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教育策略
2013-04-29杨素萍李向群
杨素萍 李向群
摘要:通过对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人文素质及对传统文化认知情况的调查与思考,找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一)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二)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三)抓好课堂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四)开展系列传统文化活动。
关键词:高职学生;人文素质;传统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13)04-0009-04
最近,我们对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人文素质及对传统文化认知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2010年该学校列入国家百所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拟通过对本校学生的调查研究,寻找培养高职学生素质的传统文化教育策略。
本次问卷发放及回收的情况见表1,两院三系的代表性专业学生都有参与,基本能反映该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代表性。
关于高职学生素质调查的问卷共设计30题,除基本情况外,内容涉及高职学生的个人素质状况、对人文素质的了解、对人文素质的认识、对人文素质的掌握情况及途径、学校的人文氛围等。
关于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调查的问卷共设计12题,内容涉及对传统文化的现状、用途、传承及前景的认知以及了解途径、参与情况、态度等。
一、两类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关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情况
1 个人素质状况——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
反映个人素质的问卷回答情况见如下诸表(表1-6)
通过以上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高职学生基本素质较好,具备基本的做人原则。虽然过马路、见人是否打招呼、是否嘲笑别人、吃饭插队等都是日常小事,但从他们的回答情况(见表1-4)可以反映出他们的个人素质的高低。同时这些数据还反映了他们客观诚实、较为成熟的一面。
2 了解程度一般,认识较为到位
反映对人文素质了解程度等的问卷回答情况见如下表(表7)
上表的数据反映出高职学生的对人文素质了解程度总体一般,了解的比较深和一般的共占94%,其中了解一般的占71.9%。
反映对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识情况的问卷回答情况见如下诸表(表8-12)。
以上各表的数据反映出高职学生对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知情况很到位,正面肯定比率很高。
3 养成、提升途径等——不容乐观
反映学生对人文素质养成提升的途径等的回答情况见如下诸表(表12-17)
以上各表的数据反映出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养成途径等令人担忧。表12较为特别,单一选择的有一部分,较多是多项选择,括号里的数字就是兼有别项的选择,反映出学生人文素质养成提升的途径的多样性,可以看出通过人文书籍和刊物提升人文素质的虽然可以排为第一,但通过网络和电视提高的也不容忽视,反映出当今社会网络媒体的重大威力,提醒人们在这方面的重视。虽然“‘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分别是谁提出来的?”“曾子曰:“吾日三省(xi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两个具体问题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62.2%、96.6%,但经常阅读人文书刊的也只有13.5%,对四大名著全部看过的只有30%,喜欢参加人文讲座之类的活动的人数也较少,56.6%的为一般,18.4%的同学明确表示不喜欢——这不能不让人感到忧虑。
(二)关于高职学生对传统文化认知的情况
1 喜欢热爱,有兴趣
调查结果出乎意料,并不像平时大家认为的那样,年轻人都是喜欢洋节日、洋事物,不喜欢本土的节日和文化技艺,这些90后的学生竟然大部分喜欢的还是中国的节日,对了解本地的民族文化技艺也兴趣盎然(见表18、表19)。
2 理智冷静,有责任感
对于在当今社会环境下,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思想理智、冷静,认识到位,从表20可见同学们的责任感很强。
3 积极乐观,有信心
对于怎样看待传统文化,从表20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态度较为积极、乐观,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4 忧患意识较强,有想法
积极、乐观的同时,调查对象具有较强的忧患意识,大部分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前景不太乐观,很乐观的只有61人,不太乐观有177人,见表22;对于“应该怎么去加强继承与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问题,态度积极、认真,选项较多,有自己的想法,考虑也较周全(见表2)。
5 学习参与不够,有缺失
对统文化学习缺失,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是很深,见表23、24,对传统文化的经典——所谓的“经史子集”的态度,爱不释手的只有19人,只占7.1%,206人是偶尔翻翻,占77.5%;对于有关保护与宣传的活动,最多的是表示可能会参加,有143人,占53.6%,明确表示会参加的只有58人,只占21.7%。这里弃权的可能根本不知道“经史子集”是什么,或对有关活动不感兴趣。好在不参加也不支持的很少,只有4人,只占1.5%。另外对“中国传统文化哪些方面传承得好”的问题,回答人数排在前3名的是:中国传统美食、中国传统手工艺、中国书法字画((见表1)),这大约是直观的感受,反映出来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问题的认识也只是皮毛,深层次的了解不够,当然也反映出深层次的理论、思想的确传播不够。
二、对两类调查结果的分析及提升对策
两类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人文素质方面的情况,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情况基本对应: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对人文素质重要性的认识较为到位,但对人文素质了解程度一般,养成、提升途径等不容乐观,将来的发展前景堪忧;对传统文化,喜欢热爱、有兴趣,对于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大部分学生思想理智、冷静,态度较为积极、乐观,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忧患意识较强,有想法,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参与不够,有缺失,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是很深,没能系统学习。
以上说明,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相应的,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素质是可行的。为了高职学生将来能够可持续发展,就要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要想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就应该加强对他们进行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
两类调查意料之外的收获是,学生基本的人文素质状况和对人文素质重要性认识情况较为乐观;学生对传统文化有兴趣、有责任感、有信心、有忧患意识、有想法——这增强了我们对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素质的信心。意料之中的结果,即养成、提升途径等不容乐观,了解程度的不够深透,恰好是因为学习参与不够,教育有缺失等——这促使我们深入思考,积极寻找解决对策。
通过分析思考,对于通过传统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素质问题,我们认为:
(一)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
有关部门,尤其是学校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这既是学生的呼声——在“应该怎么去加强继承与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问题的选择上,这个答案呼声最高(见图表2),也是“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大报告)的迫切需要。这就要求有实际举动,把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去做,有计划地投人经费、安排场地、加强师资、增加课时等。
(二)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
学校应重视在校园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可由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各个教学单位安排专人负责,调动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采取文图并茂、新颖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营造浓厚的氛围,宣传、弘扬传统文化。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在校园网开辟传统文化专栏,专门有人负责征集、编辑稿件,吸引师生员工及校外传统文化爱好者共同参与。同时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其它宣传设施,如宣传栏、电子屏幕等进行传统文化宣传。另外,在校园建筑、道路、草地的名称上有意蕴涵传统文化因子。
(三)抓好课堂传统文化教育教学
课堂是具体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主要的一个渠道,需要有一批责任感强、传统文化底蕴厚实、热心于传统文化教育的专业骨干教师从事有关教学及研究,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拙作《实现高职古代文学教学人文素质培养目的策略思考》(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作了具体阐述,这里就不再赘述。
(四)开展系列传统文化活动
由学校宣传部门和团委牵头,统一安排活动计划,把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各项活动中,让传统与现实接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1、定期举行主题读书会。每期都有一个有关传统文化的主题,根据主题安排读书内容,读书会上师生进行交流。2、开办系列专题讲座。既要求校内有关教师定期举办讲座,又有计划地邀请有关专家学者来校主讲。3、开展诗歌朗诵、演讲比赛等。结合传统节日,每年安排一定场次的比赛,动员全校学生参加,激起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4、开展其他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在文艺演出活动中,有意识的插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寓教于乐,扩大传统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