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穿刺及置管引流治疗腹部脓肿

2013-03-31刘建平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湖北荆州434000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3年15期
关键词:脓腔脏器脓肿

刘建平,龙 琦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湖北 荆州434000)

腹腔脏器脓肿多病情危重,尤其是手术后继发脓肿,病人有时很难耐受开腹或再次手术。近年来该类疾病采用微创方法治疗,我们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至2012年收治的39例腹部脓肿采用在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及置管引流治疗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39例,男22例,女17例。年龄16~74岁。均具有全身中毒症状,白细胞计数为15×109/L以上,B超或CT显示为腹腔脏器脓肿。其中肝脓肿15例,膈下脓肿5例,脾脓肿2例,肾脓肿3例,盆腔脓肿6例,阑尾周围脓肿7例,腹膜后脓肿1例。35例B超显示最大脓腔为16cm×13cm,最小为7cm×4cm;4例CT显示脓腔最大为9cm×7cm×7cm,最小为5cm×4cm×3cm。

1.2 操作及治疗方法

本组病例在B超或CT导向下,局部皮肤消毒、铺巾、局麻。在脓肿离皮肤最近处诊断性穿刺抽到脓液后,于穿刺点作一小切口 (1cm)。以套管针 (内径3~5cm)穿刺脓液,插至最低位,拔出内芯,抽净脓液,冲洗注药完毕后局部加压包扎,穿刺置管者将导管固定,脓腔较大者可置入两根套管,一管冲洗,另外一根管行腹腔内引流。患者及护理工作人员应注意保持引流通畅,避免扭曲受压或脱出,定时冲洗 (冲洗液为生理盐水、庆大霉素、灭滴灵),并观察引流量、性质,行细菌学检查。B超复查,如脓腔<3cm,每日引流量少于10ml或消失,中毒症状或体征消失则可拔管。辅助治疗:术前使用维生素K,术前术后使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与水电解质紊乱,注意支持治疗,必要时成分输血。

2 结 果

本组39例中,作超声导向35例,CT导向4例。穿刺抽脓冲洗注药治疗12例,穿刺抽脓次数最多5次,最少1次,平均2次。穿刺置管引流27例,除1例腹膜后脓肿,1例阑尾周围脓肿病人因故中断治疗自动出院外,其余病例的症状体征均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明显缓解。置管引流时间最长的为18d,最短为5d,平均10d。有1例肾脓肿病人穿刺后出现一过性肉眼血尿,其余病例未发现明显并发症。

3 讨 论

腹腔脏器脓肿多病情危重,尤其是手术后继发脓肿,病人有时很难耐受开腹或再次手术[1-2]。本组结果表明在超声或CT导向下经皮穿刺抽脓及置管引流治疗腹部脓肿,与手术引流相比,其主要优点是感染无腹内扩散的危险,可避免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亦便于护理[3]。不仅使病人避免手术创伤的痛苦,且操作方法简单,易掌握,经济安全 (主要利用B超导向,CT对脓肿的分辨率优于B超,但价格昂贵),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受病情限制较小,患者耐受性和可接受程度明显好于二次手术[4]。此外,腹腔内置管引流还有有其独特的优点,可提高影像学对肿物的定性诊断能力,有助于腹腔内肿物的鉴别诊断。临床上超声或CT引导下的腹腔穿刺对腹腔脓肿的诊断准确率可达100%,而影像的形态学检查准确率为90%左右。穿刺获得的标本可进行常规、生化学、细菌学等检查,对临床上作出正确的定性和病因诊断,以及在指导治疗上有较高的价值[5]。本组39例均治愈 (其中2例因故自动中断治疗),未发现明显并发症。为保证经皮穿刺及置管引流治疗腹部脓肿的治愈率,我们认为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①注意选择适应证,置管引流适用于直径大于3cm的脓肿。②为解除病人的紧张焦虑心理情绪,术前要注意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并做好呼吸、屏气训练。③强调术前应注意选择好适当的体位和穿刺部位,发生于解剖部位深或临近重要脏器的脓肿,强调先行细针试穿再行经皮穿刺置管引流,要注意避开重要脏器和大血管。④穿刺技巧熟练,做到轻、准、快、稳,尽量减少组织损伤和操作时间。⑤术后要注意保持引流通畅、彻底,定时反复冲洗脓腔,动态行B超检查,证实脓腔<3cm或消失后拔管。⑥强调注意全身联合应用有效的抗生素,注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与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支持治疗[6]。

猜你喜欢

脓腔脏器脓肿
一例由大网膜破裂致多脏器粘连导致牛死亡的病例浅析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鳖甲及其复方制剂抗脏器纤维化研究进展
在达古雪山巅
腔内悬吊联合置管引流治疗瘘管性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64例诊治分析
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137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