然是海阔天空,也难免一知半解,茫然困惑;学习、借鉴他人的学习方法,融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避免单纯地重复性地题海训练;最后要做到学、行结合,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也就是学会知识的迁移,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进步。
【注释】
[1]郑雪娇.从“听得懂”到“做得出”:学生学习能力的深度培养[J].基础教育,2009,6(12):55-57.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