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013-04-29何鸣
何鸣
摘 要: 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思维能力始终是教师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思维能力 提高策略
一
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我感到仅靠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听,“做中学”的教学目标是难以实现的,启发学生学会思考、思索是一个较好的学习手段和方法。
要使自己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当有问题和需要解决问题时,思维才活动起来,思维能力才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问题可以分为科研问题和学习问题两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是如何引导学生思考的呢?这是一个比较有难度的课题。我教的课程是ERP原理与应用,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流程和操作实践有一定的了解。针对我校学生对企业情况并不了解的实际情况,我采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其进入企业经营的情境。通过分设小组,设定CEO、财务经理、市场主管、生产主管、采购主管等岗位,布置相关项目体验企业经营实践。
我们一定要告知学生,表面上看学生天天在和概念、原理打交道,实际上是在学习有关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要想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仅靠感觉、知觉、表象是不够的,需要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借助思维才能完成。这就需要学生在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着手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让学生了解人正是因为有能够进行思维活动的大脑,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间接地、概括地、更加深刻地认识世界,并改造世界。
牛顿从开普勒的三定律的引力概念中,通过思维活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般人总认为牛顿是看到苹果落地才偶然发现这个定律的,因此,后人把这棵树视为珍宝。事实上,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牛顿在多年观察和学习过程中,经过艰苦思考的成果。他说:“我并没有什么方法,只是对一些问题用了很长的时间去思考罢了。”“我一直在思考、思考、思考……”这里,牛顿说出了他发明创造的两条秘诀:一要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二要在研究中勤于思考。
可见,在创造发明的过程中,如果离开了思维活动,就无法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创造和发明也就成了空话。同样,学习活动也不能离开思维活动,否则就无法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概念和原理也就无法建立起来。例如,在ERP原理与应用课上,企业通过制造产品,满足客户需要,是如何实现这一过程的呢?又例如,企业如何满足客户的时间和数量的需要呢?在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企业如何安排生产计划的呢?对于例外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等等。ERP软件如何帮助管理者完成这些任务,就是我们学习的内容,大量概念的引入,就变成了主动学习的过程。
而这时,要告诉学生这些概念的确立,要经历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从个性到共性,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过程。这个过程必须通过思维活动才能实现。思维活动使我们在学习活动中能继承人类的知识,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离开了思维活动,感性认识就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也就无法指导实践活动。
二
那么,怎样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思维能力呢?
(一)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使自己的思维积极活动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是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当有了问题和需要解决问题时,思维才能活动起来,思维能力才可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老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入问题。
由未知向已知的转化就意味问题的解决。学习问题的解决意味着知识由社会向个人的转移,即知识的继承。可见,真理的发现和继承是在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正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引发科研的进展和学习的深入。可见,要想推动思维的发展,就要自觉地使自己进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中。如果认识到这个问题是社会或个人急需解决的,即认识到问题的意义以后,就会大大提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怎样才能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呢?
自己善于发现问题很重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通过思维给自己提出问题。就是在预习、上课、复习、作业、总结、课外活动时,甚至对考题的合理性,都要通过思考提出问题,进行钻研,这样学业才能大大长进。明代陈献章说得好:“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
经过思维自己发现问题,经过思维自己解决问题,这才是高级的、具有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会不会给自己提出问题,是学习有没有进入高级阶段的重要标志,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以这么说,学习上提不出问题,就意味着学习的停止;科学上提不出问题,就意味着科学的止步。
经过独立思考,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怎么办?只有请教别人,向老师、同学、家长请教,向一切在这个问题上比自己强的人请教。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明明有问题,却不敢问人,原因是虚荣心在作怪。他们怕老师和同学看不起自己。这种现象在学习较好的学生中比较常见。在他们看来,似乎在学习中从来不提问的人,才是好学生;就是下了决心问同学和老师时,也是别人一讲就懂,其实并没真懂,只是怕别人说自己反应太慢。当然他们也就不会深入地追问,更不敢与人辩论了。创造性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种思维的特点是新颖性和独创性。创造性思维只有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才能形成。若思维达不到创造的水平,就只能永远跟在人家后面跑。独立思考在学习中的表现应当是: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能检查判断学习结果的正误。
现在高职高专不少学生上课时懒于思考,只等着老师讲解,自己抄抄现成的结论;看书时,不善于发现问题,有时即使发现了问题,也不愿意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解决,而喜欢依赖别人的帮助;做作业时,遇困难就问同学,甚至抄同学的作业成果。这种缺乏独立思考的学习态度,常使他们陷入学习落后的境地之中。
(二)要了解思维科学人类在长期的实践中,通过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对思维形式、规律和方法已经有了科学的总结。由于思维的复杂性,这种总结尽管还只是初步的,但它是人类社会极其宝贵的财富。继承下这份财富,就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早日进入科学的轨道之中,这会使学生的学习发生质的飞跃,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思维的基本形式、思维的规律、思维的方法。例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分类、系统化、具体化、归纳、演绎等基本思维方法。
(三)不断丰富知识,知识和能力是互相促进的关系,丰富而深刻的知识无疑会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人们常说,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如果不掌握概念,不掌握原理,那么头脑中就会因为缺少思维所必需的“原料”而使思维无法进行下去。
但是也有这种情况,有的人知道得不少,记忆力也不差,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却很弱。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头脑中贮存的知识质量太差。所谓太差,一是不理解,二是不系统。因此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就无法“取用”,这必然会影响到思维能力的提高。
(四)要提高语言能力,语言直接影响到知识的贮存、流传和继承,关系到思想的交流和思维的进行,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
当前值得重视的问题是不少学生轻视语言,忽视语言能力的提高,听说读写水平很低,这阻碍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审题时看错题目,阅读和听讲效率低,解答问题时表达不清,实验报告表达不准,不能确切表达自己的思想,等等。因此,努力提高语言能力不可忽视。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针对学生重理论、概念,轻理解、思考的现象,要有相应的措施和教学方法,可以把实例编入作业,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可以上台演讲,相互点评。
总之,要想积极发展思维能力,从思想上认识到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从行动上就要注意做到:把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坚持独立思考,要学点思维科学,注意研究具体的思维过程,不断丰富知识,提高所掌握知识的质量,以及提高语言能力,等等。思想上有了认识就能提高行动的自觉性,行动跟上了,提高思维能力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http://wenku.baidu.com/view/18ccd532580216fc700afd53.html.
本文系苏州职业大学教改项目:依托会计专业群,构建以SCP-CD/O理念为基础的特色财务管理专业教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