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数学兴趣的培养

2013-04-16林花勤

关键词:好胜心学习兴趣培养

林花勤

【摘 要】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何等的重要。一节课中,有的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津津有味,有的学生精神不振昏昏欲睡,这种现象归根结底是兴趣问题。

【关键词】学习兴趣 培养 好胜心

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数学实践,谈一点体会。

一 用真诚的心去关爱学生

在师生关系上,应以情感启趣, 师生必须建立一种稳定和谐的“情感场”。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为此,要想在学生中树立威信,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对自己传授的知识认真领会,对学生谆谆教诲,师生的情感在教学中才能产生共鸣。此时,教师的赞扬会激起学生的愉快和深深的满足,教师的忠告和批评会激起学生改正错误的决心和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要认真的去认识所担任教学任务班级的全体学生,在平时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要特别注重角色的自我形象,用真诚的心去关爱学生,用优良的师德来感化学生,用高尚的情操来陶冶学生,培养良好的师生之情,带领全体学生共同学习。这样就会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导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特别是能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主动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 激发学生的好胜心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些平时成绩较差的学生,虽然解决的是别人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却因为自己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而激动,进而重新燃起学好数学的热情。经常失败,遭受挫折是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相反的,如果能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他们也会绞尽脑汁克服困难,并由此发展他们身上蕴藏的巨大力量。

面对学生,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引导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参与。班级的同化作用对学生的成长是潜移默化的,教师应在满足学生合理的表现欲的基础上来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以培养团体意识:同时通过小组合作来参与竞争,去拾起个性发展。学生在和谐,自然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及精神的愉悦,培养了健全的人格。这样的教学,何乐而不为呢?

三 利用数学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兴趣

数学中包含了无穷无尽的美。自然数的有序性美、无限性美、符号性美,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和谐美,数学问题的结论美、结构美、解法美,无时无刻不吸引学生喜爱数学,学习数学。

如图形的美,生活中大量的图形有的是几何图形本身,有的是几何图形的组合,也有的是格局几何图形的重要理论产生,他们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在教学中从分利用图形的线条美,色彩美,给学生最大的感知,充分体会数学图形给生活带来的美。在教学中尽量把生活实际中美的图形联系到客厅内个教学中,再把图形运用到美术创作,生活空间的设计中,使他们产生创造图形美的欲望,维持长久的.兴趣。

四 在教学课堂上,适当采用一些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兴趣

1.提问艺术

数学的趣味也是表现在问题提法的艺术上。习题形式的新颖,言简意赅,富有启发性,是学生不仅学习知识,而其能持久保持“解题胃口”,从而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得到延续。例如:“已知两个同心圆的半径,求圆环的面积”,这是每个学生都会解的题,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如果把问题换一种提法情况就会大不一样:“半径比赤道长10米的圆,它比赤道的面积大多少?有人猜大不了多少,可有人估计用多出来的面积创办一所大学还绰绰有余呢!你的意见呢?”每个学生都想实际算一下,正是自己的猜想,进而出现了人人跃跃欲试的局面。起初学生认为试办不到的事,通过认真探索发现的确如此,问题出人意料,但结论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问题难道不能增强学校的兴趣吗?又如讲正余弦定理的时候,也可以设置悬念:“不过河,能否得出河宽?不上树能否测出树高?”这些问题,也是能够激起兴趣的极好方式。

2.电教手段

教师若能抓住教材内容中的“奇点”,恰当运用电教手段,变静为动,动静结合,变复杂为简单,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的运用可以抽象为具体。例如,“正弦型函数图像变换”教学时,多媒体动态反应了正弦型函数的振幅、周期、相位的变化的、过程,通过“变色”“闪烁”“移动”等连续的动态过程,刺激学生注意寻找和条件和问题,分清不同参数对应图像变化的相互关系,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启迪思维。

五 结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了兴趣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求知欲望的技能。有了兴趣,就能激发学习愿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思维,使所学的知识印象更深刻,记忆更牢固;有了兴趣,就有了积极性,可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开阔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就会大大提高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既发展学生的特长,又能大面积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然就能大面积的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猜你喜欢

好胜心学习兴趣培养
过年了
关于好胜心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