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文化教学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2013-04-29李燕

考试周刊 2013年95期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李燕

摘 要: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得以重新确定。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即实现跨文化交际。因此提高学生的跨的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文化因素虽然已经被大多数外语教师列为教学内容,但是文化教学依然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因此还没有取得预期效果。本文利用Hofstede的文化价值取向理论,分析英汉言语交际中出现的一些差异,并认为,文化教学应该把价值观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放在首位,从而在大学生跨文化能力培养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文化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价值观 Hofstede

美国的跨文化交际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而我国对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和对跨文化交际开展广泛研究大体上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事情。近年来,随着现代语言学在社会语言学、语义学和语用学等方面的长足发展,尤其是交际教学法的引进,我国英语教育界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少学校给英语专业学生增设了英美概况、西方文学等课程,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遗憾的是,学生并未因此而提高言语交际能力,其主要原因在于文化导入的片面性。学生所学的大多是一些不常用于交际的历史人物、事件、地理名称、文学名流和其他的一些文化事实,这些知识很少与异族文化准则和社会行为准则有关,在真正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上收效不大。因此,要提高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是怎样确定文化教学的内容和如何进行比较系统而实用的文化教学。

1.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文化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具有的多元文化意识,能避免因受单元文化影响而出现的语用失误(Pragmatic errors),用得体的语言有效地同其他语言国家人士交流思想和感情的综合能力[1]。钟华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可分为交际能力(包括语言能力和语用能力)和文化创造力两大部分,而语用能力和文化创造力又可合称为社会文化能力,所以可说,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语言能力和社会文化能力的总称[2]。也就是说,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仅仅是传授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向学生导入相应的文化知识。

纵观近几年来关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在文化教学的内容上,多侧重于运用比较法,通过比较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涵义、语篇结构及中西文化中交际规范和准则方面的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的文化知识是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必须掌握的,然而其不足之处在于,学生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比如,学生被告知在与西方人交际过程中,应该避免提“whats your name?”,“where are you from?”这一类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属于对方的隐私。那么,西方人为什么对隐私格外敏感?中国人为什么没有隐私的意识?如果对这些问题不加以解决,那么将无法避免在交际中出现类似的语用失误。由此看来,仅仅知道该怎样做是不够的,还必须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

文化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其深层次而言,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一套价值观念体系,它是经过时间的推移慢慢沉淀起来的一种具有文化标志性的产物,使得人们对事物产生独特的认识和感知,同时对该文化背景下人们的言行举止起着支配作用。那么,在笔者看来,为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生在跨文化交往中言语得体,就要在文化教学过程中首先导入目的语文化的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使学生举一反三,抓纲张目,从而更好地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及言语行为方式。

2.学习Hofstede的文化价值取向理论,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价值观(values)是有关价值(value)的信念和理想,是不同文化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包含情感和认知成分的观念集合。与知识、理论和科学系统不同,价值观不是表明人们“知道什么,懂得什么,会做什么”,而是表明人们“相信什么,想要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盛行于整个文化的价值观,也可称为文化价值观(cultural values)。价值观一旦形成,就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看法和行动,对每一个成员的思考和活动起着规定性或指令性的作用,其影响宽泛而稳定。

Hofstede(1991)是最早用大量的数据来检测不同文化价值取向的学者之一。在对40个国家跨国公司的上千万员工进行调查,经过分析对比之后,他以数据的形式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价值取向作了总结,提出了价值取向(Value Dimensions)理论,并提出了四个文化价值尺度: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不确定性规(Uncertainty Avoidance)、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以及男性——女性(Masculinity-Femininity)。笔者着重对权利距离及个人主义——集体主义两个维度作探讨。

2.1权力距离(Power Distance)

权力距离是Hofstede的价值取向理论之一,指某一社会中地位低的人对于权力在社会或组织中不平等分配的接受程度,体现了不同文化中社会各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状况。在不同文化的社会生活中,权利距离不仅体现在下级对上级的服从与依赖的程度上,还表现在人际关系、政治选择、家庭观念等诸多方面。权力距离大(High-power-distance)的国家的人们接受低度的平等,重视强制的权力,在交际过程中把个体的身份、地位、年龄、资历等看得非常重要,讲究等级差序(Hierarchy)。但权力距离小(Low-power-distance)的文化中的人们则认为,每个人都有得到权力的机会,崇尚平等和协商,并不把身份、地位、年龄等看得非常重要。中国文化属权力距离大的文化(High-power-distance),自古以来重官轻商,十年寒窗就为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跻身官场。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官制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官衔和职衔成为中国社会使用得十分广泛的社会称谓。因而在言语交际方面,如在社会称谓语中,中国人往往将对方的职衔、官衔放在姓氏的后面,作为对对方的尊称。例如,老师、律师、工程师等一些体面而受尊敬的工作就可以作为头衔放在姓氏的后面,以作为对对方的尊称,我们经常会听到:张老师、王律师、李工程师等这样的称谓。如果对方担任一定的官职,那么官衔加上姓氏就是最得体的称谓语,例如王处长、李科长等。在称谓语上,中国人有一种“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的社会心态。例如,与其称呼对方“王副处长”,就不如叫他“王处长”,将“副”字扔掉。英语国家文化受基督教的渗透,崇尚“人人平等”,没有森严的等级观念,因此西方文化属权力距离小的文化(Low-power-distance)。任何官职都只是一个职业,与社会地位无关。每一个人都是上帝的子民,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在基督教文明的观念中,每个人都只对上帝负责或者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上帝面前,……无论亲疏尊卑贫富都是平等的”(张承平,2002)。[3]那么,在社会称谓语中,teacher,lawyer或者是engineer都不作为头衔放在姓氏的前面,而表示一个人学业成就或专业职称的doctor,professor比表示官衔的mayor,minister等更受他人的欢迎。在中学英语课本中出现“Good morning,teacher Wang!”这样的问候语,不能不说是对学生的一种误导。

2.2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

Hofstede(1991)指出,在个体主义文化中,个人的目标重于集体的目标,自我是第一位的,人们在情感上不依附于某个组织。而集体主义则与之相对应,处于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把社会分为群内(in-group)和群外(out-group),依赖群内人(亲属、宗族、组织)的照顾,相应的也对这个群体忠诚(张炎,2008)[4]。任何一种文化都同时含有个体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倾向,但是总对某方面有所侧重。中国的文化属于集体主义较强的文化。儒家思想根植于中国人心中,中国人有很浓厚的宗族观念,高度重视族类而忽视个体。宗族关系对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体现在一方面,汉语中有大量表示亲属关系的词汇,并且根据血缘的远近、辈分等做出了详细的划分,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叔”、“伯伯”、“哥哥”、“姐姐”等,而英语中则没有对应的词汇。另外,体现在把带有亲戚关系色彩的称谓用于无血缘关系的朋友、同事。在汉文化影响下,人们习惯于将大量亲属称谓引入社交场合,甚至用于不相识者,如“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大爷”、“大娘”,还有“警察叔叔”、“售票员阿姨”、“王大哥”、“范大姐”等。在使用上述称呼时,甚至会故意有意抬高别人的辈分,降低自己的辈分以显示尊敬之意(黄嵘,2007)[5]。

英语文化影响下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个性自由”,即个体的自由处于优先地位。这种文化属个体主义较强的文化。英语国家社会生产较早地进入工业化,经济上有极强的独立性。家庭一般规模较小,除主要家庭成员外,其他家族成员居住得较为松散,彼此联系不如中国家庭成员紧密,同时也不存在依附关系,这就使得他们的亲属观念比较淡薄。因此,黄嵘(2007)指出,英美人不像中国人那么注重血缘关系及宗族关系,而更注重由于职业关系及彼此兴趣相投所建立起来的朋友关系。这一关注点反映在称谓语上便是极少用带有亲戚关系色彩的称谓来称呼年长的同事及父母的朋友。他们尊重个性,因此称谓的选择极少受辈分、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而主要取决于彼此的熟悉程度、场合的正式程度及个人爱好。

个人主义对西方文化的另一个影响是其对“隐私”的重视。在Hofstede的研究中,美国在个人主义指数中位列第一,个人主义取向的美国人十分崇尚“私有”(private)这个词,他们有私人的房间、私人汽车、私人洗手间、私人医生等。他们总是依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时间表安排活动,例如什么时间收拾园地、什么时间打扫卫生等都取决于自己的意愿,他们与谁交好,与谁恋爱,甚至与谁结婚等,都完全是个人的事,甚至父母都不过问。而且,这些个人私事完全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许干涉。在美国文化中,个人生活、家庭出身、年龄、宗教信仰、日记、私人信件、家庭关系、私人友谊、心理偏好、健康状态、身世、财产等统统被视为隐私。然而在集体主义、群体取向的中国,对社会、他人的关心、关爱是维持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那些属于美国人隐私范畴的事情,在中国反而是关系密切、相互关心的表现。例如:“你吃过饭了吗?”“往哪儿去?”“你今年多大岁数了?”“我给你介绍个对象,好吗?”“这件衣服花了多少钱?”“天气很凉,多穿衣服!”“你病了,去看看医生吧!”“你的月工资是多少?”等等,这些对美国人是隐私的问题,对中国人来说,恰恰是对别人表示关心,经常挂在嘴上的话题。这些话语在中国会使人感到温暖、宽慰,人情味十足,绝无多事之嫌。然而在崇尚个人主义的西方人听来,却并非如此。一位美国教师对中国人喜欢给别人提建议作了如此评论:“许多外国人感到生气的另一件事是中国教师或学生给我们过多的劝告。我们总是听到各种劝告,有的还是命令式的,告诉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及怎样做,等等。虽然在中国,这可能是很正常、很正确的做法,但我们却感到非常不高兴,甚至感觉受到了侮辱,因为这好像丝毫不顾及我们个人对是非的判断能力。”请看下例:

A:Oh,you look pale.Whats the matter?

B:Im feeling sick.A cold maybe.

A:Go and see the doctor.Drink more water.Did you take any pill?Chinese medicine works wonderful. Would you like to try?Put on more clothes. Have a good rest.

B:Youre not my mother,are you?

根据西方的文化习惯,第二话轮中A的热情和关心是多余的。正常的反应只说:Take care of yourself. I hope youll be better soon.这就足够了。A的这番话有明显侵犯个人独立自主的迹象。

个人主义取向的文化,突出个体,强调个人利益高于群体利益。因此在交际过程中,倾向于直接、清晰地表达个人意愿,并不担忧因此而产生的交际双方的冲突和争执。窦卫霖(2011)把英美人的言语交际模式比喻为打乒乓球,强调的是你来我往,在交际双方的争论过程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而集体主义取向的文化,则强调群体利益大于个人利益。在交际过程中,侧重维护群体成员间的和谐和秩序,因而极力避免冲突,倾向于用间接、委婉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意见,以维护对方的面子。因此,在外教的课堂上,中国学生用沉默代替回答,用“Ill think it over”代替“No”,势必会导致交际障碍。下面的实例发生在美国老板和他的一个中国雇员身上(Storti,1994:52)[6]。

Saturday Shift:

Mr. Jones:It looks like were going to have to keep the production line running on Saturday.

Mr. Wu:I see.

Mr. Jones:Can you come in on Saturday?

Mr. Wu:Yes.I think so.

Mr. Jones:Thatll be a great help.

Mr. Wu:Yes.Saturdays a special day,did you know?

Mr. Jones:How do you mean?

Mr. Wu:Its my sons birthday.

Mr. Jones: How nice. I hope you all enjoy it very much.

Mr. Wu:Thank you.I appreciate your understanding.

这一段对话表明吴先生的英语没有任何问题,然而他却经历了一次痛苦的、失败的跨文化交际,其交际失败的原因则是对对方价值观念及其交际模式缺乏了解导致的。吴先生的老板是受个人主义文化影响的美国人,崇尚直截了当的交际方式,因此无法理解吴先生模棱两可的回答。而深受群体主义文化影响的吴先生,在表达个人意愿的时候为了避免冲突而采取曲折委婉的措辞,希望老板能听懂自己的话外之意。然而,经过数次努力,吴还是没能使老板明白他的意思。

3.结语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定位得以重新确定。外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即实现跨文化交际。因此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一项紧迫任务。现在,文化因素虽然已经被大多数外语教师列为教学内容,但是文化教学依然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因此还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如果在文化教学过程中,首先向学生输入目的语文化的价值观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则会对学生更好地理解目的语国家人们的生活习惯和言语交际方式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伟雪.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06(8):101.

[2]钟华,樊葳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外语界,2002(2):14.

[3]张承平.文化的普适与包容——中西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与社会认同[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2002,4.

[4]张炎.从中西方鬼节看中西文化价值取向的差异[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11.

[5]黄嵘.从跨文化角度看英汉社会称谓语[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7,6.

[6]Storti,C.1994.Cross cultural Dialogues.Yarmouth:Intercultural Press.

猜你喜欢

文化价值观文化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料理机设计之我见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高中英语课堂中文化教学应关注的两个问题
浅析大学英语文化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探索与实践
提高高中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途径
渗透式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运用
浅谈体验教学模式对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
现象电影《港囧》和《夏洛特烦恼》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