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德育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3-04-29宁霞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3年9期
关键词:对策研究问题

宁霞

【摘 要】中职德育新课程的实施给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带来新思路、新方法、新成效,但与此同时,在课程价值、教师特质、教学关系等层面存在一些问题。可从改进中职德育课堂教学行为入手,从活动教学模式推广、课堂教学行为训练、课堂教学反思训练、校本研修做优做实四方面找出对策。

【关键词】中职德育新课程 课堂教学行为 问题 对策研究

一、改进中职德育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行为对策研究的先行分析

根据教职成〔2008〕6号文《教育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设置与教学安排的意见》规定,2009年秋季入学的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新生开始执行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新课程。德育新课程的实施给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带来新思路、新方法、新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课程价值层面——课堂教学中课程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体现。主要表现为: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德育活动的外在形式替代了德育课程学科知识的建构,将德育课上成了班会课、活动课;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以课程三维目标中的运用目标施行过程覆盖了课程中蕴含的情感、态度、观念、价值目标及其生成过程,使得德育课堂越来越远离本身丰富的课程内涵而转向单一的诸如礼仪训练、心理咨询、生涯规划等功用。

第二,教师特质层面——与新课程相配套的德育教师队伍尚未成熟。主要表现为:有的教师课堂应变的教学机智缺乏,不能敏锐捕捉课堂生成的宝贵教育教学契机;有的教师在课堂设计及实施中指向情感目标的教学行为缺失,无法与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有的老师不能从课程的高度把握课堂,无法从生命发展的大智慧观照课程实施,因而无法提升课堂境界。

第三,教学关系层面——交互主体性课堂尚未生成。主要表现为:有的课堂教学“变身”为学生完成课前老师布置的“活动任务”的“展示”过程,课堂成为展示的场所,课堂是学生课前活动经验的重复呈现,而无新的动态生成;有的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组织、表演,教师成为站在一边的“观众”;有的教师将“问”与“答”的形式等同于师生交互活动,而不设计研究“问答”背后的师生“对话哲学”,学生成为配合教师完成“对白”的配角。

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陈旧的教学思路惯性影响。我们的教学思路仍在延续惯性,即教学是单一的线性逻辑、学生是被动地主动学习、生活被用来阐释知识。二是倦怠的教师生涯思考影响。部分教师不能对专业内涵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不能品尝到教育教学的乐趣,逐渐远离课堂幸福而陷入职业倦怠。三是简单失衡的评价机制影响。包括现行的绩效评价机制、对文化基础课教师的工作评价机制和教学考核评价机制都存在简单失衡的问题。

二、改进中职德育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行为的对策

在上述先行分析基础上,笔者研究试验了改进中职德育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行为的对策,即在教学模式层面推广活动教学,在教师个体成长层面进行课堂教学行为训练和教学反思训练,在学校中观管理层面做优做实校本培训。

(一)活动教学模式推广

即以“做中学”教育理论为指导,创设中职德育活动课堂,根本改变旧有的教学思路。“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选择上强调对准学生、强调实际、强调生活。它使得知识的获得与生活中的活动联系起来,学生能真正在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充满兴趣地、主动积极地进行主体性学习。

在多种“做中学、做中教”的方法中,笔者试行了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法,即将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的整体设计,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这是一种典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处理一个“项目”的全过程,进行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益处在于:第一,课程教学进行了项目化的整体设计,使课堂教学的眼光提升到了课程层面,使教学呈现出整体优化。第二,呈现出个性化的课堂和个性化的学生。试想,同样是教学“企业的生产与经营”,这个课堂的项目可能是汽修专业学生进行的“汽修厂竞争力考察”,另一个课堂的项目可能是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进行的“旅游商品店竞争力考察”,可能是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的“电脑配件经销的竞争力考察”,或者是物流专业学生进行的“小型快递公司的竞争力考察”。即使是同样一个班级,不同学生的项目也能体现出个性化差异。第三,真正实现主体性的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加强和维持学习者的成就动机,课堂上教师通过推动“任务驱动”和“管理任务”来促成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进而有效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

但我们在实践这一教学模式时也要注意一个问题:“从做中教”容易造成教学中过分强调活动的作用而对教学中的知、行关系产生偏差,也就是我们通俗说的“活动热热闹闹,学生开开心心,课后却什么也没留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克服以下偏差:一是活动中学生以经验的习得替代了认知体系的建构;二是活动中以情感的体验替代了价值观的树立;三是将生活中的问题在课堂中进行情境化、简单化设计后难以还原到生活中去,不能在实际运用层面给学生以现实的指导。

(二)课堂教学行为训练

课改实施中,我们会发现单纯的集中培训学习对教师的个体专业成长所起的作用有限:一是部分教师经过新课程培训后回到课堂上依然故我,按照过去的一套上课;二是部分教师将培训中学习到的教学设计原样搬到自己的课堂上,却“有形而无神”,无法取得实效。可见要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单纯通过理论培训、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讲座等是远远不够的。这是因为理论的培训必须有行为的训练作为后续支撑,唯有不间断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进行课堂教学行为设计和行为操作训练,才能将新课程理念最终落实在教学实践中。这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堂教学行为的设计和行为操作训练可以通过操练课来达成。

操练课是将实际课堂操练和模拟微观操练结合起来对老师进行课堂教学行为训练的一种方法。它以训练教师课堂设计能力和操作技能为重点,把教学观念转变和教学行为转变结合起来。操练课的运作包括课前准备、编写教学活动设计、实际课堂操练、课堂观察记录、评价研讨、修改方案、重新上课等程序,操练的教学行为有口语技能、教态技能、组织引导学生的技能、学法指导技能、激励策略技能、使用各种媒体的技能、提问技能、课堂反馈技能、课堂机智等,江苏省职教德育教科研中心组正在进行的“微课堂”活动就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课堂教学行为训练。

(三)课堂教学反思训练

教师职业是充满创造性的工作,其背后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内涵、教育人文内涵、教育伦理内涵,关注的是生命发展的大智慧。只有当教师自觉对自己进行完善的时候,才能关注到学生的完善和发展,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富有生命的价值。而教师的这种自觉完善需要不断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通过反思性教学训练实现反思性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将反思性教学定义为: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针对中职德育新课改实践发展,课堂教学反思训练的有效方式包括进行教学案例研究、教育叙事研究、教学日志研究和以实践研究为特征的课题研究。不同于纯理论性质的论文和课题研究,这种课堂教学反思要求教师将其纳入教学实践中的一个环节,在反思教学中教师方能学会将教育理论运用于实践,方能对教学内容做出独立的反思性决策,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四)校本研修做优做实

在我市中职德育教师师资培训中存在这样一个脱节现象,即基于市职教教研室层面的市级教研、基于教师个别研究层面的个体研修和居于这两者中间的校级层面的校本研修没有实现有机的一体化联系,主要原因是校本研修没有扎实开展。

校本研修着眼于对学生、教师和学校在共生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教师个体和群体共同成长为特征,并具有鲜明的校别特色。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主要在以学校为单位的在职阶段,通过扎实开展校本研修,能有效营造学校学习型组织的文化氛围,推动教师持续有效地开展“聚焦课堂”的教学研究并能贯彻整个职业生涯,这是市级层面和个人层面的教研无法达到的。

针对中职德育课堂,校本研究的有效形式多样,如集体备课、说课、听课、专题案例学习、主题研究论坛和课题研究,还有前文所提到的课堂教学操练课和反思性教学都可以通过校本教研扎实开展。近两年,全国、省、市开展的不同形式的“五课教研、两课评比”活动也可以成为很好的校本研修形式。

(作者单位:南京下关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对策研究问题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