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品管圈提高剖宫产术后入室护理效率的实践

2013-04-20张莹

浙江医学 2013年12期
关键词:入室圈员品管圈

张莹

●护理园地

运用品管圈提高剖宫产术后入室护理效率的实践

张莹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活动是同一个工作现场或工作相互关联区域的人员自动自发地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各种工具和方法,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活动[1]。将其应用于护理工作,可以达到提高护理效率,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近年来我科剖宫产率持续高于50%,满足产妇及家属不断提升的实际需求,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剖宫产术后返回病房(入室)护理是我科护理质量改进的重要任务。2012—06-11我科开展提高剖宫产术后入室接待效率的品管圈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成立品管圈小组 召开品管圈成立会议,成员为科室全体护士共12名,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各4名,年龄23 45岁。民主选出圈长1名,由组织能力和专业素质较强的高年资护师担任;辅导员1名,由护士长担任,设定圈名与圈徽。

1.2 选定活动主题 全体圈员按照重要性、可行性、迫切性原则,确定提高剖宫产术后入室接待效率为本次活动主题。选题理由:剖宫产术后入室接待护理是产妇术后接受的第1次护理,是产科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专业技能。提高护理效率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节约护理成本,还能让母婴更早得到评估和护理,及时发现和预防产后出血、羊水栓塞等早期严重并发症,降低新生儿低体温的发生率。此外,还直接影响产妇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和后续护理工作的进行。

1.3 现状调查 制作专用登记表记录产妇平车进入病区大门时间和入室护理完成时间(均以科室电子时钟为准),计算所得时间差为本次接待时间(min)。见表1。设计《剖宫产术后入室护理质量评分表》和《患者术后自我管理评分表》二联表,术后6h由产妇及家属对护理质量评分,由护士对产妇和家属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共调查6~7月份我科单胎妊娠产妇剖宫产术后母婴同室的护理接待共79例,初产妇58例,经产妇21例,其中瘢痕子宫11例。产妇平均年龄(25.4± 3.2)岁,平均孕周(38.5±1.3)周。活动实施后期以同样的方法调查10月份单胎剖宫产术85例,初产妇65例,经产妇20例,其中瘢痕子宫9例。产妇平均年龄(25.9± 3.6)岁,平均孕周(38.8±1.6)周。比较活动前后剖宫产术入室接待时间、患者自我管理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

表1 剖宫产术后入室接待时间登记表

1.4 原因分析 召开圈会,圈员们凭借经验和工作实际,从环境、人员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得出影响入室护理的要因: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术前宣教不到位、或因工作繁忙未及时做好接待准备;孕妇及家属配合度低,未在术前做好必要的物品准备;探视者干扰护理等致使护理工作延误或重复;行李物品廊道内随地放置、造成病区交通拥堵等,见图1。

1.5 对策与实施 针对以上分析所得的原因,通过打分评价对策的可行性、效益性,根据结果制定的标准化护理流程,采取实施对策[2]。

1.5.1 加强病区环境管理 利用晨间护理清除廊道内的障碍物如陪护床,统一放置于公共被服间,要求产妇家属及时将不用的纸尿裤、礼盒等物品带回家,也可减轻出院时的负担,保持病区廊道畅通无阻。

1.5.2 加强对孕妇及家属的术前宣教 择期手术孕妇均于术前1天下午16:00集中皮试,利用皮试等待时间进行术前小讲课,除孕妇外邀请1~2名家属参加,内容包括孕妇术前自身准备、物品准备、手术介绍及配合、心理指导、母乳喂养宣教和指导、家属配合等;如遇急诊手术,为节省时间,采取各自宣教的方法,责任护士对孕妇进行术前指导,同时治疗护士指导家属在病房作好相应准备工作。

1.5.3 制定标准化护理流程 请高年资责任护士按照护理流程对全科护士进行业务培训,每周考核,不定期实践抽查。提前作好接待准备工作:麻醉床旁备输液架、心电监护仪、沙袋,治疗车备治疗盘、体温表、导管评估单。接到手术室转运电话再次检查入室准备是否妥当、走廊是否畅通,取出乙肝疫苗摇匀复温。产妇入室后,由接受小讲课的1~2名家属配合护理,其余亲属均在休息区等候。按照流程对产妇及新生儿实施护理:与手术转运护送人员床边交接→安置体位→心电监护→测量生命体征→观察产后体征→核对母婴身份→新生儿入室评估→注射疫苗→早吸吮→母乳喂养指导→健康宣教,同时指导家属分工配合、明确责任。

图1 影响术后入室护理效率的原因(注:下划线是由圈员选定之要因)

1.6 效果评价 按照品管圈活动计划,比较活动前后剖宫产入室接待时间、护理质量评分及孕妇的自我管理评分。

1.7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后两组产妇在身高、体重、孕周、妊娠胎次、分娩方式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经过本次品管圈活动的良性干预,剖宫产术后入室护理的平均时间从(25.9±1.6)min缩短至(18.0±1.7)min,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施前护理质量评分(95.7±2.1)分,实施后升高到(96.4±1.8)分;患者自我管理评分从实施前的(90.2±1.6)分升高到(91.3±1.4)分,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

3 讨论

我科开展的品管圈活动选择了科内剖宫产术后护理效率较低这一问题,通过原因分析和对策实施后有效解决了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了护理效率和护理质量。此次活动中对病区环境的整顿直接提高了术后转运速度,缩短了术后交接时间,降低了转运意外的风险,保证了术后护理工作及时顺利运行。术前小讲课是本次品管圈活动节省护理时间的关键环节,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将零散的注意事项和繁琐的健康宣教与母婴护理指导相结合。对护理而言将术后护理宣教分流至此,可以提高剖宫产术后护理效率;对孕妇和家属而言是术后实践的预习,为作好术后自我管理打下基础,因此小讲课参与积极性较高。护理质量的提高在于标准化护理流程的制定和实施,是本次品管圈活动的核心,圈员们经过此次活动的强化训练,理论知识和操作技巧运用得心应手,加上小讲课的良好铺垫,孕妇和家属已有了自我管理的初步印象,接受度和配合度明显增强,圈员们对作好剖宫产术后入室护理均胸有成竹,护理质量和效率显著提高。

品管圈活动可以把科学管理和人性管理结合在一起,通过轻松愉悦的现场管理方式,使全体成员自动自发地参与管理活动,每个人都有参与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发掘圈员的潜能,从而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3-4]。本次活动按照“品管圈”实施十大步骤,即主题选定、拟定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解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成果比较等进行计划、实施、确认与处置[5],成果喜人,圈员们的业务水平得到锻炼,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工作效率显著提高,病区环境大为改善,患者满意率明显上升。我科从2011年引进品管圈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以来,全体护士的工作热情被大大激发,护理质量管理不再只局限于护士长,而是逐渐打开了全员参与的新局面。

[1] 伍勇军,伍宇.品管圈操作实务与案例[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 53-59.

[2] 韩佩佩,邵海珍,何丽.应用品管圈降低剖宫产新生儿低体温率的实践[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7):133-134.

[3] 王玉琼,郭秀静,雷岸江,等.品管圈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1945-1946.

[4] 单春剑,李培培,夏家爱.“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产科健康教育文件标准化中的应用[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7):4247.

[5] 朱泓.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门诊药房工作质量中的应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6):466-467.

2012-12-10)

(本文编辑:胥昀)

316000 舟山市妇幼保健院产科

猜你喜欢

入室圈员品管圈
入室盗窃案
入室盗窃案
疑点重重
入室盗窃案
品管圈在持续改进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全周期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品管圈在降低ICU 患者上肢肿胀发生率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应用品管圈降低腹腔镜抗反流手术术前准备遗漏率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