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培养人才究竟该如何定位
2013-04-29张健
张健
【摘 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界定明确了人才培养服务面向,定位更加具体;整合了人才培养类型特征,定性更加全面;融合了人才培养划分类域,定界更加宽泛,具有较大的突破和创新,但也存在着能力特点不够突出、定义似嫌冗繁、“创新性”提法有些虚高、排序不当等不足之处。
【关键词】高职 人才培养目标 定位 “十二五”规划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关系到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的认定,关系到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澄明,也关系到高职教育类别特征和本质属性的规范,是一个必须慎思明辨、不懈追问的命题。
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演变梳理
考察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概念,必须放在历史的坐标系中予以审视,才能看清其演变发展的轨迹和不断追问的历程。1995年8月,国家教委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上,首次比较明确地提出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1999年底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对此做出新的界定,“高职高专教育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职成教〔2011〕12号)明确提出了“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2012年7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最新界定是“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考察“十二五”规划前的诸多定义,基本上都是“高+技能性”的复合,或者说是在二维组合框架内的微调,与之相比,“十二五”规划定义别开生面,有了较大的变化和创新。
二、“十二五”规划高职人才定义的创新与突破
(一)明确了人才培养服务面向,定位更加具体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联系最为直接的教育。但高职和中职的服务面向与对象又有一定的区隔。规划强调“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对应的则是转型升级产业和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较之中职对应的面向传统产业的一线操作性人才,显然有了层级上的区隔。而这样的区隔要求高职教育主要致力于培养升级后的高端产业和技术进步创新需要的服务经济发展的人才,其服务面向的特定领域异常明晰,定位也更加具体,有利于锁定自身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并进行相应的人才培养。
(二)整合了人才培养类型特征,定性更加全面
高职人才培养的类型特征或内涵界定,一直是人才类型定性的一个难点,也是人们反复琢磨、修订,力求完善的着力之处。但“规划”以前的高职人才定性仍有不少缺失。一是内涵过于单一。总是在“高层次实用人才”“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专门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概念上打圈圈,虽然这类界定意在突出高职教育“高技能”性的根本特征,无可厚非,但过于狭隘、单一、偏执,局限在技能之“高”的限定上,容易把高职教育引入“唯能论”“唯用论”的误区,这就难免招致人们的批判、挞伐。二是漏失了“高等性”“人文性”“发展性”等应有内涵,引致了人们长期以来对高职教育的“高等性”与“职业性”、“技能性”与“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本性”的无谓之争或钟摆式两极回荡的偏颇。
“规划”给出的高职人才定义,实现了根本性突破,一是跳出了旧的高职人才定义的框架,创新特色鲜明;二是“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多重限定,发展性是根本,复合性是特征,创新性是标高,体现了全面整合精神;三是多重意涵的整合,有利于克服非此即彼、执其一端的思维方式,纠偏意味明显。
1.发展性。长期以来,人们为了凸显职业教育不可替代的类型地位,拼命强调其“职业性”“能力本位性”,这一做法障蔽了发展性内涵的光芒。高等职业教育固然要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但也不能不讲高等性和发展性,尤其是当“致能性”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和自觉追求时,发展性就更应成为衡量人的全面发展的刚性指标。发展性是指人的发展朝向今后的延伸性和向上突破的拓展性,是一种动力机制,这一机制的生成是教育所提供和赋予的。从社会角度看,高职教育不能只注重人的工具价值,而忽略他的发展价值。教育不能把人作为手段,当成经济发展机器上的“齿轮和螺钉”,而应该尊重人的发展和成长的需要,把人当成目的,“全面和谐地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才能”(裴斯泰洛齐)。从教育的视角看,不能把教育仅仅当成谋职的手段或“敲门砖”,而忽略了对人的发展后劲的打造。教育不仅需要就业的现实关怀,也需要发展的终极关怀,更需要职业成长和发展的向上的动能和向前的助推。从学生本身的维度看,人不能光有职业能力,而失却人文底蕴。人不能光“谋职”,还需要“谋道”;不能光做“谋生之准备”,还需要“谋个性之发展”,需要提高生活质量,追求生命价值,而这一切都是基于人的发展的内涵建构和文化底蕴的打造。高职教育必须把发展性作为自己高扬的人本取向的旗帜。
2.复合性。复合性是职业教育根本特性的集成。虽然没有确指,但更具涵括性,理应包括知与能、知与行、智与能、学与做、德与技的统一与复合。它是由职业教育的特性和职业人才的特性两方面所决定的。职业教育的特性是复合的,它是一种跨界的教育,“跨越了职业与教育、企业与学校、工作与学习的界域”,在这种跨界中多元的教育要素或力量被复合为一体,共同作用于高职人才的培养。复合的职业教育必然培养复合的人才。这类人才是高等性与职业性的复合、技术性与技能性的复合、操作能力与智力技能的复合、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复合、经验的积淀与制作智慧的复合等。它不同于学科教育培养的单纯的“致知性”人才,而必须是知能兼备、行思兼具、学做兼善的复合型人才,是既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有制作智慧和实践能力的人。因而复合性是高职人才的根本特性。
3.创新性。把创新性设定为高职人才培养的目标维度,有一定的合理性。一是从高职的办学职能看,要求培养“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人才,为企业的竞争制胜、创新发展提供人力资源,这样的人才自然必须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否则,企业技术创新的使命就会失去担当主体。二是从人才的特性看,高职培养的人才具有复合特质,他们是一群集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于一身的应用型人才精英,是既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功底,又有技术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体现了高等性与职业性、技术性的完美融合,这样的人才当然具有学科型人才所不具备的实践创新能力。三是创新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标高和追求。就是说,虽然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创新型人才,但提出这样的培养目标,有利于引领高职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激发师生戮力同心朝向这个目标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三)融合了人才培养划分类域,定界更加宽泛
高职教育究竟是培养技术型人才还是技能型人才,颇有争议。“规划”前的主流观点都倾向于“高技能人才”“高端技能型人才”等。但也有不同观点,厦门大学裴云就认为“高职教育最本质的特征就在于其培养目标是技术型人才”,而且他认为,技术型人才一般被认为是由高职教育来培养的,而直接操作的技能型人才一般由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第三种观点是技术技能合成观。如华师大匡瑛、石伟平认为,只提“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定位,可能“造成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真空”,“使得技术型人才培养落空”,认为“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高技能和各类技术型人才更为合适”。王明伦研究员也持同样观点,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显然“规划”采纳了技术技能合成观。这样的定位,一是融合了技术技能两类人才培养职能,使高职培养面向更加宽泛,避免了二者纠结不清造成的无谓之争。二是有利于厘清技术技能上的认知迷误。姜大源先生批判了认为技术和技能是层次关系的错误观点,从定义看,技术是以文本形态呈现的尚未开显的设计与符号规范,体现的是人的构想设计能力;技能是对技术的开显,是应用专门的技术将研发设计的文本转变为现实存在物的能力。从技术技能的关系看,姜大源先生指出:“技能与技术不是层次的关系,技能是对技术的开显。技能作为人所掌握的技术,不是低级的技术,它有一个符合自身规律的层次递进发展的时空。”从技术技能的特征看,技能是以“动作难度大”为特征的,技术是以“知识含量高”为特征的,二者不可相互替代。撇开技术谈技能,技能无所依附;撇开技能谈技术,技术无由开显。所以姜大源先生亦认为:“职业教育涵盖了两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三、“十二五”规划高职人才定义存在的不足
“规划”提出的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义,吸收了一些新的合理意见和观点,对旧的提法进行了整合、调适、平衡与修正,有所突破和超越,具有全面、深刻、前瞻的科学内涵,但仍然存在不足。第一,能力特点不够突出,淹没在“复合性”的概括之中。第二,定义似乎过于冗繁,不够简洁。第三,“创新性”的人才特征提得过高,普遍做不到,少数能做到,又代表不了整体全局,所以这一提法有虚高不实之嫌。第四,几个表征高职人才本质特征的词语排序也有问题。发展性不应排在最前面,一要生存,二要发展,生存是基础,而生存的前提职业能力是寓于“复合性”之中的,理应居前;另一理由是,各种教育的分野在于培养人才的差异,所以高职教育应首先突出教育类型差异——职业性和人才目标差异——致能性,而这些应然性的要素都是包含在“复合性”之中的,所以复合性应排在首位。总之,我们认为高职教育的人才定义,一定要做到以能为据、以人为本,并将这两个目标尺度综合起来,构成一个真正体现高职人才培养内涵要求的价值规范和概念组合,引领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我们期待着新的、涵盖全面的、简洁明了的、突出职业和能力特性的高职教育应然的定义出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N].中国教育报,2012-07-22
[2]姜大源.职业教育立法的跨界思考——基于德国经验的反思[J].职教论坛,2010(10)
[3]裴云.高职教育本质的本质属性探悉[J].河南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5)
[4]匡瑛,石伟平.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换[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6(22)
[5]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姜大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构的理性追问[J].教育研究,2011(11):71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职业技术学院职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