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考察:学界关于民生问题的研究
2013-04-29杜惠敏贾友军张涛
杜惠敏 贾友军 张涛
摘要: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全局。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是党和政府高度关注的焦点,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催生了学界研究民生问题的新热潮,近年来学界从不同角度对民生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拟对学界近年来民生问题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简要评述,以期掌控前沿动向和研究脉络,有助于推进理论探讨的深入升华。
关键词:理论考察:民生问题:评述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3)01-0143-04
国以民为本,民以生为先。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全局。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大催生了学界研究民生问题的新热潮,本文拟对学界近年来民生问题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简要评述,以期掌控前沿动向和研究脉络,加强学习加深研究。
一、民生及民生问题的概念研究
学界对民生界定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六种观点。(1)广义论。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2)狭义论。民生主要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3)动态论。民生是一个历史概念,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具有不同的内涵,民生问题的内涵和外延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随之扩展。(4)相对论。本质上讲民生概念是相对的。纵向上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民生含义;横向上看不同国家,由于国情有别,民生含义也会有所不同。(5)学科论。经济学角度看,民生反映在经济发展中人们的收入、就业、消费等方面。社会学角度看。民生则是关系到社会各阶层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事关社会能否实现公平正义和长治久安,以及社会制度是否具有先进性。政治学意义看,民生问题解决的好坏则直接体现为我们党执政能力、执政水平是否到位和执政地位是否稳固。(6)角度论。现代意义上的民生纵向看民生是指全体社会成员的生长老病死。涵盖了人生的各个阶段:横向看民生是指全体社会成员的衣食住用行,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程度看民生又可以分为生存型民生和发展型民生。
学界对民生的内涵外延界定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1)层面论。狭义上的民生从社会层面看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的状况。”民生问题包括由低到高的三个层面的内容:第一层面指民众基本生活状态的底线:第二层面指民众基本发展机会和发展能力:第三层面指民众基本生存线以上的社会福利状况。(2)制度论。当代的民生问题有内涵和外延之分:一是民生问题就是指与广大人民群众生存和发展直接相关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包括食、衣、住、行等基本需要,具体内容包括,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等等。二是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对于社会成员应尽的重要责任。我国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其内涵是指各级政府有责任解决的与广大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直接相关的基本的问题。(3)界说论。民生外延有四种界说,一是孙中山先生界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二是《辞海》界说:“民众的生计、生活”、“平民的生计”。三是着眼点大都在利益分配领域,所谓的“四内容说”、“五内容说”或者“多内容说”。四是物质生活和非物质生活的两方面说。也有人提出民主、环境问题也是民生的重要内容。
学界对民生问题的界定主要有三种观点:(1)需要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生问题是要满足人民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包括基本营养、基本教育、基本住房、基本保障和基本职业等。(2)矛盾论。民生问题仅指民生领域中的突出矛盾,是社会价值和利益分配不和谐的表现。(3)利益论。所谓民生问题,就是有关国民生计与生活、生存和发展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它是一个由多要素构成的系统,在其逻辑展开中必然呈现为——在经济生活中,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得以实现;在社会生活中,人民群众普遍需求的公共服务得以享受;在文化生活中,人民群众合法的文化权益得以落实;在政治生活中,人民群众正当的政治权利得以保障等一系列问题。
二、民生问题的基本理论研究
学界关于民生问题的基本理论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生的理论渊源
对中国民生理论来源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1)我国自古就有以民为本、重视民生的政治主张和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为后人批判地继承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思想。结合古代的民本观念。提出了民生史观,进一步推进和发展了民生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自己的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民生思想。(2)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形成的直接来源是马克思主义的民生思想,文化来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生思想,重要来源是孙中山的民生思想。(3)中国民生理论受到中国古代民本思想、西方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影响。学者的共识:中国民生理论的源泉来自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但对西方人本主义研究有上升空间。
(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
对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内容和构成要素研究主要有二三种观点:(1)理论说。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就是有关现实的个人的生计与生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原理。民生问题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和价值目标。(2)静态说。马克思的“民生”静态上是由“现实的个人”、“他们的活动”以及“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三个要素高度整合。“现实的个人”是民生的主体,“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是民生的起点,“他们的活动”是民生的载体、轴心,这是马克思民生思想中的“原初生活态”。(3)“三纬”说。逻辑起点: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人的一切活动的源泉和动力;贯穿主线:实践。“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马克思对民生思想的一种表达,实践是贯穿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的主线;目标旨归: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的社会里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三)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
对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内容研究主要有两种观点。(1)四点说。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民”思想: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富民”思想;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利民”思想;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民”思想。(2)五点说。人的生存和发展及其现实满足程度是发展民生的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发展民生的宗旨:人民群众是改善民生的主体和依靠力量:“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民生思想的核心;发展生产力,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是发展民生的保障。
三、民生问题的社会实践研究
学界关于民生的社会实践研究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中国共产党的民生实践
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进行民生实践的方针政策、措施,有三种观点。(1)时代论。毛泽东时代,解放民生必须建立人民的政权;必须彻底废除封建的土地制度;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邓小平时代,发展生产进行经济建设,建设物质文明;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制定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决策;江泽民时代,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的发展举措和发展民生、普惠民生的四大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两个根本性转变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胡锦涛时代,提出群众利益无小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为民”原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改善民生的新任务和新目标;改善民生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制度论。应将改善民生上升到基本制度安排的层面;应将改善民生的中长期目标定位在建立一个初级的社会保障体系;应将以民生为基本着眼点合理安排公共投入的优先顺序;应将改善民生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有机结合在一起。(3)体系论。逐步建成能够适应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服务型政府体系;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能够提供基本公共产品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能够广泛容纳社会成员的现代职业体系:逐步重建能够推动社会整合的社会信任体系;逐步建立保障保护社会成员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安全体系。这些有关民生大事的体系建成了,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也就有了制度性的保障。
(二)中国共产党的民生经验
主要总结中国共产党民生实践经验,有三种观点。(1)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民生建设;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以人民群众为主体力量;用发展的手段解决民生问题;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生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主动汲取国外民生建设的经验和做法。(2)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好党群关系,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把民生与民主、物质与精神、生存与发展问题统筹解决;采取不同的对策和举措,分阶段稳步推进;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3)民生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解决民生问题是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的前提;用发展的办法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制度建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坚持统筹兼顾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制止与民争利的腐败行为。
(三)国外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与经验
主要分析国外解决民生问题的措施与经验,有四种观点。(1)分析民生问题对苏联影响:摧毁了人民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动摇了民族团结统一的基石,消蚀了苏共执政合法性的源泉。提出教训: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改善民族地区的民生状况;坚持反腐倡廉。(2)分析了越南民生政策措施:建立完善为公共服务的保障政策体系;鼓励人民尊法致富,减少贫困与饥饿,保障社会公正;改革公共服务领域的管理机制,由行政机构的分配制转到自主制;计划生育,注重解决社会矛盾等。提出经验:市场经济改革要求经济增长要与社会公正同步;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的市场经济制度中实现社会公正;发挥国家管理和宏观调控推动经济增长、确保社会公正的重要作用。(3)分析欧盟国家解决民生问题的成功做法:建立覆盖广、层次高、功能多社会保障体系,实行“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建立了扶持三农和弱势群体的平衡机制,缓解和防止两极分化;发挥国家社会协调机制,调动社会力量共管共建;建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安全机制,弱化消解社会矛盾冲突;建立环保机制,实现全民参与、共建家园。(4)分析总结了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古巴等各国执政党在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保障教育经费,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培训和援助;强化服务职能,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推行“居者有其屋”计划,实现住房保障法治化;实行全民养老保障制度,完善社会养老模式。
四、关于民生问题的研究评述
当前,学界对民生问题的研究日益深入,阶段性成果为今后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研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去探索。
(一)理论研究具有系统性但缺乏创新性
民生问题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当前对民生问题的研究基本遵循着“什么是民生及民生问题一历史现实未来”这样一条发展轨迹展开研究,且在各个子系统中产生多个研究子域,各子域之间纵横交织。子系统研究包括民生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与理论;中国共产党民生实践与经验:国外民生实践与经验。研究成果众多,理论研究形成系统,但理论研究缺乏创新性和突破性。
一是强化对民生和民生问题内涵和外延的科学界定研究。学界对民生的科学内涵已有了基本定位,应结合历史与现实、国内与国外,内涵与外延的全方位视角,更为科学、全面地商榷、厘定其精确的涵义。二是加强理论渊源中的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研究,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如何汲取其科学合理的营养成分。构建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理论依据。三是加强当前东西方国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民生实践和经验研究,尤其是学习与借鉴两方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阶段解决民生问题的做法。四是加强对当前我国民生建设实践的规律研究,不仅要从宏观视角上研究当前民生建设的一般规律,而且要从微观视角上研究各区域、各地方民生建设的特殊规律。
(二)理论研究具有学术性但缺乏实用性
对民生及民生问题的理论研究中,存在着不断抽象化和理论化的倾向。有的学者在强调民生相关概念、理论研究中注重学术性,却与现实民生渐行渐远。在学术性与现实性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契合点,在民主问题的解决中要结合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因素和措施,才能在理论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推进民主建设的实践进程,才能实现理论研究的归宗,成为实践的向导,有机糅合理论研究的学术性与实用性。
一是加强理论前瞻性研究,从民生建设的地位、价值、内涵、指导思想、目标、路径等方面着手,努力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的民生建设理论体系,发挥理论先导作用,为党和政府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与时俱进的学理支撑。二是加强国家民生建设工程,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民生建设的发展战略策略,指导各地区民生建设实践运行。三是加强国家政府制定政策、制度、措施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的研究。保证用科学、合理和可操作的制度来对政府、社会、市场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规约。发挥国家、社会、企业、民众各方积极性,通力协作,齐抓共管,保证人民充分享有改革发展成果,保证民众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的研究。四是加强地方性民生工程建设,制定各地区实际的民生建设的发展战略策略,完善各级领导体制建立健全,保证落实国家民生政策策略。
(三)研究视域具有丰富性但缺乏深入性
民生及民生问题研究视域较为丰富,内容囊括了民生的基本概念、理论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中国民生问题的表现、形成原因、特点及对策:中国共产党改善民生的实践和基本经验的总结:西部民族地区民生问题发展状况、困难问题、发展路径;国外民生实践的经验借鉴与思考等,研究成果众多。但理论研究深度和比较研究有待加强。
一是加强对民主问题产生原因研究的视野拓展,阐述明确问题的关键和重心,加强民生问题解决战略、策略、路径、措施的研究;二是加强对中外民生问题的比较研究,如当前东西方国家、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民生实践和经验研究,尤其是学习与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后工业化阶段解决民生问题的做法。三是目前对民生问题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理论、国内的视域上,而对微观层面如何发挥各级地方部门、社会组织、民众的主观能动性,如何把理论研究成果用以指导社会实践问题解决方面的研究尚待加强和深入。四是加强地方民生问题实证研究,推动研究成果与民生实践的融合,注重解决民生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研究方法具有科学性但缺乏综合性
关于切实和改善民生的路径很多学者只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强调单一的手段和途径,或把改进的重点和重心放在一个领域内,思路有些狭隘,会使得措施太过单一,不利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进行。
今后关于民生问题的研究,应该从综合的角度进行研究,多管齐下的综合对策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论上一是需要糅合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哲学、心理学等综合学科的研究,拓宽研究思路。二是采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文献分析、归纳总结等多种研究方法,创新研究范式。三是从不同的视角对中国民生问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跨学科研究,加强研究的广度、深度和力度。
责任编辑 杨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