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职独立实践课的效果

2013-04-29李平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李平

摘要:传统独立实践课采用“人物驱动”式教学,存在多方面不足,对《c程序设计实训》独立实践课开展改革创新,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解决时间紧任务重问题,提高实践课时间利用率,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打造高职独立实践课有效课堂,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得以提高,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关键词:独立实践课,教学改革,有效课堂,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1672-4437(2013)04-0040-03

为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高职院校开设独立实践课,对相关课程内容或专业综合内容进行实训。该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

1 传统独立实践课教学存在不足

目前,独立实践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即教师布置实训任务,学生按要求在规定的实训时间内独立完成任务,考核在实践过程中进行。计算机大类的《C程序设计实训》就是独立实践课之一,然而该课程仅使用“任务驱动”教学,存在以下不足:

(1)所有学生被动接受同一任务,不能发挥特长。

(2)不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不同能力的学生无法做到区别对待。

(4)每个独立实践课都会有个别学生放弃实训或交半成品的作业,导致实训流于形式,效果欠佳。

(5)时间利用率不高:实践课结束时。

因此独立实践课教学亟待改革。

2 影响独立实践课效果原因调查与分析

在已开设了《C程序设计实训》实践课的班级针对传统独立实践课的教学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独立实践课中的兴趣所在、收获所在、困难所在、时间利用率、实践任务能否独立完成等。其中“程序设计最困难的是哪一部分”问题的问卷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在程序设计实训方面有一定困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看到题目没有思路无法设计算法,二是程序编码能力差,三是上机调试通不过时没有能力修正错误。问卷中学生也给出了他们喜欢的实践课教学方法。根据问卷结果汇总独立实践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利于教学及制约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因素,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实践,发掘解决问题的对策,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1)在独立实践课进行中如何做到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

(2)探索“项目驱动、团队作业”的实训教学方式;

(3)提高独立实践课课堂效率;

(4)延伸课堂时空。

3 提升独立实践课的效果

独立实践课分为:教师讲、学生练、实训成果检验三个环节。提高每个环节的效率,独立实践课有效性才会随之显现。

3.1 教师讲一引导学生主动投入,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

教师讲所用时间最多占独立实践课总课时十分之一,必须高效率。本人认为高效课堂的标准应该是:内容精彩,操作性强,学生主动投入,有可以拓展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3.1.1 引导学生主动投入

高效课堂要求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困难,充分利用可利用的道具,短时间内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引导学生主动投入,把热点问题引到课堂里;把学生的兴趣爱好编到案例里,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用学生身边的实例,用可以发挥的开放性话题,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魅力。用图、文、声、像等信息呈现相关教学内容。比如,《C程序设计实训》课程中的“函数定义与调用”,本是枯燥无味的实训题,我们上课时,将函数的定义与“能力源智能小车”完成指定任务联系起来,先放映智能小车工作视频,再带学生到实训室观看智能小车的表演,分析智能小车完成各项任务的程序段,实例化呈现智能小车运动由事先编好的函数调用实现,使得教学要点易于理解,使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新颖性、趣味性和简洁性,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主动投入实训,课堂效率有较大提高。

3.1.2 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

教师讲,不要求100%的学生掌握100%的教学内容,按照学生能力分组,允许学生根据本人的特长有所偏重,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听课重点放在算法设计上,语言能力强的学生重点放在程序阅读与书写上,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重点放在程序调试上,讲课过程设置学生参与环节,突出一强多能,使学生的特长在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显现,在一强上找到自信,达到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目标。

3.2 学生练一“项目驱动、团队作业”的独立实践课教学方式

3.2.1 实训项目设计

实训项目分为教师设计项目和学生自主设计项目。

教师设计实训项目,依据课程标准和“提出问题一操作练习一解决问题”的流程,将实训内容融入项目中,实训过程突出知识应用价值,让学生在实训中收获解决问题的喜悦增加“练得实用”的感觉,完成一个实训项目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比如,把控制智能小车的前、后、左、右移动作为“函数定义与调用”练习的项目。学生设计程序是否正确,通过运行程序控制智能小车的运动可以直观看到,正确的程序能够精确控制智能小车的运动方向,类似的实训项目有针对性、新颖性、趣味性、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训过程中。

学生自主设计实训项目,教师只提出实训要点,学生根据平时相互间了解,自由分组组建团队,每位学生必须参加到一个团队中,团队成员共同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寻找可以用c语言解决的问题作为本团队实训项目。避免各团队题目重复。学生团队能够做到发挥集体智慧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项目,比如用分支、循环、结构体等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程序,通讯录管理,让机器人跳舞等程序。

3.2.2 “项目驱动、团队作业”实训

无论是教师设计的项目还是学生设计的项目,允许团队共同完成。团队根据成员特长分配任务,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做算法设计,语言能力强的学生做程序编码,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完成程序调试,文字功底厚的学生写程序文档,团队成员分工合作,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务,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用集体的智慧,完成算法设计计、编码、测试等工作,写出程序文档,从而完成程序设计实训。教师参与实训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学生做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完成任务。

3.2.3 提高实训效率

“项目驱动、团队作业”的独立实践课实训方式,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每个学生的特长,分解实训难度,提高时间利用率,团队成员在实训过程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了学生上独立实践课的积极性和作业质量,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答辩环节促使学生掌握集体智慧。团队作业结束时,安排程序设计介绍与答辩环节。随机抽取团队成员介绍程序设计思路并答辩,该团队之外的师生担任专家评委和测试员。被抽到的学生介绍所程序设计思路程序功能、特点、演示操作方法,对评委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介绍与答辩的得分计入团队作业总分。每个团队成员只有全面熟悉自己团队的程序,真正了解程序,掌握程序设计实现工作内容,将团队共同完成的程序变成自己的东西,才能顺利地介绍程序并完成答辩。促使学生掌握用集体智慧得到的成果。

完成一个实训收获多项成果。学生在各个团队的介绍与答辩过程中,能够了解不同团队的不同程序设计思路,吸取其他团队的经验,掌握多种程序设计方法和思路,完成一个实训收获多个成果。

教师反馈与及时评价环节不能少,及时反馈和评价能够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培养他们应用知识的意识和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强化记忆。

3.2.4 延伸课堂时空

除把握好教师讲、学生练、实训成果检验三个环节外,充分利于网络教学平台,把好案例、程序设计题库上网,为学生独立实践课提供参考。建立独立实践课专门网站,设立师生交互栏目,师生随时随地可以通过网络交流,为学生学习提供方便。发布学生优秀实践课成果,实训成果共享。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了课堂时空。

4 收获

通过打造独立实践课有效课堂探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克服了传统独立实践课教法的不足,做到了在独立实践课堂充分发挥学生潜能和特长,区别对待不同能力的学生,探索适合高职院校独立实训课教学模式,提高实训时间利用率,使学生完成一项实践,收获多项成果。学生主动投入实训,教学质量有了提高。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改革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生物“有效课堂”三步曲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