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小腿皮肤撕脱伤急救的护理
2013-04-07潘艳娟
潘艳娟
皮肤撕脱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常伴有深部组织损伤及创伤失血性休克。2011 ̄05 ̄14笔者所在科急诊收治1例小腿大面积皮肤撕脱伤的患者,现将急救及护理报告如下。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63岁。因车祸致右小腿皮肤撕脱疼痛流血1 h入院,拟诊“右小腿撕脱伤”。患者意识清醒,精神差,急性痛苦面容,诉右小腿疼痛。P 108次/min,R 24次/min,BP 108/86 mmHg(1 mmHg=0.133 kPa),SpO298%。查体:右小腿自膝关节至踝部纵向裂开,皮肤呈袜套样撕脱,可见肌腱血管不完全断裂,渗血较多。远端肤温较健侧差,能触及右足背动脉搏动,右足趾能活动。立即予包扎、止血、镇痛、心电监护、输液、输氧,插尿管并留置。DR检查结果示“未见明显骨折征象”。患者检查返回科室,面色苍白,伤肢渗血较多。P 110次/min,R 24 次/min,BP 97/64 mmHg,SpO295%。立即加快输液,协助医师加压包扎。约10 min后,P 112次/min,R 21次/min,BP 103/69 mmHg,SpO298%。立即给予术前准备。于2011 ̄05 ̄14 ̄23:00行带蒂皮瓣原位回植术。术毕遵医嘱给予吸氧、心电监测。测BP 122/78 mmHg、P 94次/min,R 22次/min。
2 护 理
2.1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创伤严重,皮肤缺损修复有一定难度,使患者对手术治疗产生忧虑、恐惧、术后恢复及经济条件限制等心理反应。因此,护士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心态,用美好的语言与其进行良好的沟通,讲明手术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术后疼痛理等,消除患者一切不良心理因素,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一般护理 患者术毕返回病房,正确摆放患者体位,并患肢制动。病室内保持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室温23~25℃,湿度50%~60%;术后绝对卧床休息7~10 d,卧床期间加强皮肤护理,预防压疮;禁止患者吸烟、喝酒和饮用含咖啡因液体,以免引起皮瓣内血管收缩,影响皮瓣成活。
2.3 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床旁予心电监护,监测并记录血压(BP)、心率(P)、呼吸(R)、血氧饱和度(SpO2)1 次/h,直至生命体征平稳。
2.4 体位护理 不良体位易致皮瓣的蒂部扭转、受压、折叠而影响皮瓣的供血,导致皮瓣缺血坏死,因此正确的体位是皮瓣成活与否的关键之一。向患者解释体位固定的重要性,取得患者的理解,使其密切配合治疗护理,并督促其保持正确姿势。带蒂皮瓣移植术术后绝对卧床5~7 d,在绝对卧床期间,为患者安置一个舒适的体位,患者不得大幅度的翻身、坐起、下地。术后患肢安放的位置十分重要,患肢过度抬高,会影响患肢的血液循环,患肢放置过低,则影响静脉回流,增加组织肿胀,因此一般应放在略高于心脏的位置,以保证动脉血供又有利于静脉血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禁止患侧卧位,防止皮瓣受压或牵拉,影响血供和回流,避免皮瓣痉挛导致皮瓣缺血坏死。
2.5 患肢的观察与护理 皮瓣移植术后患肢固定妥善与否,直接影响手术的成败[1]。术后患肢要求有良好的固定,并予笔标上标识,防止患肢移位,以保持皮瓣的良好位置。患者体位要有利于皮瓣的动脉充盈及静脉回流通畅,并应防止皮瓣蒂部牵拉、扭转受压和皮瓣张力过大影响皮瓣的血液供应。带蒂皮瓣移植术者,术后1周绝对卧床休息。固定后要加强巡视,尤其是夜间,防止局部受压及睡眠时无意识的动作致皮瓣蒂部扭转影响血液循环或影响固定,发现松动及时报告医师。
2.6 皮瓣的观察与护理 严密观察患肢末端的血液循环及皮瓣的颜色、温度、张力、毛细血管反应、切口局部敷料情况并动态写好护理记录。术后48 h观察皮瓣1次/2 h,3~5 d内观察4~6次/d。术后早期皮瓣血液循环正常的指标:皮温正常、颜色红润、毛细血管反应良好,皮瓣充盈良好,略有肿胀。当动脉供血不足时,皮色苍白、指腹凹陷、弹性减少;当静脉回流受阻时,皮色青紫、指腹胀满、张力增大、皮温降低。护士要全面观察、综合判断,如发现有受压、扭曲、感染、血液循环障碍时要及时报告医师以求早期对症处理,以免造成皮瓣坏死。
2.7 维持有效血液循环 血容量不足可引起心搏量减少,周围血管收缩,贫血易使再植皮瓣缺氧,从而影响皮瓣血供,威胁再植组织成活,故术后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全身情况,注意患者饮食等一般情况,及时补液,必要时输血补充血容量。同时遵医嘱予罂粟碱、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抗痉挛、抗血栓等治疗,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严禁主动和被动吸烟。
2.8 饮食护理 早期以清淡饮食为主,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指导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及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瘦肉、猪皮、蛋黄、豆制品、鱼、胡萝卜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机体恢复,加速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忌油腻、辛辣、生冷、不洁的食物。鼓励患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及营养丰富的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2.9 预防创口感染 做好术后体温的监测,早期按医嘱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创口周围敷料有无渗出或异味及皮瓣蒂部情况。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感染。如果皮瓣部分起水疱、发暗,则提示有坏死倾向,可用酒精湿敷,以免感染[2]。病室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定时开窗通风。
2.10 疼痛护理 术后应观察切口疼痛性质及诱发因素,及时给予对症处理镇痛,以防止血管痉挛影响血运。局部包扎固定妥善,保护肢体,避免活动时损伤皮瓣,引起疼痛,包扎不要过紧,以防压迫。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减少刺激。术后3 d内可用镇痛泵持续镇痛,或采用听轻音乐、看电视等以转移患者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所有治疗护理操作动作应轻柔,如注射、输液、换药等,尽量减轻疼痛。同时要稳定患者情绪,加强心理护理,提高其痛阈。
2.11 生活护理 术后患者生活不能自理,应多协助多关心患者,勤巡视病房,及时满足患者生理需要。
2.12 功能锻炼 带蒂皮瓣移植术后患侧肢体需强迫体位(即非功能位)固定3~4周,应在不影响皮瓣愈合的情况下,在确保肢体固定良好的状况下,早期进行患肢的主动和被动功能锻炼。
[1]余 莉.腹部皮瓣修复手指及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881-1882.
[2]张凤梅,陈维燕.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皮肤缺损96例护理体会[J]. 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6(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