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德育的实践与思考
2013-04-29孙焕燕
孙焕燕
摘 要: 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寓德育于情感之中、趣味之中和娱乐之中,潜移默化地使人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良好的道德情操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可见在音乐教育中融入德育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
关键词: 音乐教育 德育教育 爱国热情 道德情感 健康情趣
音乐课,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带学生玩玩唱唱,或传授一些音乐知识、歌唱的方法和器乐演奏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理解和表现能力等。其实,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是人类最美的语言,也是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音乐教学含有非常丰富的德育内容,充分挖掘和利用音乐教学的有利因素,在音乐教学和活动中渗透德育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一直把音乐教学与德育渗透结合在一起,在传授音乐知识的同时,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现就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与大家分享,以供大方之家批评指正。
一、挖掘德育因素,增强爱国热情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一句话很精准地对教师这一职业进行了解读,把“传道”放在首位,可见其重要性。音乐教师要以教材为内容,借课堂主阵地,分析教材,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音乐中感悟人生的真谛,学会如何做人,这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现行的教材中有很多关于爱国的歌曲,从标题或者是歌词中就可以找出,例如在欣赏《保卫黄河》时,我先介绍“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生平,他的《黄河大合唱》以黄河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以船夫号子表现中华民族的气概,以“黄河怨”的曲调控诉侵略者的暴行,以“黄河怒吼”表现全民族抗战的信心与决心……使学生情绪渐趋激昂。在听《黄河颂》时,学生完全沉醉其中。“气势磅礴、汹涌澎湃的黄河在撞击我的……”、“我仿佛看到了黄河之水激起的千层浪”!课后学生纷纷发出感慨,对祖国的热爱溢于言表。
音乐中描绘的美丽多姿的山川景物随处可见,如那“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草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赤壁浪花;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南国秋色;故乡的榕树,故都的秋景……通过学习这些音乐之后,日积月累,学生就会在内心深处激发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对青春年华的珍视,对完美人格的追求,对理想事业的渴望等健康美好的思想品德,最终达到树立理想、追求生命价值的目的。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道德情感
多媒体的运用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提供了便利,可将音乐中的图像、内容、节奏等展示给学生,调动他们的眼、耳、手等多种感官,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欣赏《春之声》可用多媒体技术营造优美的春天气息,使学生置身于葱郁的森林中体验各种不同的动物形象。虽然没有看到真的动物,但通过音乐感受到灿烂芬芳的花儿,翩翩起舞的蜂蝶。又如学习《黄河颂》时,一幅幅气势磅礴的黄河图片,可以大大地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进而净化心灵,由此激发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环境的关切。
音乐不仅是欣赏,更是表演。通过表演,音乐除直接作用于学生感官之外,还拥有了另外的独特的感情色彩,加深了表演者的内心体验,对音乐有了更深刻的领会。以角色扮演体会情境,用的最普遍的是童话、故事中角色的扮演,带领学生自编自导音乐剧,这种以角色扮演体验情境学生最为积极、喜爱。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再现真善美与假丑恶,远胜于空洞的说教。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使受教育者获得真挚情感,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强化德育效果的保证。因此只要我们用心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或组织有意义的活动,通过巧妙的点拨与暗示,把学生引入理想的境界,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学生,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一定会被激发出来。
三、以美育人,培养健康情趣
网络的出现,使传播变得更快更广,在利的背后我们也看到弊的存在。现在流行歌曲是最受学生喜爱的音乐,但很多思想内容不健康的歌曲,经过网络的传播,极大地损害了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我们有义务与责任让学生认识到其危害,培养他们正确的健康情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不仅告诉学生什么样的歌曲是健康的、是美的,而且列举实例并选择学生喜爱的歌曲进行教唱。例如在欣赏腾格尔的蒙古民歌《天堂》时,我引导学生闭上眼睛聆听并想象歌曲描绘的画面,然后再用语言表达出来,目的是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提高审美情趣,潜意识地得到美的教育,受到美的启迪。教师要充满感情地引领学生,以丰富的形式、优美的抒情语言,使学生的情感与作品呼应、共振,在春风化雨的无声滋润中,不知不觉地抵达心灵深处。《梅花三弄》的作者把对梅花那高洁的内在气质的理解和感受,用简洁、从容的旋律,清脆、晶莹的音色将其表现出来,让我们领略到幽邃的梅香;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其旋律的轻柔优美和谐,使人顿时产生一种想翩翩起舞的冲动;《春江花月夜》为我们展现的是风情万种的绝美的月夜……经过这些音乐的熏陶,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音乐的感染渗透,并不断强化、升华,达到培养健康情趣的目的。
音乐教学在与德育融合的时候,还要注意找准融合点,紧扣教材,自然融合;把握融合时机,寻求最佳结合点,增强针对性;掌握融合度,把握学科特点,增强融合生动性。
总之,音乐学科的德育渗透,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它是多方位、多层次的。只要因材施教,寓情于教,就能有机地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思想陶冶于一炉,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发挥课堂教学德育的主渠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