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专业设置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3-03-27张会杰
●徐 钧 张会杰
一、如何解决人才培养的长周期与新兴产业发展的短周期波动之间的矛盾
如何通过调整专业结构、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来适应产业发展,能否把人才培养与产业优化升级、经济结构调整等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既满足国家对高素质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又能使学生学有所用且终身受用,却不是个简单问题。
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波动的特点,创新理论认为,经济周期性波动是由于创新活动的周期性波动引起的,熊彼特认为,企业家将创新引入经济,企业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活动状态造成经济的起伏波动,大的基本创新引起长周期波动,而较小的创新引起短周期波动。Freeman 认为,经济周期上升阶段是由新兴产业的发展所推动的,当新兴产业对产值增长的推动作用逐渐降低时,经济增长进入下降阶段,这时只有新的创新活动才能推动经济发展走出下降重回上升趋势。按照上述观点,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活动繁荣与衰退造成的新兴产业的出现、发展与衰退是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本科生要经历四年的在校学习时间,从本科到博士毕业更是需要长达十年的时间。如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并调整布局,使高校专业的设置与调整既能满足国家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又能保证学生的学习就业需求,使学生在经历较长期的学习过程学有所成之后能够学有所用,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仅靠对经济发展趋势及专业发展趋势预测是无法实现上述目标的。必须有能够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周期性波动的专业设置模式,在人才培养方式及方向上要有稳定性。
确立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步骤,需要从人才储备的角度考虑问题,如何实现人才的有效储备而不是让化大力气培养出的人才因没有合适的就业岗位而出现浪费? 从战略性角度思考,充分考虑人才成长的基础性问题,才能做到使人力资源开发与人才结构调整对新兴产业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通过稳定的人才培养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方向转变。本文认为应采取增厚专业基础的思路,这里的厚基础培养模式指的是合理确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比例的问题,通过扎实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后,再学习一定比例的新兴产业知识以适应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通过培养大学生宽厚的专业基础能力,同时辅以相对较低比例的细分专业知识,可使高校的专业化培养模式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通过提升人才培养对新兴产业的适应能力,能有效解决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波动之间的矛盾。
二、如何解决厚基础模式与新兴产业对知识更新高要求的矛盾
新兴产业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创新应用于生产并进入社会经济活动的过程。熊彼特将创新分为五种不同的种类:新产品、新的生产方法、新的供应源、开辟新市场、新的企业组织方式。这五种中的任何一种进入生产过程都有可能催生出一个新兴产业。从新技术相对于旧技术的差异程度对创新进行分类可划分为增量型创新与革命性创新。增量型创新本身就是一个脱胎于旧技术的过程,是以旧技术为基础的;革命性创新也存在新产品、新行业与旧产品、老行业互相学习的过程,有着从偶然到必然的外部环境因素转变过程。
为适应新兴产业发展所开设的新专业是在旧专业基础上学习新知识,新知识与旧的专业基础知识之间的比例关系如何确定是合理设置新专业的关键所在。比如,考虑到新兴专业的需求波动性,可给予学生较多的基础专业知识,如果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带动对人才需求的急速增加,具有相同专业基础的其它相关专业人才可在较短时间内适应新专业的知识要求;如果新兴产业发展遇到波折,学习新专业的大学生可凭借厚重的专业基础知识转向相关的其它专业就业,从而降低学习新专业的风险。由此可知,既能适应新兴产业发展又能有效降低风险的设置新专业的方式就是:建立在宽、厚基础上的细分专业教育。常常看到有人批评中国的专业设置过细,从上面分析看,应该不是专业划分过细,而是专业课程如何设置更为科学,是在专业知识与专业基础知识之间的比例划分问题,本节的分析又一次表明,厚基础的专业设置应该更符合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
三、如何解决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具体需求之间的矛盾
一般来说在本科生的课程设置上,首先是公共基础与学科基础培养阶段,课程以公共基础平台课、自然科学基础平台课为主,打好学生学习基础,为进一步的专业课学习打下逻辑分析能力基础、英语阅读能力基础,使学生们掌握必要的数学、计算机工具,具备必要的物理、化学、生物学基础知识,提升将来专业课学习的理解能力;其后进入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培养阶段,在这个阶段,课程设置以学习专业基础平台课及专业课程模块选择为主要方式,注意强化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在厚重的专业基础课平台上再学习一定比例的细分专业课程。通过提供各类实践课程及选修课程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及特长向某一专业方向发展。
国内外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过早进入专业学习会导致知识面偏窄,虽然专业化能力有所增强,但对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应对能力不足,有可能导致发展潜力受限。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经济及社会变化呈现快速和波动性特征,这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背景,而且要求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和扩展知识领域的深厚潜力。厚基础上再学习一定的专业知识的培养思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但媒体从用人市场反馈回来的信息却是:在厚基础、宽口径培养理念被高等教育界高度认同的当下,不少用人单位却希望学校进一步针对岗位设置培养人才,在理念与市场之间,高校遇到了两难选择:一方面用人单位希望学校改变宽口径人才培养的思路,压缩不必要的课程,针对企业实际状况培养企业所需的相关人才,让学生与企业需求对接;另一方面高校却在追求厚基础、宽口径培养人才的目标,如何解决人才成长规律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
在目前就业难的大环境下,基于成本考虑企业不愿花费精力去培养人才,也不愿支付过高的培养成本。在人才招聘会上,绝大多数企业招聘职位都要求应聘者具有与招聘岗位相应的工作经验。
按照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职业技术培训的费用要按照谁受益谁支付的原则最终确定买单者,如果是处于就业难的市场,大批条件相似的求职者竞争较少的岗位,这时事前支付了职前培训成本、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大学生求职者就具有了竞争优势,成为受益者。这里的问题是学校是否为学生提供了类似的培训机会,以及哪些学校为自己的学生提供了培训机会。
如果就业市场处于人才短缺状态,企业急于用人,那么企业将会自愿支付培训费用。不过从国内外的社会发展历程看,优秀企业提供的好的就业机会总是充满竞争性,为争取好的工作岗位做准备应该是毕业生及高校就业指导的一部分,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高校应该尽早对这类工作做出安排,并将其视为例行教学、就业指导工作的组成部分来完成。
应该看到,高校追求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不是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高校进行人才培养针对的是社会、经济、产业发展的整体需求,无法面向具体企业,人才成长所需的长线基础与短线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来解决是不合适的,如果能建立职前培训制度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1]杨科正.专业课程设置与区域产业结构的适应性——以关天经济区次核心城市一般高校为个案[J].教育评论,2011,(3).
[2]郭卉.主动适应社会需求是高校学科专科设置改革的方向[J].高等教育研究,2010,(7).
[3]仇鸿伟,王报平.美国公立研究型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认证探析[J].继续教育研究,2011,(7).
[4]吴晓波,张超群,窦伟.我国转型经济中技术创新与经济周期关系研究[J].科研管理,2011,(1).
[5]热点关注:高校人才培养口径是要宽还是要专[N].中国教育报,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