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能力培养的地方高校毕业论文设计改革探析
2013-04-24董文娜巩建闽
● 董文娜 巩建闽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现代社会对于人才的评价正从学历本位向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方向发展。而毕业论文对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从能力培养视角看毕业论文环节对于人才培养的不可或缺性
当前高校毕业生在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欠缺已成为一个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以计算机专业为例,社会上既缺乏集学科、技术和产业思维于一体的应用技术型人才,也缺乏涉及电子、通信、建筑、财经等多学科知识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而且该学科“教指委”的一项调查发现,许多用人单位反映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存在着层次单一、理论脱离实践、课程设置陈旧等问题,应用能力的欠缺使很多毕业生需要经过较长时间培训才能胜任工作。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常常感到不满意,普遍认为他们缺乏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具和方法应用不熟,动手能力差,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承受压力的能力不足,缺乏团队精神和交流能力,写作水平有待提高等等。[1]凡此种种,都是结构性失衡的不同表现形式。
图1是一项反映某专业毕业生在一些能力和素质方面与用人单位需要之间差异的调查。由该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诸如写作、演讲、决策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知识面等方面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调查也以同样形式发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在诚信、敬业和进取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吃苦耐劳等品质方面存在的差距。[2]
图1 用人单位对职业技能要求和某专业本科毕业生现状差异图
然而,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许多教师普遍未意识到应该在专业课程中培养学生某些职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许多高校目前还难以将诸如团队精神、写作、表达沟通等职业所需的能力和素质培养真正落实到课程中去,[3]也缺乏相应的评价措施和办法。
但教师和毕业生普遍认可毕业论文环节对于能力培养的作用。[4]毕业论文作为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培养环节,除了可以培养问题意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接受初步科研训练,培养探索和创新精神、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应用各种工具独立或合作完成任务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如果在这个阶段配之以主题汇报、个别指导、小组讨论、答辩等多种形式的学术活动,则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示。这一过程对于学习能力、外语阅读与翻译能力、写作能力、表达与演讲能力,甚至自信心和自我控制能力等都是一种难得的锻炼机会。即使对于那些将来不再从事学术研究和本专业工作的毕业生来说,在这一环节获得的能力培养对于他们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也是十分有利的。
图2从教育学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两方面探讨了毕业论文环节所包含的教育价值。
图2 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能力支持图
可见,从能力培养视角看本科毕业论文环节,它具有传统课程教学难以替代的作用,而这些能力和素质也是现代社会高层次人才应具备的。
二、用改革精神和措施发挥毕业论文环节应有作用
近年来,许多高校本科毕业论文或设计(以下统称“毕业论文”)质量不同程度的存在下滑现象,追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时间安排上的冲突;二是来自教师的原因;三是过程管理上的不足。地方高校应该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用制度和方法创新进行有的放矢的改革。
(一)在定位上,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来建设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 号)指出:通过本科毕业论文,要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强化社会意识、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由于本科生的科研思维与科研能力普遍不强,地方高校要实现这一目标,仅靠最后一个学期的安排和几位教师的指导显然是不够的。
从另一方面讲,毕业论文环节也不像常规课程那样有专门的知识点和明确的要求,有一定课时作保证。地方高校一般也没有专门的论文写作课程,与论文写作相关的能力也非几次讲座或指导课就能培养起来的。为此,地方高校应打破传统思维,将毕业论文环节作为一门特殊的“必修课程”来认真对待,将选题、开题、中期检查、撰写、答辩(甚至预答辩)等各环节按照必修课程的各个不同主题部分来建设,并赋予这门必修课程一定的弹性学时,配之以相应的评价措施,保证教师有热心和精力投入到指导工作中去,真正发挥指导和把关作用。
进一步讲,本科阶段的许多课程,包括实验实习、甚至社会实践都是毕业论文的“先修课程”,从质量管理角度讲,每一门“先修课程”都有义务为这门自然延伸的“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每一门先修课程的教师都应该为毕业论文这门特殊的综合课程服务,在先修课程中有意识地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写作训练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去。[5]
(二)在时间上,延伸传统时间环节
传统的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最后一个学期,而这正是毕业生为个人发展进行择业应聘、研究生复试,公务员考试等最为繁忙的学期,在时间和精力上与毕业论文的要求正好冲突。
为此,高校应该打破传统的时间限制,例如,可以从大三下半年甚至更早一些时间(有些专业甚至可提前到第三学年)开始组织学生对论文选题进行探讨,让学生提前进入选题和开题工作。将这一环节提前是基于学生的专业兴趣已初步形成,专业必修课也已进行到一定程度,这个时期进行毕业论文的初步选题,可以促使学生对感兴趣的内容和对就业意向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在后续学习中可以有目的的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当然,不同类型高校应该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灵活制订不同专业的毕业论文时间安排,通过延伸这一环节有效地增加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力度。
需要提前的不只是选题和开题时间,整个毕业论文环节、甚至包括答辩过程也应该根据学校实际灵活掌握,不一定非要局限于某个特定时间。通过给优秀学生提前答辩的机会,不仅可以激励更多学生勤奋学习,也有利于学生合理安排大四的学习生活。
(三)在要求上,践行分类指导原则
不同类型的高校培养目标不同,不同学科间也存在差异,因而对于毕业论文的形式及选题要求也应该不同。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学校本科毕业论文内容存在着年年重复、缺乏创新和实践性,许多应用类题目往往是虚拟现实但又脱离实际,不具有可操作性。
应该承认,地方高校的生源在应试能力和素质方面与高水平大学相比存在着不小差距,但这些学生在一些其他能力,比如创新思维等方面却并不一定逊色很多,比如德州学院的学生就曾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中获得特等奖第一名的佳绩,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一些地方高校毕业生在自主创业方面也表现出了良好的能力和素质。关键是地方高校如何跳出应试教育的藩篱,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应该结合这些优势来进一步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学生在参与教师科研课题或科技创新活动中,会遇到许多课程学习中难以碰到的问题,需要查阅资料、尝试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正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和综合素养难得的机遇。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但还应该鼓励更多本科生参与这类活动,使之与毕业论文工作相结合,而不是仅仅关注于竞赛成绩。
二是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意向灵活选题。可以根据实验及实践实习现场中发现的现实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选题和毕业论文工作。要求学生在解决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上下功夫。当然,本科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不强,这项工作应该在校内外指导教师的共同帮助下,结合课程、实验实习以及实践工程现场一线特点,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展。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在“真刀真枪”的环境中开展毕业论文工作,同时也可以将现场的先进技术作为学校知识的补充,也避免了论文题目虚拟和不切合实际的凭空想象。在这一点上,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结合工程一线特点进行毕业论文环节工作的经验值得高校应用类学科专业借鉴。[6]
德州学院网络中心常年有一支学生队伍参与校园网的管理工作,他们针对日常维护中发现的问题开发了一些适用的应用软件,在诸如全国高校计算机核心技能与信息素养大赛等各级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学生们通过实践撰写的一些毕业论文不仅针对性强、而且能解决现实问题,毕业生在受到社会青睐的同时,也帮助学校和用人单位搭建起了有助于学生成长的平台。
(四)在制度上,健全质量监控体系
当前一些高校毕业论文管理制度已流于形式。笔者在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在“您的问题能否得到老师及时回答”这一问题上,有超过半数学生选择了一般和不及时两个答案;超过20%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导师的指导情况是马虎敷衍或很少指导”;有超过40%的同学选择了导师仅在答辩前集中指导;在“论文写作期间与导师交流的次数”题项上,选择交流多的不到40%,说明学生对指导教师的满意度一般。目前实际情况是,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在论文答辩前突击撰写。另一方面教师指导的随意性很大,有些教师责任心不强,指导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以至于一些学生在网络论坛上寻求帮助或者中途被迫换题目。
可见,要切实发挥毕业论文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除了前面提到的改革措施外,还要加强各环节的全程跟踪、监督和检查力度,并用双重的监控保障制度来保证教师的指导作用和规范学生的行为。
严格各环节管理。一是建立毕业论文题目审查制度。通过学校和院系层面的专家审查组,对毕业论文题目与往届的题目进行重复率检查,最大限度地杜绝抄袭现象发生;二是建立中期检查制度。通过院系检查和学校抽查两个阶段,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三是建立盲审抽查制度。通过学校和院系两级毕业论文抽查盲审制度控制论文质量;四是健全答辩制度。除了规范答辩环节外,可以建立全校和院系层面的答辩抽查制度,按专业大类组成若干抽样答辩小组,从各专业随机抽取一定比例学生参加更高层面的答辩。[7]
地方高校应用类专业还应该聘请用人单位专家参与答辩工作,校外专家往往能从职业需要出发提出一些教师们很少考虑的现实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也有利于教师关注社会以及社会对高校的认可,有利于产学研工作的开展。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指导教师遴选和指导制度,保证教师最低指导时间,学校可采取措施,例如由学生填写工作进展和教师指导情况记录,对于不负责任的教师,学生有权提出要求等;二是开展优秀论文评选工作。对优秀学生及指导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充分发挥优秀毕业论文的示范作用;三是加大考核力度。将毕业论文工作纳入教学工作考核,加大对优秀论文指导教师的奖励力度,提高教师参与这项工作的积极性,确保指导过程严谨规范。
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大背景下,高校只有用改革精神和方法,将毕业论文环节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抓手,认真抓好、抓实,毕业论文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够获得同步提高。
[1]李晓明等.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2004,(8).
[2]巩建闽.试论高校课程体系的子系统与分系统—兼论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J].德州学院学报,2009,(5).
[3]巩建闽,岳昌君.高校毕业生职业素质问题研究—以某高校计算机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08,(11).
[4]巩建闽,肖蓓蕾.基于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框架及案例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2011,(1).
[5]巩建闽,巩天啸.课程链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作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5).
[6][7]叶馨.西南交大峨眉校区:为本科毕业设计拓展新路[N].光明日报,2012-09-16.