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警示教育机制分析

2013-04-16唐诗华

学理论·中 2013年2期
关键词:工作机制

唐诗华

摘 要: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实践中,警示教育作为夯实大学生思想基础和筑牢他们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手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先导作用。新形势下,在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创新的进程中,探讨建立健全警示教育工作机制,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警示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5-0229-02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大学阶段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任务。在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长期实践中,警示教育作为夯实大学生思想基础和筑牢他们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手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先导作用。新形势下,在加强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创新的进程中,探讨建立健全警示教育工作机制,具有极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对大学生开展警示教育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一)大学生思想活动的影响因素和问题

新形势下,大学与社会的联系程度越来越紧密,大学生思想政治活动也越来越容易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大学生受东西方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现象更加突出;其次,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利益关系和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的独立性和差异性显著增强;再次,随着新兴传播媒体的充分发展,信息交流形式更多样、信息交流速度更迅速、信息交流影响更广泛。并且,随着高等学校的教育体制改革,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大学生群体的数量急剧扩大,他们的思想状况也出现了多元化发展趋向。

这些新情况的出现,给大学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比如,西方资本主义自由化思想意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不良信息,已经严重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致使在大学生群体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看重现实,轻视理想)、价值取向扭曲(多讲实惠,少讲道德)、社会责任感缺乏(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心理素质欠佳(心理承受能力弱,自我控制能力差)、道德素质部分缺失(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

综上分析,众多问题的出现都给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也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警示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各种行为的产生,根本上取决于他们自身的主观思想动因,良好优质思想的形成需要依靠长期不断的思想教育。同时,教育手段有别于法律手段,它不具有强制性,也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它是通过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警示教育,一般是在对已经发生的不良、危害事件进行宣传的基础上,分析其所发生的根源和所造成的危害结果,并通过选用现实题材使人们感同身受,达到告诫人们引以为戒和汲取教训的一种教育方式。它是利用反面典型案例来提醒人们,告诉人们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使人们看到或听到后,思想和心灵能够受到深刻的触动和震撼。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管理工作中适时地、不断地开展警示教育,是在实际学生工作中将教育寓于管理的具体运用,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是非常必要而且有效的。比如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警示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各种不良行为(如考试作弊、打架斗殴、偷盗赌博、网络游戏等)的危害性,推动他们自觉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和抵制各种诱惑。当然,警示教育不仅能从反面提醒大学生避免他们走入误区,而且能从正面引导大学生指引他们积极上进,对大学生一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正确的理想信念、遵纪守法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等在他们的思想中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无形动力,促使他们不断自觉地改造和提升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道德情操,提高精神境界,明确“可为、不可为”的行为界限,规范他们的思想和行为。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警示教育活动开展现状

(一)警示教育机制缺乏系统性

1.警示教育尚未引起足够重视

现在,学生工作者“重处罚轻预防”的现象在处理问题学生的实践中大量存在,对警示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既没有把它看成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来抓,也没有制定警示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和长期规划。实践中,学生工作者往往只顾安排具体的工作,过后不闻不问,结果出现“问题年年讲年年都存在”;学生则往往把警示片当作“绯闻”传,当成“电影”看,看完了就算了事。可见,教育双方的不当观念和行为,最终使警示教育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难以得到深入的开展和推进。

2.警示教育尚未形成常态化

“时紧时松”是当前警示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突出特点,因为高校对警示教育的长期性认识不够,没有把它看成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和常做常新的工作。在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实践中,只是单纯地满足于警示教育“有”的状态,并不强调需要坚持不懈地开展,不重视时时有、年年新,也不要求全部学生人人都能参与进来。这样,警示教育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二)警示教育活动缺少说服力

1.教育对象重视问题学生,缺乏普遍性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一般把警示教育对象完全放在问题学生上,导致大多数学生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警示教育是“坏学生”的事,或者是无形之中把自己定位到了警示教育对象的范围以外,或者是参加警示教育也是“跟着感觉走”。其实,虽然从总体说,问题学生人数只占很小一部分,但不良思想和行为在校内和社会上造成的危害,对学风的影响都不可低估,严重干扰了在校其他大学生的进步和成长。

2.教育内容重视反面警示,缺乏正面引导

从警示教育的内涵来看,它是要通过运用反面典型案例来最终达到正面引导的效果,然而,大多数高校在选用反面典型案例的时候,只是一味地进行反面警示,却忽略了正面的教育引导;在深入剖析时,只是注意分析产生原因的共同性,却忽视挖掘事件发生的特殊性,没有把问题和教训讲透。这些做法带来的结果有别于警示教育的初衷,也不能引起学生的警觉。

3.案例选材重视大案,缺乏针对性

实际工作中学生工作者爱找大案作为教育资料,忽视了警示案件的针对性。一般情况下,大案都是影响大、震动大的恶性事件,所以与现实存在较大的差距,容易使受教育的大学生产生“问题离我很远”的错误思想。很多警醒学生在悔过中都曾坦言:他们在学期间也曾经参加过各种警示教育活动,但是当看到警示教育案例中介绍的都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行为时,反而会产生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心理。可见,警示教育工作如果组织的不恰当,可能会适得其反。

三、建立健全警示教育机制,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一)加强队伍建设,建立警示教育长期机制

1.统一思想,加大重视力度

各级、各类学生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把警示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学生管理工作一同部署。

2.建立警示教育的长期工作机制

建立和完善警示教育长期工作机制,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长期以来实践工作的经验凝练,同时思想观念的形成和确立,也不是在短期内受过三两次教育就能够实现的,良好观念和行为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反复不断的教育。在这个问题上,必须要正确处理好长期性与阶段性的关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切实把警示教育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完成。

(二)增强警示教育说服力,发挥其最大正能量

1.教育对象坚持针对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警示教育不仅要面向问题学生层面,更要注重大学生群体的普遍性和广泛性,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警示教育,并把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等结合起来。警示教育结合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精神风貌更加积极向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和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结合公民道德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弘扬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

2.丰富警示教育内容,增强吸引力

当代大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很强,他们愿意主动了解警示教育的内容,防止自己重蹈覆辙。在理论学习方面,一是学习党的先进理论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理想信念;二是学习有关规章制度,切实增强法律意识和观念,在捍卫法律尊严的同时,也让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被侵犯。

(三)因材施教,探索灵活多样的警示教育形式

1.讲究方法,增强警示教育的专业性

在开展警示教育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组织方式上不够灵活,施教手段上不够形象,保障方法上不够全面等。从警示教育的效果来看,要合理安排、不拘一格,教育的时间和内容,都要以教育的对象、地点和目的来定,不能模式化。从警示教育的质量来看,主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各级、各类管理部门,可适时组织汇编典型案例、设计趣味展板、拍摄警示专题片等工作,使警示教育富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发挥特有的预防功能。

2.搭建平台,提高警示教育效果

警示教育要在继承过去好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持续不断地针对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警示教育的有效平台,不断提高教育效果。目前,各高校进行警示教育的基本形式多为:讲法制课、观看展览、播放影片、集体教育、讨论互动等。今后,应更加关注大学生的需求和要求,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使他们积极参与警示教育活动,实现警示教育的实体化和经常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搭建全新平台,并促进这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3.因材施教,创新警示教育模式

警示教育是学生工作者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管理的一个过程,他们通过有意识地影响大学生的观念,为使师生之间思想能够达到统一。但是,当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主观独立性强,并不只是被动接受教育。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教育手段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师生之间形成正常有效的互动,提高教育效果。所以,依据不同情况,划分受教育对象群体,选择恰当的教育方式非常重要。比如对于问题大学生,最好选择听取警醒学生的现身说法,震撼其内心深处、触动其思想基础,从而加强其自我约束。而对于普通大学生,则要通过上法制课、观看影片等形式进行警示教育,使他们在课堂上就能了解不当思想和行为的危害性,有效推动警示教育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李建玲,郭琳,岳兰.关于通过警示教育机制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2,(8).

[2]刘勋昌.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反腐警示教育内容探析[J].企业家天地,2011,(2).

[3]汪和生,黄萍,吴正金.大学生警示教育教育机制构建浅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4).

[4]鲁武霞.大学生入学预警教育探析[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5,(4).

猜你喜欢

工作机制
高等院校校园安全稳定创新工作机制研究
论解决检察机关“案多人少”矛盾的工作机制:以绿色司法理念的应用为中心
提升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几点建议
全力育“心”,全“心”育人:以心理健康教育助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
构建县域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长效机制研究
高校党组织和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浅谈检律良性互动关系中检察机关工作机制的构建与优化
“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机制研究
农村基层团建工作如何变革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机制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