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观察
2013-04-03顾夙
顾夙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2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术后临床疗效。 结果 术后对28例患者随访2~8年,平均(5.1±0.3)年。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0.9±3.6)分,疼痛NPRS评分(0.6±0.3),髋关节总活动度(189.2±11.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可以恢复患者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总活动度,减轻疼痛,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治疗观察
[中图分类号] R68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b)-0073-0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侵犯髋关节发病率较高,约30%~50%,引起患者髋关节畸形、强直及严重疼痛,患者生活不能自理,精神极度痛苦[1]。到目前为止,尚没有药物可以预防和治愈这种疾病。对于晚期的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改变患者,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现阶段医疗界公认的有效治疗手段。为了探讨全髋关节转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的临床疗效,现对2010年5月—2012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8例AS患者,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组病例均为该院收治的AS患者,共28例(36髋),其中男26例(34髋),女2例(2髋),年龄23~63岁,平均(36.7±4.0)岁。病程2~18年,平均(9.8±2.7)年。术前2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功能活动障碍,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20.4±5.8)分,疼痛NPRS评分(4.2±0.6),髋关节总活动度(45.7±9.3)。
1.2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25例经行口腔插管,3例因颈椎强直经鼻腔插管。患者取侧卧位。对于双侧患病者,通常先手术治疗较重一侧。取髋关节后外侧切口,起于髂前上棘外下方2.5 cm处,经股骨大转子外侧面,止于大转子基部下方5 cm。切除前外侧关节囊,牵开器帮助显露髋关节,行股骨颈截骨。对于纤维性强直者,先行髋关节脱位,然后再行股骨颈截骨;若髋关节脱位失败,或骨性强直者,则先行股骨颈截骨,然后于真臼原位造人工髋臼。修复外旋肌群,完全切除前关节囊壁。术中细心操作,避免损伤神经、血管。
1.3 术后处理
术后密切观察,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抗血栓治疗,24~36 h拔除引流管,术后当天卧床时主动训练下肢肌肉收缩以及关节活动,24 h下地开始康复锻炼,患肢不负重,双侧患者宜利用上肢力量借助助行器站立训练。防止骨质疏松、预防异位骨化治疗6~8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Excel数据库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该组病例术后未出现切口及关节腔内感染,术后对28例患者随访2~8年,平均(5.1±0.3)年。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0.9±3.6)分,疼痛NPRS评分(0.6±0.3),髋关节总活动度(189.2±11.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髋关节是AS受累最多、程度最严重的外周关节之一,约30%的髋关节受累患者,最终转归会永久性丧失关节功能,是此类患者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2]。临床表现为局部隐痛或剧痛,活动受限,关节屈曲挛缩,肌肉萎缩及关节强直,其中大多数为双侧。X线检查可见髋关节间隙模糊或变窄,软骨下骨缘模糊,甚至有骨性强直。
鉴于髋关节对人体的重要性,因此对AS累及髋关节患者如能及时诊断及合理治疗,以达到控制症状、减缓病情发展并改善预后的目的。目前,在临床上对于AS累及髋关节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手术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现已广泛应用于AS患者,其优良率已达95%,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仪器的改良,THA手术治疗AS愈发成熟,手术之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术后可长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痛苦。对于严重髋关节畸形,存在活动受限或活动时疼痛者,影像学检查提示髋关节结构破坏者,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最佳选择,并且无论年龄大小,即使处于活动期也可进行手术治疗[3]。另外,术后采取及时有效的康复锻炼,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改善活动度及畸形也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鼓励患者术后当天卧床时主动训练下肢肌肉收缩以及关节活动,24 h下地开始康复锻炼,患肢不负重,双侧患者宜利用上肢力量借助助行器站立训练。
该组28例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人工负重材料替代损害的关节软骨,矫正了髋关节畸形,增加了髋关节活动性,减轻了患者疼痛,临床效果满意。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80.9±3.6)分,疼痛NPRS评分(0.6±0.3),髋关节总活动度(189.2±11.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其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可以恢复患者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总活动度,减轻疼痛,长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凌遵龙,周友龙,罗兴良,等.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强直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3):129-130.
[2] 韩向荣,刘殿鹏,王朝霞,等.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2011,32(10):71-72.
[3] 曾春,宋炎成,蔡道章,等.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骨性强直的临床研究[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0,4(1):63-68.
(收稿日期:201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