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媒体叙事场域生成与高校德育创新*
2013-03-27郁云琦
● 郁云琦
当前自媒体3.0(we media)以其零技术发展成为人们可以自由进行信息生产、制作与传播的叙事场域,习惯于被动阅读的“受众”在恣意表达中获得了一种颠覆式的互动愉悦,使得传播意义上的“受众”成为自媒体时代的“新主播”。虽然这种叙事场域为个体表达与社群交往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人们长久以来渴望表达与交流的欲望获得满足,但同时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特别是自媒体催生大学生话语权的彰显与高校德育叙事的转向,值得我们认真地研究与对待。
一、大学生自媒体叙事语境的生成
现在新闻传播3.0产生的新文化形式得到了大学生的认同与推崇,他们能够熟练掌握与使用视频手机、博客、微博、维基百科、BBS、QQ、陌陌、啪啪、微信以及分享网站等为代表的新媒介,并形成大学生自媒体(we media)现象。即大学生借助各种可读、可写、可互动新科技传播方式,在分享参与式的新文化传播运作中,创新与形成新的信息、知识摄取、话语叙事表达、人际交往等范式,从而表达自己的叙事主张,成长为比他们父母一代更为开放、民主和社会自觉的“新新一代”。
(一)大学生摄取知识信息自主化
自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平台,消解了高校集权式管理的约束性,把“宣讲”、“灌输”变成一种以“平权”为特征的话语表达与互动传播场域,高校传统的单纯靠书面以及教师面授的学校教育已经没有绝对的优势与权威。大学生在摄取知识信息时表现出个性化、娱乐化、功利化等特征,自主查找自己想要的信息、知识和资源。当遇到问题时,大学生首要做的不是向老师请教或窝在图书馆苦读,而是转向到网上“谷歌”一下,他们利用网络可以轻而易举的获取想要的信息。同时,高校现有专业设置以及课程学习对大学生也没有太强的吸引力,大学生更加渴望高锐的知识。而自媒体催生大学生的学习模式由教堂式教育模式的集体“听经”跃进到“集市式教育模式”的自主选取,他们从一元的学习转向自媒体多元的体验,由被动既定知识的灌输提升到现实要求及自身需求的摄取,并发挥自身的参与性、创造性,他们通过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来凸显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性格主张,如大学生媒体工作室、新生代网络写手、大学生flash创作、DV作品等等,并有意识地利用这一开放平台进行自身个人观点的发布,以及个人形象的打造,自主的攫取与创造。
(二)大学生叙事话语表达凸显化
大学生借助自媒体形态,不断消弥了自身与社会分众之间的分融,由象牙塔走向社会公众,同时他们也学会与掌握如何利用自媒体来聚集、累积与发挥自身的权力与能量,表现出与以往大学生不同的时代特质与需求。自媒体的即时性、跨时空性以及“由我做主”非人格化的理念契合了大学生追求自我中心主义或纯粹个性化生活方式的特质,大学生可以在自媒体中自由释放心情,分享体验表达自我,交朋友、写日记、加好友、传照片、晒心事……逐渐形成大学生自媒体社群文化现象。在展示自己个性生活的同时,自媒体也成了大学生表达自我诉求的所在,形成了大学生自媒体话语场域,并掀起了大学生“叙事话语表达”的浪潮。大学生通过设立QQ群、BBS跟贴,自拍DV、手机短剧、撰写博客、微博圈等自媒介手段,记录大学生原生态的生存状态,把大学里身边发生的事情以及对社会的看法写成博客、制作网页或以音像形式直接上传到分享互动网站。如清华大学生anti-CNN事件,大学生自编山寨版春运指南等等。这里既有诉诸于情绪的简单、直白表达,也有出自理性思考的复杂、委婉叙事;既有超级文本小说,也有虚拟现实、角色扮演,更有远程交互,无不凸显了大学生通过自媒体对自身、社会诉求的叙事话语表达。
(三)大学生自媒介德育认知多元化
高校是大学生道德认知生成与行为品性养成的重要场所,而新媒介的草根性与离散性构成大学生自媒体非线性与非逻辑性的叙事表达。在虚拟与现实藕合的时空里,自媒体为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提供更多的对话对象和参照标准,大学生在与各种社会资源和各类人物的接触中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开放多元的认知和体验的成长经历,从而形成多元的道德认知、行为规范乃至人格品性。特别是大学生的宣泄、另类、叛逆等个性与自媒体产生共振效应,形成当代大学生特有的认知表达方式。据了解,当前恶搞、自拍等现象在大学生中非常流行,这其中也夹杂着许多不良的自媒介现象,如北外女大学生的“香水事件”、南京某大学生自建QQ“后宫群”等事件。甚至有部分大学生经常上泡泡堂、劲舞团等网居社交网站,引发一些网络与社会问题。
可见,大学生媒介草根话语的兴起与微小叙事的取向,对当前高校权威道德叙事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要求高校教育者必需关注大学生自媒体亚文化现象,从制度、文本的灌输回归到大学生个体的塑造来创新德育模式。
二、高校大学生自媒体德育叙事的消极现状
多年以来,如何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一直是我国教育界的中心课题。从解释学视角讲,教育叙事研究的主要对象是教育经验和现象,而当前大学生自媒体的生成迫切要求高校德育范式转向,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此语境下,对高校大学生自媒体德育叙事的现状进行梳理考察,厘清高校德育叙事与大学生自媒介主体间的背离与关联,为切实提升大学生自媒体德育实效性找出突破口。
(一)德育叙事剥离了现实依照与人文关怀
道德教育的对象指向的是人,其必然以大学生主体的特征与本体需求为出发,考量自身的工作目的与途径。而当前高校教师德育叙事虽然付诸了学生个体与现实关照,但其剥离与忽视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与研究。主要来说,德育叙事缺少学生的生活体验,缺少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以及与之相适应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把学生作为一种既定的有预期的受体进行,存在一种客体模子的刻板印象,缺乏“意义”、“对话”与“理解”,没有让教师和学生实现“诗意地栖居”[1],背离了大学生鲜活个体在当下的话语表达语境、价值伦理取向以及个体实现本体需求。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当前德育叙事仍然是传统德育知识体系的沿袭或从“教育者”的经验出发设计课程体系与知识内容,把学生看作是一个“美育袋”,来灌输他们认为应该让大学生知道或掌握的道德规范。可见,其仍然是浮于表面而无法打动人,抑或存于平庸而流于形式无法塑造人。
(二)德育叙事是后验单子式的教育过程
德育是以学生个体品德的生成与提升为最终目标的,而当前德育叙事主要是从师者的角度进行整理与认知,大多囿于原有知识体系或已完成的教育事件的表达,过于看重德育体系或理论的宣讲与传习,强调宏大社会价值体系或行为规范沿袭的强制要求,缺少对学生个体生命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关照,缺少对当下或将来的演绎,有学者认为教育叙事讲述的是一个“过去”的、已经完成的教育事件,而不是对未来的展望或发出的某种指令。[2]从而造成德育叙事的“平板化”、“文本化”、“简单化”。当然,德育叙事中也有案例、教学传记、教育自传、教育小说等叙事,其中也不乏有些出众的地方,但从总体上来讲,仍存在着说教性太强、个案泛化、缺乏深度等问题,从而容易陷入本本主义与形而上学的误区。
(三)教师教育叙事与大学生自媒体叙事相脱节
当前大多数学者认为“所谓教育叙事,就是教师以BLOG、BBS等自媒体方式,将自己日常的生活感悟、教学心得、教案设计、课堂实录、课件等上传发表,超越传统时空局限,促进教师个人隐性知识显性化,并让全社会可以共享知识和思想”。[3]可见,当前德育叙事主要是教师群体内部的互动交流,以反思并改变教师自身的教学生活,并没有通过自媒体直接与大学生互动对话,其仍然是一维的封闭的研究过程,割断师生双主体或多主体的自媒体叙事场域、德育叙事与教育现实之间的天然联系,使二者出现背离与对立,形成新型师生博弈,从而走向另一种德育僵化。
总之,大学生不是被动地被说教、考虑或描述的对象,而自媒体消解了传统师生关系与教育模式,为师生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与语境。因此,我们应认真思考与研讨当前高校德育叙事的不足与弊端,积极探索自媒介环境下高校道德模式。
三、高校自媒介主体间性德育叙事的创新
自媒体的表达和传播方式代表着新型互联网发展趋势,当前高校教师叙事与大学生自媒体叙事存在着一定的现实共融性。即大学生与教师两大叙事主体可以通过自媒体直接对话,并通过多范式的参与、互动、共享达到教学相长。
(一)高校应彰显尊重主体个体本真的人文尺度
高校自媒介主体间性德育叙事是高校德育工作的扩展与延伸,其必须首先尊重师生双主体或多主体文化、区域与群体之间的差异以及交流本身的流动性和模糊性。通过德育主体当下现实地呈现交往,反对整体性和同一性,拒绝简单化和稳定化,强调非中心性和反正统性,倡导多元性、多样性、主体性和他者性,[4]并需要通过借助类似口耳相传的两种文本叙述,进行多义的接受与反馈,进而生成生动活泼的教育情境。高校自媒介主体间性德育中师生叙事主体都应是叙事事件与文本的生产者、传播者与消费者,在参与共享中自然地达到自我教育理解、信任与支持,从而达到视界融合与“教、学”融合。同时,在这过程中必须赋予主体个体的生命应有的关注与尊重,关注个体的生命经历和体验,通过对当下自身真实生活世界的表达与对话,叙事主体应很容易进入彼此的内心世界,真心体会、理解和接纳对方,共同思考其道德价值,从而最终达到意义交互共享,“教、学”相长。
(二)必须建立平等共享的对话机制
高校自媒介主体间性德育叙事作为一种道德互动叙事情境,必须是一种“你—我”对话的机制,其超越传统的主客体二元对立以及主体个体的自我异化与不对等化,强调的是建立在平等、互信、尊重基础上的教育主体之间的道德体验与生成。由于其具有自由性与隐蔽性,自媒介主体间性道德叙事主体往往都处于相对精神自由状态,通过师生双主体或多主体平等、民主、尊重的自助性交往活动,从而真正摆脱师生身份、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教育设计”的束缚,实现不同心灵或主体间的互动作用和沟通。同时,自媒体主体间性德育叙事注重的是动态、交叉、交互式过程的把握和演绎,师生在多元开放的论述场域中,通过参与者的共时动态情感与叙事的融合,超越文本本身产生师生感官功能的价值增值以及文本背景的多界面意义的累加,形成一种新型合作者关系,并在叙事表达情境中诉说、倾听、分享彼此的道德故事,共同感受道德真谛,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和鼓舞。
(三)推行生活化“情境”道德实践过程
高校自媒体主体间性德育叙事本身作为一种现象学德育教学方法,消解现有高校德育制度性的既定规范性与程式化,把传统道德规范化、程式化的传授转向生动多元的自媒介鲜活个性叙事,使其“教育生活化”,体现当前高校德育生活的自我参与体验式的教育目的。高校自媒体主体间性德育叙事是具有一定“情节性”的故事或描述,虽然叙事过程中必然会掺杂着叙事者一定的个人情感、价值乃至目的,具有一定随机性与偶发性,但它更多的是强调双主体或多主体的互绕与信任。把有关人伦道德的理论和思想引入鲜活的叙事之中,使受教育者在日常的世界中体验活着的价值,并通过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不断地揭示生活世界的意义。[5]通过叙事主体的 “角色互换”、“情境互动”、“虚拟现实”、“远程交互”,道德叙事主体的角色被弱化,而教育叙事的真实性和感染力更容易使德育主体之间形成道德自我构建体系,从而完成道德的个性生成与内化功能。
总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仔细考量自媒体叙事的演进,反思高校德育叙事的现实,结合当前时代赋予大学生的基本特质,使高校德育注重个体生命的本能,以自媒体为依托,从文本话语转向生活话语,从道德内容的灌输、共性的强调回归到每个鲜明个体生命的关怀与自身发展的引导,从单向的后验单子式的培养到注重以“交互性”为特质的自媒体叙事场域的德育叙事教化,构建高校自媒体主体间性新德育体系,切实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1]丁钢.教育研究的叙事转向[J].现代大学教育,2010,(1).
[2]刘良华.论教育“叙事研究”[J].现代教育论丛,2002,(4).
[3]教育博客中心.http://js.blogchina.com.
[4]林淑湘.教育叙事研究方法文献综述[J].山东教育,2009,(18).
[5]刘丙元.生活叙事:道德教育方式的新取向[J].基础教育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