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构高中语文教材模式

2013-04-29奚冬梅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4期
关键词:合并高中语文

奚冬梅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科书具有开放性,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才能更有效地落实新课改的基本理念。本文以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例,针对其建构瑕疵,阐释了高中语文教材重构的必要性,并初步探讨了新型的重构模式,即“并、连、增、替”。实践表明,这种模式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发挥了教材作为范例的最大功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重构;合并;钩连;增加;替换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3)04-0092-03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科书具有开放性,“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和选择的空间”,“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参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建设”,“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它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这无疑将对旧的教材观形成有力的冲击。“用教材教”不是抛弃教材,而是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审视利弊,大胆取舍,合理补充,有效重组,以更科学、更有效地“教教材”,是谓“教材重构”。作为一线教师,对这些新的理念,不能熟视无睹,更不能抱残守缺。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努力更新观念,形成新的教材观。教材的范围很广,为了便于操作和叙述,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以下简称《欣赏》)为例初步探讨语文教材的重构问题。

《欣赏》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的框架,以诗歌散文鉴赏的理论和方法为主线建构教材、组成教学单元。这种注重理论建设的想法为中学语文教育界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材的建构方式脱离了高中学情,也不太符合诗歌散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就诗歌鉴赏的基本规律而言,应该是由感性而理性,先有大量的鉴赏实践,然后才可能领悟个中三昧,这个过程是“举三反一”,甚至是“举百反一”;同时,高中生基本积累有限,对他们来说,大量而具体的鉴赏实践对提高鉴赏水平更为有效。正如著名学者周啸天先生所说:“正如学习游泳不能单靠书本一样,提高鉴赏力也不能仅凭读点文学理论可以奏效,具体的阅读与欣赏才是不二法门。”

二是《欣赏》选篇偏少,名家名作缺席,选修教材的特质不鲜明。笔者以为,一本好的诗歌散文选修教材应该是一部出色的美文选本。选篇需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让学生在具体的鉴赏实践中学习鉴赏的基本方法,“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从而最终达成选修课的教学目标。而此选修教材人选诗歌作品仅有30篇,散文作品也仅有18篇,且名家名作缺席,对文学史上的重要时段蜻蜓点水,所选非人,难免使这本选修教材的品质大打折扣。其他诸如风格流派、诗词格律等,尽管偶有涉及,但基本上是语焉不详。可见,教材存在着巨大的重构空间。

基于此,笔者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大胆打破了原有教材的编排,对多种版本的语文教材进行研读、整合、整体设计,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教材重构模式,即“并”、“连”、“增”、“替”。将同一作家、相同主题、风格相近、手法一致的作品合并、钩连,课例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原有的课本,或增加或替换,其他版本的教材、名家名篇,都可以成为教学的课例。通过这种重构模式,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发挥了教材作为范例的最大功用。下面就具体介绍这种重构模式。

“并”——合并

前面我们谈到《欣赏》是以诗歌鉴赏的理论和方法为主线建构的,而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粤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元曲选读》,均以文学史的发展脉络、文学风格和文学流派为依据编写。从高中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笔者认为后两种选修教材更符合当前高中生的学情,也更有利于实施教学。如果不对人教版选修教材《欣赏》进行重构,学生很可能对古典诗歌发展的脉络以及主要题材、风格、流派等印象模糊,一派混沌。因此在教学中我把教材中三个单元的诗歌进行调序整合,使其形成异于教材编排的新专题:可以把同一作家的作品合并在一起,如把李白的《越中览古》、《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调到一处,形成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歌专题;可以按照作品的风格,把不同作家的作品合并在一起,如把李清照的《一剪梅》、姜夔的《扬州慢》、周邦彦的《苏幕遮》等调到一处形成婉约词专题;也可以按作品的主题把屈原的《湘夫人》、《国殇》,杜甫的《蜀相》、《阁夜》,陆游的《书愤》等调到一处,形成爱国诗歌专题。这样的合并能够使学生形成对作家、作品、流派或某一专题的总体感知,从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和水平。

“连”——钩连

“连”即“钩连”,指在教学时,要打破教材的各模块之间以及选修课与必修课甚至与其他教学资源彼此隔膜的状态,使知识相互钩连、融会贯通,从使学生对该学科有更全面、更系统的认知。教材作为多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汇集的“信息场”,虽然各模块的教学目标不同,但它们之间并不是孤立的,教学时我们依然需要建立一个渠道,让它们之间互相流动、互为补充。如教学《欣赏》里的散文《庖丁解牛》、《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时,可以钩连《先秦诸子选读》里的《庄子选读》、《论语选读》以及《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研读》的“儒道互补”专题;教读《西门豹治邺》、《大铁椎传》之类的传记作品,可以钩连《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中的“传记理论知识”专题,为学生阅读传记作品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有不少作家,他们的作品会多次出现在必修课和选修课中,为了有利于学生对某个作家或作品形成总体认识,则有必要把必修课与选修课钩连起来。例如我们在教学《欣赏》里的“项羽之死”时,为了更全面地把握项羽自矜功伐的性格特点,可以把它与必修课里学过的《鸿门宴》钩连起来;而教学中涉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等,可以钩连必修五“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和句式》中的相关知识,以便教给学生触类旁通的学习策略。

教材所选的课文大多是大浪淘沙后的经典之作,其中的古代诗文对后世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我们教学时,可以把受其影响的一系列作品钩连在一起。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化虚为实,以水之多喻愁之多;而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同样使用这一手法,将愁绪具体化,言愁多愁长;李清照的《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又进一步让“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并且可以用船来载;王实甫《西厢记》之《正宫·端正好》“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又把“愁”从船上卸下,装在车子上;当代朦胧诗人舒婷的《思念》,更是将无形的思念化作“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通过教材范例与课外教学资源的衔接、钩连,不但让学生掌握了诗歌中化虚为实的艺术手法,更使学生明白文学必须有所继承,同时又必须有所发展的规律。

“增”——增加

“增”是指在学习某一专题或课文时,为了形成对这一专题或这类课文的全面了解而增加一些相关的内容。中国是诗歌的国度,特别是唐宋时期,诗人辈出,流派众多,佳作灿若星河。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感受唐诗宋词的魅力,在教学中我特意增加了“唐诗之旅”、“漫步宋词”两个部分。其中,“唐诗之旅”增加了大家、名家,以及在唐诗发展过程中有一定影响的诗人的作品,如浪漫飘逸的李白诗、沉郁顿挫的杜甫诗、诗画一体的王维诗等等,这样,重点突出,主次分明;“漫步宋词”则增加了教材没有人选的宋词名家的作品,如“龙腾虎掷”的稼轩词、“缠绵悱侧”柳永词,所选词作无不以鲜明的形象、强烈的激情、优美的意境和浓郁的诗味,“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这样的重构,拓宽了诗歌的阅读视野,也进一步丰富了选修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有利于学生更详细地了解中国诗歌的发展脉络。

“替”——替换

“替”是指把模块中虽经典但并不一定适合现在的学生阅读欣赏的作品替换成其他作品。按照本地的教学计划,《欣赏》要在高二上学期的第二学段完成。即30首诗歌和18篇古文要在9周内完成,这样的教材和这样的安排很明显严重脱离中学教学实际。结果只能是教师拼命赶进度,学生马不停蹄地换思路。这种走马观花式的教学,只能说开过这门课程,实际效果可想而知。为了体现选修课程的设置理念,让学生充分享有选择权,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大胆替换甚至删除那些代表性不强、艺术价值相对欠缺、甚至有凑数之嫌的作品。例如在此选修教材中,宋诗只选了陆游的《书愤》一首,元曲只选了睢景臣的《高祖还乡》一首,而这两首均非宋诗、元曲的代表作,选黄遵宪的《今别离》则有凑数之嫌。因此我果断将三首诗换下,分别替换成了朱熹的《观书有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特别是朱熹的哲理诗,让学生在寓哲理于形象的鉴赏中感受宋中兴期诗歌的独特风貌。

在“散文之部”“文无定法贵在鲜活”单元中,推荐作品是苏轼的《游沙湖》,作品明快自然、情趣盎然。但与另一篇同为游记类作品的《灵璧张氏园亭记》相比,后者更值得学生一读。史载苏轼酷爱灵璧石,曾多次亲临灵璧张氏园?,作画、题字、撰文,甘愿用自己的翰林艺术去换取美妙绝伦的自然艺术。《灵璧张氏园亭记》作为一篇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游记,从内容结构看,它前面记游,后面议理,处处对论,环环相扣,首尾圆合;从表现手法看,它借题发挥,缘事议理,因景寄情,景、情、理融为一体;从语言特点看,它骈散结合,多用修辞,重视描摹,简洁生动,清新自然,可谓“笔下天然景,胸中自适情。”而更为重要的是,它作为一篇极其“接地气”的作品,在培养学生鉴赏散文能力、提升审美情趣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优秀品质。教学反馈表明,替换的作品《灵璧张氏园亭记》,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很快进入了鉴赏状态,从而收到了举一反三的功效。

综上所述,教材作为塑造学生并使之得到能动发展的优质课程资源,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会不断丰富、科学,其价值也只有在“创造性”使用过程中才能得以显现。“并、连、增、替”只是笔者在教学《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创造性地重构、使用教材的几点尝试。实践表明,这种模式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发挥了教材作为范例的最大功用。因此,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材使用观念必须转变,在教材特别是选修教材面前,师生可以成为课程资源的积极开发和利用者。可以充分行使自己的选择权,依据需要选择、使用、评价、拓展教材,从而创建适于教学实际的教材呈现模式。需要注意的是,教学中重构教材要避免喧宾夺主、匆匆拓展,不能把学生引向深入和贪多不精的误区,从而导致语文教材不能充分发挥范例的作用,直接影响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效果。

注:张氏园,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遗址位于今是璧县西关小学附近。

猜你喜欢

合并高中语文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医院“两办”合署办公后办公室工作的思考
集团企业合并报表的编制质量以及改进方法
基于ISODATA算法的草莓图像分割
二三本院校合并招生新常态下电信专业培养方式探讨
违规会计事务所合并动因及审计质量分析
新化—冷水江合并的可行性分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