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播撒阳光 收获快乐

2017-03-31曹璐

学周刊 2017年11期
关键词:爱国热情责任感德育

曹璐

摘 要:德育和美育是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传统的“重智育、轻德育、略美育”教育模式已经大为改观,尤其是在小学舞蹈教学中,德育与美育的结合性教学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学生不但能在优美的舞蹈中增强体质,陶冶情操,感受舞蹈所蕴含的美感,而且能够通过舞蹈之美,升华社会责任感和时代荣誉感,同时这也为构建积极、和谐、互助的校园环境及社会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德育;小学舞蹈;爱国热情;责任感;寓情于舞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1-021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1.138

舞蹈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舞蹈教学中美育与德育的相互渗透作用,达到引领学生发现美好,相互关爱,提升社会责任感,懂得感恩、奉献的目的。

一、小学德育教育在舞蹈美育中的意义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起始阶段,这一阶段的德育教育,可以深刻影响到学生未来性格的形成以及待人接物习惯的养成。如果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缺失,将会造成学生社会责任感淡漠,缺乏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难以融入集体氛围等不良影响。

由于小学舞蹈课是美育教育的主阵地,所以小学舞蹈课上要将德育与美育结合进行,使学生在感受舞蹈魅力的同时,也能够得到良好的德育渗透,从而以舞蹈表达对祖国、对社会、对亲人、对朋友的关爱。

二、德育在小学舞蹈美育中的渗透方法

(一)带领学生发掘舞蹈中的山河之美,激发其爱国热情

祖国河山雄浑壮美,对祖国的热爱和赞美在舞蹈中多有表现。作为一名专业的舞蹈教师,我在教学中引入对学生的爱国教育,带领他们发掘舞蹈中的美感和内涵。

以舞蹈教学《塞北的雪》为例,这个舞蹈节奏较为舒缓,教师在完整演示舞蹈动作衔接后,就要对舞蹈内涵进行解析,使学生明白这个舞蹈是通过塞北的雪这一特定事物,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所以,在舞蹈的演示过程中,不但要强调学生的标准舞姿,还要充分调动其主观感受,在肢体语言与表情的运用上,充分表现出发自内心的赞美和热爱。这种发自内心的感受不是学生主观理解的产物,而是要通过舞蹈教师对舞蹈内涵的讲解一步步渗透到学生心中,这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同时也是由理性认知升华到德育层面的有效捷径。

这样,通过舞蹈《塞北的雪》教学,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在舞蹈中感受“大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更为具体地感受到祖国的山河之美、和谐之美、韵律之美,《塞北的雪》舞蹈教学可以说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

(二)舞蹈与亲情及社会责任感的相互渗透

舞蹈所要表达的不仅仅是形体美,它还能充分表达对人间真情的赞美。在开展舞蹈教学的同时,教师也要充分利用舞蹈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人间真情的可贵,让他们在舞蹈中学会感恩、学会奉献,这也是德育在舞蹈美育中的渗透表现。

在带领学生排演舞蹈《鲁冰花》的过程中,我会先让学生了解这个舞蹈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即对母爱的赞美。该节目在六一儿童节联欢会演出时,我刻意安排了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互动:学生家长在舞台两侧就坐,学生在舞蹈表演过程中与家长进行眼神交流,当旋律进行到“妈妈的心啊鲁冰花”时,学生在家长一侧单膝点地,并将头依偎在家长膝上——这些动作一气呵成,现场掌声热烈,感恩氛围浓厚。通过这样的表演形式,能够建立学生对家长、对社会的感恩心态,有利于德育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以优美舞蹈激发构建和谐校园的正能量

现代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对人际关系较为淡漠,而且自我中心意识较强,缺少同学间的理解和互助。在这种情况下,和谐的校园氛围难以实现,而校园就是社会的缩影。如果在这一阶段学生的集体互助意识缺失,將会造成学生缺乏社会安全感、孤僻、性格极端、行为过激等不良后果。所以,以舞蹈形式进行和谐校园的渗透教育,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

我曾就舞蹈《李小多分果果》进行校园友爱教育,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效果良好。该舞蹈节奏明快,表现了一个叫李小多的小朋友把大苹果分给同学,小苹果留给自己的友爱精神。通过舞蹈中的角色扮演,学生认识到了“分享、奉献、友爱”的精神内涵,明白了只有“我为人人,才能人人为我”的道理。

三、开展小学舞蹈美育与德育渗透的注意要点

(一)避免理论说教,做到“寓情于舞”

“寓情于舞”是教师开展德育教育的最好方式。在舞蹈中融入教师的真感情,学生就会转变视觉角度,教学的感染力就会大幅度提升。同时,学生也能够通过老师层层渗透的真情演绎,了解舞蹈中的独特意蕴,进而与自己的理解相结合,这样的方式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二)做好舞蹈教案,选择有代表性的舞蹈

教师在进行舞蹈美育与德育教学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教案准备,因为这是教学成功的基本保障。选择有代表性的舞蹈作为教案资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选取舞蹈类型时,教师要做到流行与经典之间协调统一,突出一个“新”字。

在选择经典的《七色光》《春天在哪里》《我的祖国》等舞蹈教学时,还要与时俱进,选择学生比较喜爱的流行舞蹈开展教学,这对学生的舞蹈兴趣、课堂注意力等都有非常明显的提升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舞蹈教学中只有做到美育、德育并重,才能使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体会到人间的真情大爱。播撒阳光,收获快乐,通过德育与美育的相互渗透,不仅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会感恩,珍惜亲情、友情,还能激发校园正能量,加快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参考文献:

[1] 吴伟生.谈舞蹈教学中表现力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0(14):217.

[2] 李想.试论舞蹈教学中的情感表现力[J].考试周刊,2011(20):225-226.

[责任编辑 房晓伟]

猜你喜欢

爱国热情责任感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高中历史教学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初探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责任感油然而生
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激发爱国热情 振奋民族精神 凝聚人民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